一种可防止二次冲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冲击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584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43650.7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防止二次冲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落锤,且落锤可从机架上向下掉落,以碰撞待测试的电池;限位机构,设置在落锤的下方,包括支撑、安装架和限位杆,安装架可伸缩调节地设置在支撑上,限位杆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且限位杆和安装架之间设有弹簧;当限位杆吸合在安装架上时,弹簧被压缩;当限位杆从安装架上展开时,限位杆伸向落锤的下落路径中,以限制落锤碰撞待测试的电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冲击测试装置在落锤反弹后,限位杆可从安装架上展开,限制落锤二次碰撞电池,保证落锤试验的准确性。

    一种可防止二次碰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碰撞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39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42840.7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防止二次碰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碰撞测试装置,包括:机架,设有落锤固定机构、安装部和置放区;落锤,设置在落锤固定机构上;限位机构,安装于安装部,包括安装座、限位件、驱动环和锁止件,限位件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当限位件处于展开位置时,限位件可限制落锤落于置放区;驱动环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且驱动环可驱使限位件在展开位置和收容位置之间切换;锁止件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且当限位件处于展开位置时,锁止件将驱动环锁止;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环转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碰撞测试装置可防止电池被二次锤击,可有效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且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一种车用真空助力支撑型减震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0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32411.1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真空助力支撑型减震缓冲装置,属于车辆防撞装置安装技术领域。其包括:车辆限位机构,其用于对后车的车轮与车身进行限位;一级缓冲机构,其与车辆限位机构连接;二级缓冲机构,其一端与一级缓冲机构连接且另一端用于与作业车车尾连接,车辆限位机构与二级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一级缓冲机构的两端。本装置具有四个缓冲过程,分别为自伸缩液压车轮限位过程、自动捕捉车身限位过程、齿条型一级减震缓冲过程、空气助力型二级减震缓冲过程,可在两车碰撞时最大程度地增加缓冲力以抵消碰撞力,确保作业车受撞后无损,同时也尽可能地减少了后车受到的冲撞力,进而确保后车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减少后车的维修成本。

    一种可立卧测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碰撞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398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44306.X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立卧测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碰撞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底部设有试验平台,机架上设有落锤收放机构;落锤设置在落锤收放机构上;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架、转盘、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安装架设置在试验平台上,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两者设置在转盘上,且两者用于夹持电池;转盘可驱使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呈纵向设置,以将电池立式夹紧;而且转盘可驱使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呈横向设置,以将电池卧式夹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碰撞测试装置可进行电池的立式、卧式等不同方向的试验,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不同高度、不同型号的电池。

    电机轴及包括该电机轴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8983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57154.4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轴及包括该电机轴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包括:轴主体以及轴头;轴主体包括:外轴身以及内轴芯;外轴身与轴头固定连接,内部形成密封空腔,密封空腔用于容纳内轴芯;内轴芯包括:若干子轴芯,相邻的子轴芯沿内轴芯的周向通过其边缘的卡扣式结构依次拼接,形成中空的筒状结构;每个子轴芯通过榫卯结构分别与两轴头浮动连接,且电机轴在转动情况下,子轴芯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一段距离;在内轴芯上分布有若干连通其内外腔的导油部,且在内轴芯的外表面安装有若干挡板以及若干吸附有润滑油的海绵,每两个相邻挡板间设有一块海绵,海绵能够覆盖导油部。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够采用油冷方式进行内部冷却降温,延长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便携式冲牙器
    6.
    发明公开
    便携式冲牙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064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15036.4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冲牙器,包括:壳体、水箱、喷嘴、导水管以及喷水组件,壳体具有用于承载水的载水腔;水箱安装于壳体上,且水箱上设有具有单向阀的喷水端子;喷嘴安装于喷水端子上;导水管的一端与载水腔连通,另一端与水箱连通;喷水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凸轮、推杆以及活塞;凸轮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凸轮的侧面设有一圈槽口,推杆的一端伸入槽口,其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伸入水箱的通孔内;驱动机构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推杆上下运动,活塞在水箱的通孔内穿梭,利用导水管将壳体内的水引至水箱内,并从水箱上的喷水端子喷出。本发明采用凸轮推杆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不占用空间,易于携带。

    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71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315656.3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包括:壳体、滑座、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滑座和壳体围成一储油腔;壳体中设有过油通道、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第一活塞设置在第一活塞孔中,第二活塞设置在第二活塞孔中,当缓冲端盖受到第一碰撞作用力时,缓冲端盖和滑座协同向下运动第一预设距离;当缓冲端盖受到第二碰撞作用力时,缓冲端盖和滑座协同向下运动,并压缩弹性件;当缓冲端盖受到第三碰撞作用力时,储油腔与过油通道连通,以使储油腔的油液流至过油通道中,上座体先与第一活塞相抵,后与第二活塞相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汽车防撞缓冲装置通过机械与液压协同缓冲吸能,通过多级缓冲吸能,缓冲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