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及其合金表面自修复防腐蚀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44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00644.3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防腐应用领域。一种铝及其合金自愈合防腐复合转化膜,首先在铝及其合金基体上生长镁铝水滑石层片结构,再以8-羟基喹啉盐转化,其中8-羟基喹啉盐的摩尔浓度为0.01~0.03mol/L,pH为10.5~12.5,室温下转化12-48小时制得。该涂层能明显提高金属基体的耐蚀性能,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该涂层具备良好的自修复防腐蚀性能,经过3.5%的NaCl溶液中浸泡7天后,与未转化膜层阻抗相比,增加一个数量级。本方案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适合大规模生产,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工艺膜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电热驱动光刻胶微夹钳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91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49060.6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热驱动光刻胶微夹钳的制作方法属于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热驱动微夹钳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光刻胶为SU-8胶,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氧化,涂胶I,曝光I,显影I,溅射金属,涂胶II,曝光II,显影II,腐蚀。微夹钳电极内嵌在SU-8胶中,通过一侧暴露的部分向外引线连接电源。采用的硅片为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硅片氧化厚度、硅片尺寸和参杂浓度可任意改变。制作工艺步骤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加工周期短,可批量生产。制作的电热驱动微夹钳,钳口位移量大,钳体温度低。适用于对微小零件进行微操作或微装配,而且可以直接对细胞操作,在微操作手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拓扑优化柔性微夹钳

    公开(公告)号:CN10171706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20057.1

    申请日:2009-11-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拓扑优化柔性微夹钳,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类,是一种柔性电热驱动微夹钳。柔性微夹钳由位移放大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柔性微夹钳为整体结构,钳体左右对称。位移放大部分M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位移放大部分M包括为任意空心三角形结构的左、右三角形构件和柔性杆。驱动部分包括V型梁阵列,左、右驱动固定杆,左、右电极。该微夹钳结构类型独特新颖,输出位移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便于集成,在夹持物体过程中不需要施加驱动,有效节能,非常适用于夹持微小物体进行微装配、微操作等。

    基于体硅加工技术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7860.X

    申请日:2009-10-11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体硅加工技术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制作方法属于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体硅工艺的微夹钳制作方法。采用体硅加工技术制作出具有较大深宽比微结构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光刻释放窗口图形;用湿法刻蚀工艺刻蚀下表面二氧化硅;光刻钳体图形;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上表面二氧化硅;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释放窗口;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钳体;去除表面二氧化硅;溅射金属电极;完成硅微夹钳制作。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较低,加工周期较短,可批量生产,具有强度高和便于与微电子线路实现集成化。

    一种钳口平行张合的柔性电热微夹钳

    公开(公告)号:CN101857187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010173447.0

    申请日:2010-05-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钳口平行张合的柔性电热微夹钳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特别涉及钳口是平行张合的柔性电热微夹钳。微夹钳具有驱动部分和钳体柔性机构两部分的一个整体结构,且左右结构完全对称。驱动部分中,驱动位移杆和Λ形或V形梁阵列连接,并固定在左、右固定杆上,左、右电极固接在左、右固定杆表面上;钳体柔性机构部分为集中式柔性结构,由左、右固定杆固定;左、右钳臂摇杆的上端是左、右夹持端,中下部通过左、右第16柔性铰链与左、右第9摇杆的上部铰接。该微夹钳钳口能够实现平行张合运动,易于进行微小物体的夹取,减小对被夹持物形状的要求。本发明为整体结构,无需装配,制作简单,利于实现微操作技术的实用化。

    一种铝及其合金表面自修复防腐蚀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44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00644.3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层防腐应用领域。一种铝及其合金自愈合防腐复合转化膜,首先在铝及其合金基体上生长镁铝水滑石层片结构,再以8-羟基喹啉盐转化,其中8-羟基喹啉盐的摩尔浓度为0.01~0.03mol/L,pH为10.5~12.5,室温下转化12-48小时制得。该涂层能明显提高金属基体的耐蚀性能,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该涂层具备良好的自修复防腐蚀性能,经过3.5%的NaCl溶液中浸泡7天后,与未转化膜层阻抗相比,增加一个数量级。本方案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适合大规模生产,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工艺膜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体硅加工技术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992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187860.X

    申请日:2009-10-11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体硅加工技术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制作方法属于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体硅工艺的微夹钳制作方法。采用体硅加工技术制作出具有较大深宽比微结构的电热驱动微夹钳,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光刻释放窗口图形;用湿法刻蚀工艺刻蚀下表面二氧化硅;光刻钳体图形;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上表面二氧化硅;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释放窗口;用自感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钳体;去除表面二氧化硅;溅射金属电极;完成硅微夹钳制作。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较低,加工周期较短,可批量生产,具有强度高和便于与微电子线路实现集成化。

    一种解决油井井下腐蚀可控释放固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747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7728.1

    申请日:2014-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4 B01J13/046 C09K2208/32 E21B3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油井井下腐蚀可控释放固体缓蚀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固体缓蚀剂胶囊由具有发达孔道的海藻酸钙做为载体,存在于载体孔道中占胶囊总质量百分比10%~65%的加重剂,和存在于载体孔道中占胶囊总质量百分比20%~80%的固态缓蚀剂构成,其中所述加重剂采用BaSO4、钛铁粉、菱铁粉、CaCO3或者锌粉、铁粉等金属粉;缓蚀剂为油田用常规液体缓蚀剂,制备成胶囊后液态缓蚀剂被固化。本发明制得的固体缓蚀剂胶囊投加到油井中,胶囊沉降性能好,胶囊在溶胀破碎过程中逐渐释放缓蚀剂,从而实现缓蚀剂的沉降与可控释放,有效增强了缓蚀剂对油井井下设施的防护作用。

    一种电热驱动光刻胶微夹钳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9137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249060.6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热驱动光刻胶微夹钳的制作方法属于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热驱动微夹钳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光刻胶为SU-8胶,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氧化,涂胶I,曝光I,显影I,溅射金属,涂胶II,曝光II,显影II,腐蚀。微夹钳电极内嵌在SU-8胶中,通过一侧暴露的部分向外引线连接电源。采用的硅片为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硅片氧化厚度、硅片尺寸和参杂浓度可任意改变。制作工艺步骤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加工周期短,可批量生产。制作的电热驱动微夹钳,钳口位移量大,钳体温度低。适用于对微小零件进行微操作或微装配,而且可以直接对细胞操作,在微操作手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拓扑优化柔性微夹钳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7063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20057.1

    申请日:2009-11-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拓扑优化柔性微夹钳,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类,是一种柔性电热驱动微夹钳。柔性微夹钳由位移放大部分和驱动部分组成,柔性微夹钳为整体结构,钳体左右对称。位移放大部分M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位移放大部分M包括为任意空心三角形结构的左、右三角形构件和柔性杆。驱动部分包括V型梁阵列,左、右驱动固定杆,左、右电极。该微夹钳结构类型独特新颖,输出位移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便于集成,在夹持物体过程中不需要施加驱动,有效节能,非常适用于夹持微小物体进行微装配、微操作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