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生植物的水处理装置和生态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3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2754.X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生植物的水处理装置和生态恢复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基于水生植物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装置、曝气破碎装置、过滤装置、喷药组件和附属组件,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智能船本体,所述智能船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舱室,所述智能船本体的底部通过智能船本体的动力装置驱动有一对驱动轴;所述曝气破碎装置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曝气破碎装置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驱动轴左端。本发明通过在智能船上安装有曝气破碎装置、过滤装置和喷药组件,智能船在湖中移动时,便可以持续对湖水进行处理,直至水质处理合格,避免了需要常驻人员对湖水进行处理,极大的降低了湖水处理的成本以及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一种适应高水位波动的植物定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5012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15605.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高水位波动的植物定植装置。其包括框架、浮床和植物种植平台三部分;浮床固定在框架内,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浮力支撑作用;植物种植平台分为挺水植物种植平台与沉水植物种植平台;挺水植物种植平台和沉水植物种植平台错位立体设置;挺水植物种植平台在浮床上建设,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种植平台通过绳索与框架连接,实现沉水植物的水下种植。本发明装置原理和实际操作简单,造价低廉;能保证沉水植物在高水位波动的情况下生存,能与人工有效的结合实现最佳的沉水植物生长环境,能够实现在污染水体中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立体性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避免高水位波动的干扰。

    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5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30009.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C02F3/325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性藻菌共同体由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菌液接种于LB/BG‑11培养基(体积比为1:10~1:15)中,在恒温光照、摇床培养箱中驯化培养8‑10d,得到活性藻菌共同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得到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可高效净化普通生活污水,提高净化效率;可以在多种常见填料上迅速挂膜生长或在普通过滤膜上迅速成活,提高普通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

    一种提高人工湿地填料对水中磷去除效果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3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81065.2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人工湿地填料对水中磷去除效果的方法及其装置,废水自进水口进入潜流式人工湿地,依次经过若干活动填料区、固定填料区,处理后的水自出水口排出。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填充的填料均为固化的载锆沸石成品;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呈交替布置,且人工湿地中水流的方向为自下而上通过活动填料区、自上而下通过固定填料区。固定填料区顶部种植芦苇,活动填料区下部设置吸附饱和填料出口。本发明通过沸石载锆可大大提高人工湿地填料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活动填料区和固定填料区,方便填料的装卸,同时避免填料更换时对人工湿地系统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对磷的效果,避免填料更换对人工湿地植物系统的破坏。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空间构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341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104426.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空间构建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围隔、外围生态浮床、中心围隔、中心区域生态浮床、生态“水母”;外围围隔为半封闭式的,外围围隔的内部是从水体中分离出的工作区;中心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围隔内,中心围隔的内部为工作区的中心区域,中心围隔与外围围隔之间为工作区的外围区域;外围生态浮床设置于外围区域内,中心区域生态浮床和生态“水母”设置于所述中心区域内。本发明迅速吸收水体的营养物质,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起到净化水体、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吞噬水体中的蓝藻,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更有利于原有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

    底栖生物生态繁育槽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85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98322.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栖生物生态繁育槽,包括槽体及位于槽体两侧的缩放槽,所述缩放槽能够沿着槽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槽体和所述缩放槽连通,所述槽体和所述缩放槽共同构成繁殖槽;所述繁殖槽开设有若干个开孔,且所述繁殖槽的底面铺设有用于底栖生物繁殖的沉积物;所述槽体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安装板和转盘,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槽体的下表面,所述转盘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与螺母连接,所述转盘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珠,所述安装板与若干根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本发明利于底栖生物的繁育生长,保证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5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00240.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或水质净化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之前设置纳米级气泡充氧系统和生物处理单元。充氧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现象,产生雾状水气泡,然后再喷入水中。生物处理单元内设置有纺织材料制成的过滤插板、生物填料过滤层、抗渗底、覆盖层。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是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等三种湿地中的一种或多种串联或并联。其处理流程是,污水首先经过充氧系统进行充氧,然后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出水进入湿地系统进行再一步处理。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法可用于处理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水,去污效率高,去污时间短。

    一种利用沉积物表面微曝气促使形成根表铁膜加快沉积物污染物去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82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53936.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沉积物表面微曝气促使形成根表铁膜加快沉积物污染物去除的方法,主要为采集受抗生素污染的污泥,加入微生物液体培养基用以富集污染底泥中的相关微生物,再将富集微生物的培养基加入沉水植物预培养水体中,并添加FeSO4,共处理48-72小时,用以在沉水植物的根系表面形成根表铁膜,最终将预培养好的植物种植于受污染养殖塘底,并在沉积物表面再次添加FeSO4并进行微曝气,用以促进形成根表铁膜并加快污染物去除。该方法在原位,不需要移动沉积物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去处沉积物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该方法简单,操作灵活、环境友好、且运行成本低廉。

    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430009.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性藻菌共同体由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菌液接种于LB/BG‑11培养基(体积比为1:10~1:15)中,在恒温光照、摇床培养箱中驯化培养8‑10d,得到活性藻菌共同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得到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可高效净化普通生活污水,提高净化效率;可以在多种常见填料上迅速挂膜生长或在普通过滤膜上迅速成活,提高普通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