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39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178245.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清流水网的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农村居住区、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农村居住区外围设有农田,农田和/或农村居住区内设有低流动水体,农田内设有农田静脉沟渠;农村居住区设有若干个复合塔;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用于将农村居住区、农田中排放的水汇入湖泊和/或河流;低流动水体用于进行水体的区域化治理;农田静脉沟渠用于将农田中的地表径流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复合塔用于对农村居住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本发明成本低、生态效益好、后期维护简单、效果维持时间长,在保障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了生态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4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0270.8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和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前处理和气浮处理两个分离单元;前处理单元包括前处理池、加药泵、搅拌器、刮渣机;气浮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溶气罐、空压机、加药泵、搅拌器和刮渣机。本发明采用二级处理步骤:通过前处理单元的前处理步骤,和通过气浮处理单元的气浮处理步骤。本发明引入前处理池,可减少气浮池的多级使用,降低运行费用,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本发明可为我国湖泊蓝藻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598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9612.2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非点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该植物格栅主要由格栅、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排水墙等)及填料区组成,整个装置建于渠道或内河中,格栅设置于沟渠或内河前端,外端稳定墙采用钢混或砖混结构,设置于格栅下游。本发明用于生长微生物及水生植物,改善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水质,主要解决沟渠及内河堤岸和河床的硬化导致其内难以生长植物、光滑的内界面缺失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介质、水泥及混凝土制品隔断其径流与土壤的接触,散失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等问题,适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的处理,特别适用于以后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1842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076075.8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原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沉水植物选择,选择株高1.5m以上的沉水植物;种植单体的制备;水体种植带构建,选择直径为5-10cm的竹竿制作成3-3.5m同样长度,用于打桩;种植单体的栽种,将种植单体的细尼龙绳栓在两个桩之间的粗绳上,然后将单体缓慢地放在水里,两个单体的距离为25-40cm,种植完成后,植物将浮在水面上;栽种管理。本发明可增加富营养化高原浅水湖泊的植被覆盖面,并且通过规模化的种植,可改善水体,提高水体透明度,抑制蓝藻爆发。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43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5862.5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塔式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利用污水管网收集居民生活污水,经过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污水通过污水泵泵入复合塔式生态滤池,该生态滤由一级高位配水厌氧滤池、多级蚯蚓滴滤池串联组成,污水通过重力作用自流集水配水,经过滤池中微生物-滤料-动物(蚯蚓)-植物的协同效应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本发明的复合塔式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方法结合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土地处理方法,具有出水效果好、运行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及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3412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104426.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空间构建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围隔、外围生态浮床、中心围隔、中心区域生态浮床、生态“水母”;外围围隔为半封闭式的,外围围隔的内部是从水体中分离出的工作区;中心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围隔内,中心围隔的内部为工作区的中心区域,中心围隔与外围围隔之间为工作区的外围区域;外围生态浮床设置于外围区域内,中心区域生态浮床和生态“水母”设置于所述中心区域内。本发明迅速吸收水体的营养物质,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起到净化水体、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吞噬水体中的蓝藻,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更有利于原有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3999.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Bi‑LSTM)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WRF)耦合的卫星降水产品校正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待校正的卫星降水产品、地面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地理环境数据和再分析气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并优化目标区域WRF模型,生成区域高分辨率气象要素模拟序列;将WRF气象要素模拟序列、卫星降水时间序列、地面高程数据进行标准化,作为Bi‑LSTM的输入数据,地面雨量站降水观测时间序列作为验证数据,经过多次循环迭代,确定最优化Bi‑LSTM模型,用于对卫星降水产品进行校正。本发明通过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引入WRF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要素模拟序列可显著提高卫星降水产品的精度,促进卫星降水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2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69927.2
申请日:2020-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3/34 , C01G11/02 , C01G9/08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硫酸盐废水并回收金属硫化物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硫酸盐去除,生物矿化回收;在硫酸盐去除阶段,使用厌氧污泥反应器驯化污泥得到硫酸盐还原菌污泥,将其用于处理硫酸盐废水使得硫酸根被还原为硫离子;在生物矿化回收阶段,含有硫离子以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的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的出水与重金属溶液缓慢混合,在慢速搅拌下通过微生物矿化作用,在反应过程中调节pH以产生具有多元功能的金属硫化物材料。该金属硫化物材料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也可用于光电转化以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2687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7249.4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低C/N比进水条件下A/O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方案为:当进水中碳氮比较低时,对现有的运行的A/O系统进行如下调整:在好氧反应器中添加原水,即将部分原水超越缺氧反应器,直接进入好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的有机物的量经平均后浓度不高于70mg/L.d;加大二沉池污泥回流量,部分污泥直接回流至好氧反应器中,保持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达到7000~12000mg/L;二沉池回流污泥量进入厌氧池和好氧池的比例为0.5~2.5。本发明可整体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特别是降低出水中总氮的浓度,减少污泥产量。本发明方案运行简单,改造处理费用低,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3273.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土壤中酶活检测预处理的智能分级土壤冷冻干燥设备,包括:真空室,真空室底部安装有装备箱;震动筛分机,震动筛分机安装在真空室内,震动筛分机用于对土壤进行分级筛选干燥,干燥架安装在真空室内;真空系统,真空系统安装在装备箱内,用于在真空室内制造真空环境;干燥系统,干燥系统安装在装备箱内,用于保持真空室内干燥;冷冻系统,冷冻系统安装在装备箱内,用于在真空室内制造冷冻环境;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将土壤自动分级与冷冻干燥功能集成于一体,通过震动筛分机与干燥架的设置,能够自动完成对不同粒径土壤样品的分级与冷冻干燥。避免了操作繁琐、样品污染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