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5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00240.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或水质净化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之前设置纳米级气泡充氧系统和生物处理单元。充氧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现象,产生雾状水气泡,然后再喷入水中。生物处理单元内设置有纺织材料制成的过滤插板、生物填料过滤层、抗渗底、覆盖层。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是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等三种湿地中的一种或多种串联或并联。其处理流程是,污水首先经过充氧系统进行充氧,然后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出水进入湿地系统进行再一步处理。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法可用于处理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水,去污效率高,去污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9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47554.0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高原地区石基河床受污染水体净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筑生态瀑潭和种植水生植物两个部分。在选定河床筑坑,周缘建造石彻堤坝式潭壁,上游潭壁上设一系列成瀑管和一条成泉管。该生态瀑潭上游潭壁最上面为尖形分洪或分石堤坝,其中央为中空的控瀑腔。水流进入成瀑管后,由不同位置的出水孔以瀑布形式注入生态瀑潭。流入成泉管里的水流顺管进入潭底形成喷泉。生态瀑潭底部有一层种植基质,可种植水生植物。在生态瀑潭内也可放养一些水生动物,使其栖息繁殖。整个生态瀑潭形成一个景观优美、平衡而稳态生态系统,从而净化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9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47554.0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高原地区石基河床受污染水体净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筑生态瀑潭和种植水生植物两个部分。在选定河床筑坑,周缘建造石彻堤坝式潭壁,上游潭壁上设一系列成瀑管和一条成泉管。该生态瀑潭上游潭壁最上面为尖形分洪或分石堤坝,其中央为中空的控瀑腔。水流进入成瀑管后,由不同位置的出水孔以瀑布形式注入生态瀑潭。流入成泉管里的水流顺管进入潭底形成喷泉。生态瀑潭底部有一层种植基质,可种植水生植物。在生态瀑潭内也可放养一些水生动物,使其栖息繁殖。整个生态瀑潭形成一个景观优美、平衡而稳态生态系统,从而净化水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