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46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42833.2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与系统。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复合塔式生态滤池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污水经管网收集,先进入水解酸化池稳定并调节水量,水解酸化池为一填埋池,然后通过扬程为5m以上的潜水电泵将污水抽上高位配水池;通过强化布水措施,将水解酸化池的生活污水布入复合塔式生态滤池,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总氮、氨氮、总磷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去除;上述尾水和经收集的降雨径流进入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可以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景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53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4956.6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跌水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一级生物滤池(一级填料池和一级配水池组成)、二级生物滤池(二级填料池和二级配水池组成)、三级生物滤池(三级填料池和三级集水池组成)依次相连组成,且空间位置的高度随依次递减,所有池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空腔体,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上,所有填料池内铺设填料,并在一级填料池、二级填料池及三级填料池顶端进水位置安装跌水片。本发明充分利用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地势差异,通过跌水曝气的方式为污水充氧,同时,污水通过自流方式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不需要提升,在整个污水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电能的消耗;同时,无需专门人员进行维护管理,管理成本非常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61485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1217.9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磷载铁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先将粉末活性炭经盐酸浸泡后用水洗净,在100~105℃温度条件下干燥;再将所得的活性炭注入强氧化性酸溶液中浸渍,水洗,将洗涤后的样品干燥;最后将所制得的活性炭与无机铁盐溶液混合,搅拌,再烘干,冷却至室温,去掉表层覆盖物,用水洗去未负载的氧化铁,直至水洗至无明显颜色且用硫氰酸钾溶液检验无红色为止,继续烘干,即得到富含铁氧化合物的高效除磷活性炭吸附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可操作性强,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效率高,降低净化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341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104426.8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空间构建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围隔、外围生态浮床、中心围隔、中心区域生态浮床、生态“水母”;外围围隔为半封闭式的,外围围隔的内部是从水体中分离出的工作区;中心围隔设置于所述外围围隔内,中心围隔的内部为工作区的中心区域,中心围隔与外围围隔之间为工作区的外围区域;外围生态浮床设置于外围区域内,中心区域生态浮床和生态“水母”设置于所述中心区域内。本发明迅速吸收水体的营养物质,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起到净化水体、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吞噬水体中的蓝藻,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更有利于原有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4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0270.8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治理的藻水分离装置和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前处理和气浮处理两个分离单元;前处理单元包括前处理池、加药泵、搅拌器、刮渣机;气浮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溶气罐、空压机、加药泵、搅拌器和刮渣机。本发明采用二级处理步骤:通过前处理单元的前处理步骤,和通过气浮处理单元的气浮处理步骤。本发明引入前处理池,可减少气浮池的多级使用,降低运行费用,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本发明可为我国湖泊蓝藻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5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1658.3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水的预处理系统。本发明预处理系统主要由污泥池、初沉池、软性填料池、硬质填料池、集水池串联组成。其中,初沉池为平流式沉淀池,内置污泥泵,间期排泥入污泥池;污泥池隔墙顶端设有通孔,上层清液自通孔流入初沉池;初沉池内上层清液依次排入软性填料池及硬质填料池,最后并入集水池内,达到预处理污水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碱性硬质填料,中和前期简单有机物产酸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提高整体废水的pH,减缓或隔断了污水产沼气阶段,有利于复杂有机物的水解;同时,运行路线为折流式,减少污水在池体中的死角,提升了厌氧设施的运行效率;本发明装置污水酸化水解效果好、效率高、投资省。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1933.8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微波无极紫外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微波无极紫外汞、碘、硒和溴灯的具体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制作出来的微波无极紫外灯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B)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具体操作参数和降解效果分析。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利用微波无极紫外灯进行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且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和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2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50879.1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具体为一种景观公园式地表径流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主要由景观生态塘、径流处理景观土地、生态分流沟渠及公园附属设施组成。本发明选址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农村及城市的污水或地表径流的尾端,要求河面开阔,有面积比较大的废弃土地或天然湿地可供使用。本系统中,通过生态分流沟渠分别引入径流处理景观土地和景观生态塘中,污水经过处理后,汇入原有径流。针对地表径流,尤其是径流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农村地表径流、城市地表径流,本发明充分开发土壤土地及植物的自净能力,因地制宜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污染物治理与景观美化的双重功效,可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等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49173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5945.8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4B33/132 , C02F11/00 , C02F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陶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制备原料,搅拌配料,机械造粒,烧制陶粒,冷却筛分等。其中,原料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剩余原始污泥经过添加药剂后进行机械压滤得到压滤污泥和脱水粘土。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压滤污泥的再利用,而且制成的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大、隔热等特点,可作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填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82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00365.8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治理的生态“水母”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载体、浮体控制器以及锚件组成,三者之间通过固定索17相连。在锚件上设有固定扣;载体主要由支撑骨架、生物载体层、固定浮体以及充气式浮体组成,在所述支撑骨架或充气式浮体上装有绳索管,所述充气式浮体与通向水体外的充气管的一端相通;浮体控制器上装有与充气管相连接的充气管套管;固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述载体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扣和绳索管后连接在前述浮体控制器上。本发明作为沉水植物生长载体,其拓展和扩充了水生植物生态治理富营养化技术体系,尤其适合于水质较差的深水水体水质净化;具有模块化操作特征,工业化前景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