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7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902212.2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藻类的恒化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在两端部相互并联的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所述第一培养器设有注入口及溢流口,所述注入口与存储有培养液的储液瓶相连,所述培养液填充满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后可通过溢流口排出,所述第二培养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气泵,经所述气泵泵出的空气进入第二培养器后,在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所构成的并联回路中形成气液循环流。在气液循环流的作用下,使得培养液以及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与藻类充分混合,并且及时排除容器内的高密度氧,一方面提高了培养液的利用率,另一方便也增强了藻类的光合作用。同时,在气液循环流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藻类贴壁生长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15012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15605.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高水位波动的植物定植装置。其包括框架、浮床和植物种植平台三部分;浮床固定在框架内,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浮力支撑作用;植物种植平台分为挺水植物种植平台与沉水植物种植平台;挺水植物种植平台和沉水植物种植平台错位立体设置;挺水植物种植平台在浮床上建设,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种植平台通过绳索与框架连接,实现沉水植物的水下种植。本发明装置原理和实际操作简单,造价低廉;能保证沉水植物在高水位波动的情况下生存,能与人工有效的结合实现最佳的沉水植物生长环境,能够实现在污染水体中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立体性生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避免高水位波动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5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30009.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性藻菌共同体由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菌液接种于LB/BG‑11培养基(体积比为1:10~1:15)中,在恒温光照、摇床培养箱中驯化培养8‑10d,得到活性藻菌共同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得到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可高效净化普通生活污水,提高净化效率;可以在多种常见填料上迅速挂膜生长或在普通过滤膜上迅速成活,提高普通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430009.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和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性藻菌共同体由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菌液接种于LB/BG‑11培养基(体积比为1:10~1:15)中,在恒温光照、摇床培养箱中驯化培养8‑10d,得到活性藻菌共同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得到的活性藻菌共同体可高效净化普通生活污水,提高净化效率;可以在多种常见填料上迅速挂膜生长或在普通过滤膜上迅速成活,提高普通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57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02212.2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藻类的恒化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在两端部相互并联的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所述第一培养器设有注入口及溢流口,所述注入口与存储有培养液的储液瓶相连,所述培养液填充满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后可通过溢流口排出,所述第二培养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气泵,经所述气泵泵出的空气进入第二培养器后,在第一培养器和第二培养器所构成的并联回路中形成气液循环流。在气液循环流的作用下,使得培养液以及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与藻类充分混合,并且及时排除容器内的高密度氧,一方面提高了培养液的利用率,另一方便也增强了藻类的光合作用。同时,在气液循环流的作用下,有效避免了藻类贴壁生长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6736035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521226.5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滤池,其包括初沉池,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和植物池;所述初沉池包括沉淀池池体,沉淀池池体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初沉池上层部分为清水区,下层部分为缓冲沉淀区,所述清水区和所述缓冲沉淀区之间设有若干竖向平行排列的斜板,在所述缓冲沉淀区底部设有污泥泵,所述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包括生物滤池池体,生物滤池池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布水器、滤料层和精密滤板,所述精密滤板的下方设有高效增氧曝气装置,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接至植物池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沉淀、过滤效果好,减少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短流和死角区,有效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