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1346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011394475.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4/00 , E01D19/00 , E01D6/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所述钢管混凝土拱桥包括主拱、腹拱、交界墩、桥面梁和主拱拱上立柱。所述腹拱沿纵桥向分设于所述主拱的两侧。所述主拱的任一侧中,所述腹拱分为第一腹拱和第二腹拱,所述第一腹拱与腹拱拱座和所述交界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腹拱与所述交界墩、主拱和/或所述主拱拱上立柱连接,所述主拱拱上立柱、交界墩和腹拱共同支承所述桥面梁。通过上述设置,所述主拱拱上立柱的整体高度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桥身自重,以满足所述主拱的受力要求,同时还降低了工程难度和工程造价,并提升桥身稳定性。另外,所述腹拱在所述主拱拱上立柱之间形成纵向连接结构,还提升了所述主拱拱上立柱的纵桥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9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295034.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拱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拱桥的系杆的安装方法,在拱肋架设完成后,即安装吊索部件配合横向支撑部件,搭设牵引猫道,用于临时支承第一系杆并对所述第一系杆进行安装及张拉,然后在吊装桥面梁之后,安装所述第二系杆并张拉,最后在附属设施完工后,安装所述第三系杆并张拉至拱桥系杆达到成桥系杆力,有效减小系杆构件的垂度效应,所有系杆构件均实现一次张拉到位,减少系杆力的调整次数,提高张拉效果,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98051.1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筋砼拱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悬臂浇筑拱桥的轻型化拱上建筑体系;其中,桥面梁包括组合桥面板和若干个I型梁,I型梁用于支撑组合桥面板;组合桥面板包括钢底板和混凝土,钢底板铺设于I型梁上方,钢底板上设有混凝土;拱上建筑体系包括钢内壳组合结构薄壁箱型立柱、预应力盖梁和上述桥面梁,预应力盖梁下方与立柱固定连接,预应力盖梁上部承接桥面梁,使拱上建筑体系结构整体轻型化,促进跨径进一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4936.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间拱桥及其施工方法,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间拱桥采用可拆解成独立的、便于运输、结构规则的构件,在施工便道无法到达桥址时,便于从高度、宽度均受限制的隧道中运输至起吊位置,也无需使用大型的吊装设置,适用于难以修建施工便道的峡谷地区,同时,拱肋采用钢管砼结构、桥面板采用波折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均无需额外搭设模板,有效减少支模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利用隧道施工期间进行隧间桥梁的快速施工,避免隧间桥梁常成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对深切峡谷地区的隧间桥梁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14667.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21/00 , E01D11/0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桥塔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桥塔结构包括若干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钢管一和沿桥塔轴向排布设置的多个固结单元,每个固结单元包括多个钢管二,钢管二沿桥塔周向横向连接相邻两个钢管一,桥塔结构能够通过在相邻两个固结单元之间的钢管一上进行切割而划分为多个拼接节段,拼接节段至少包含一个固结单元。本发明基于特定设计的钢管混凝土桥塔结构,仅沿钢管一进行切割将桥塔划分为多个拼接节段,以便于实现将桥塔结构装配化运输和高距离浇筑施工,避免了空中相贯线焊接,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焊缝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方便、快捷,运输成本和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1911174936.5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间拱桥及其施工方法,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间拱桥采用可拆解成独立的、便于运输、结构规则的构件,在施工便道无法到达桥址时,便于从高度、宽度均受限制的隧道中运输至起吊位置,也无需使用大型的吊装设置,适用于难以修建施工便道的峡谷地区,同时,拱肋采用钢管砼结构、桥面板采用波折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均无需额外搭设模板,有效减少支模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利用隧道施工期间进行隧间桥梁的快速施工,避免隧间桥梁常成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对深切峡谷地区的隧间桥梁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416418.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重力锚碇的优化设计方法,保证前倾面为倾斜面之类锚碇的设置倾斜角及其结构尺寸能够满足基底承载能力要求,并保证锚碇具有足够的抗滑移、抗倾覆能力,充分发挥锚碇基础构造的潜能,减小材料浪费,即可用于设计验算,也可用于优化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6866.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振宇 , 梁健 , 宋瑞年 , 田波 , 郑旭峰 , 牟廷敏 , 范碧琨 , 孙才志 , 王戈 , 温信根 , 黄文聪 , 肖雨 , 康玲 , 聂骏 , 何娇阳 , 费豪 , 狄秉臻 , 李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塔悬索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缆和主梁,主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锚碇,主梁通过吊索连接在主缆下方,主梁两端设置桥台,桥台支撑主梁,还包括地锚索,地锚索设置在主梁的两端,且地锚索位于所有吊索的外侧,地锚索一端与主缆相连接,地锚索另一端与桥台相连接,地锚索被配置为:通过张拉地锚索能够维持主缆线形稳定,通过张拉地锚索来控制主缆线形,使主缆线形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保障桥梁整体刚度,将地锚索设置在桥台上,可减少施工临时措施应用,降低地锚索安装难度,即充分利用既有桥台,不增加额外设施,又能使地锚索靠近主梁布置,对改善桥梁结构受力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63887.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4/00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座及其施工方法。拱座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嵌固段、传力段和连接段,所述嵌固段位于边坡的卸荷带以内,所述传力段位于所述卸荷带和所述边坡的开挖坡表之间,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开挖坡表以外,所述嵌固段、传力段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连接段用于连接主拱的拱脚。根据边坡的卸荷带和开挖坡表使得拱座嵌固段嵌入卸荷带以内的稳定岩层中,并依靠传力段穿过卸荷带和开挖坡表后,通过连接段承受主拱的荷载,相比于钢筋混凝土扩大拱座,其结构的截面尺寸更小,但锚固能力好,在桥位处的边坡较为陡斜时且存在卸荷裂隙发育不良地质条件的陡峭边坡时,其开挖范围小,使用风险更小,适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65842.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牟廷敏 , 何易修 , 周孝军 , 范碧琨 , 李成君 , 孙才志 , 赵艺程 , 康玲 , 李胜 , 杜凤 , 梁健 , 倪春梅 , 范翊 , 何娇阳 , 代志萍 , 包安其 , 李畅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时间张拉预应力的混凝土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成:水泥370份~410份;粉煤灰30份~60份;机制砂700份~800份;碎石1000份~1200份;外加剂4份~7份;水135份~150份;其中,所述碎石是粒径为4.75mm~9.5mm、9.5mm~19mm两级连续级掺配的碎石;所述机制砂的砂率为39%~45%;所述粉煤灰的重量为a,所述粉煤灰与所述水泥的合计重量为b,a:b≤15%。通过原料选择、配合比、外加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得该混凝土可以短时间内达到张拉预应力的要求,可有效缩短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的时间至3‑5天,缩短预制混凝土构件周期,保证施工进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