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8508.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小行星防御撞击器轨道仿真系统,属于小行星防御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撞击器撞击轨道模拟方法获得的轨道存在精度差,不适用于实际撞击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仿真模拟系统利用小行星型号信息经数据通信连接模块访问数据库调取小行星星际空间场景数据和撞击器信息,对撞击器与小行星的撞击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撞击时刻撞击器与小行星的相对速度、撞击位置、撞击倾角及撞击后的轨迹对撞击器的轨道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撞击器的轨道发送至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适用于撞击器轨道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57103.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动力学的目标小行星和撞击器轨道仿真方法,属于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小行星撞击模拟过程存在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小行星轨道动力学方程,将所述位置矢量代入所述小行星轨道动力学方程,递推获取小行星的运动轨道模型;建立撞击器轨道动力学方程,将所述撞击器的初始三维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撞击器轨道动力学方程,结合目标小行星的运动轨道模型,递推获取撞击器初始位置到距离目标小行星Skm的首段轨道模型;利用首段模型,建立撞击器末段的全动力学方程,获取撞击器距离目标小行星Skm位置至撞击器与目标小行星撞击点之间的轨道模型。主要用于撞击器轨道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52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803676.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自主导航方法中无法完全不依赖地面探测信息进行自主导航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先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然后通过无量纲的形式构建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再基于此航天动力学模型计算航天器各时刻参考的状态量,通过计算表示观测量和状态量偏差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进行修正得到航天器的精确状态量。本发明通过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对航天器航行过程构建航天器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天器导航技术中求解矩阵容易出现的秩亏的问题,实现了完全不依赖地面探测信息的航天器自主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46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80132.6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小天体中心提取的航天器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天体中心提取精度低造成航天器导航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设定阈值进行小天体光学影像的边缘提取;对提取后的图像去噪滤波;通过多向扫描提取轮廓信息;进行轮廓拟合,得到小天体的中心点位置,进行航天器导航。本发明通过剔除背景恒星干扰、多向扫描和优化与迭代相结合等技术手段解决了小天体光学背景恒星干扰等问题,可获得较好的轮廓边缘,提高了轮廓拟合和中心点位置获取的精度,实现了航天器的高精度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05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79298.6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空探测飞行器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Zynq的姿态测量和天体形心提取的飞行器导航系统,旨在解决深空探测中,飞行器进入撞击轨道后无法通过星图成像和天体图像的识别,完成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及现有导航系统集成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Zynq系统,进行图像采集模块配置、图像预处理以及通过姿态测量和形心提取方法获取飞行器的姿态及目标天体的形心坐标;图像采集模块根据Zynq系统的配置和命令进行图像采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预处理后的数据;导航模块进行飞行器飞行导航。本发明将飞行器的星敏感器和末制导段导航高度集成,结合集成度高的Zynq系统,可完成飞行器的定姿、定轨和目标导引,飞行器的体积、重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2782.6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空撞击器的最优分步式分配控制及优化方法、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姿态控制方法由于推力室指令分配状态固定,难以实现最优化姿态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深空撞击器待控制的姿态角;计算深空撞击器的各推力室的角加速度控制矢量,作为第一矢量;结合各第一矢量,计算深空撞击器的姿控装置可实现的角加速度控制矢量,作为第二矢量;计算各第二矢量投影到指令矢量方向的投影长度;选取最大的投影长度对应的第二矢量,并将该第二矢量对应的推力室组合中的各推力室的开关打开,以实现深空撞击器的姿态控制。本发明通过灵活分配深空撞击器各推力室的状态,实现了最优化姿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4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80132.6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小天体中心提取的航天器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天体中心提取精度低造成航天器导航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设定阈值进行小天体光学影像的边缘提取;对提取后的图像去噪滤波;通过多向扫描提取轮廓信息;进行轮廓拟合,得到小天体的中心点位置,进行航天器导航。本发明通过剔除背景恒星干扰、多向扫描和优化与迭代相结合等技术手段解决了小天体光学背景恒星干扰等问题,可获得较好的轮廓边缘,提高了轮廓拟合和中心点位置获取的精度,实现了航天器的高精度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09367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37454.X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声呐探测装置的涉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中空罐,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中空柱,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护罩,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声呐探测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声呐探测器和第二声呐探测器可以对深水中的鱼群以及障碍物进行探测,提高了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设置收卷装置可以对该涉水机器人进行快速的回收,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体的自动化程度,该涉水机器人结构简单,易于进行操作控制,功能性较好,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15949.1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光学自主导航系统,包括:轨道设计模块(1)、算法设计模块(2)、图像生成模块(3)、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及设计效果实时反馈模块(5)。轨道设计模块(1)提供目标轨道信息;算法设计模块(2)完成算法设计工作;图像生成模块(3)显示对应图像;图像采集和处理模块(4)获得观测量并传递给算法设计模块(2),实现系统的闭环。设计效果实时反馈模块(5)实时反馈。本发明具有简化设计,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容错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84427.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321 , G06F18/21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行星的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先将目标探测器的轨道进行第一时间段划分,得到划分后的多个时间段,再对各时间段进行第二时间段划分,得到各时间段对应的多个子时间段,然后对在每个子时间段内目标探测器周围的小行星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小行星集,再根据每个子时间段内各聚类小行星集中各小行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候选小行星集,最后从各时间段对应的候选小行星集中选取一个子时间段对应的候选小行星集构建目标小行星集。上述方法筛选出的小行星能够达到更高的导航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