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聚酯材料的主动脉血管支架结构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6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1223.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吸收聚酯材料的支架结构及制作方法;可吸收高分子聚酯材料挤管加工形成管材,管外径22~46毫米;管壁厚0.4~1.5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形成网丝的可吸收裸支架;网丝丝径与可吸收聚酯管的壁厚相同;管状附加支架长度为60~180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可形成Z形、蜂窝形、椭圆形、菱形、波浪形、螺旋正弦曲线形等网丝结构;可作为附加支架对主动脉覆膜支架提供合适的力学支撑,满足强度和韧性和人体吸收降解需求;形状、尺寸与主动脉血管匹配,即消减病患痛楚,又功能有效,消除主动脉血管内漏、逆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最大化适应特定的血管病变特征和手术需求,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一次性使用带球囊三腔灌注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5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2252.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次性使用带球囊三腔灌注管,属于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器械技术领域。插管管身主体为等径,有10F、12F、14F、16F、18F、20F多种规格;插管尾端主体为变径,连接6×6一字接头;插管尖端有一可膨胀球囊,同时包含侧孔;插管管身主体为三腔,有一分支管球囊分支与插管管身主体内部结合在一起并与球囊连通,分支管尾端部分与连接医用三通阀,连接医用注射器注射空气或者生理盐水,用于膨胀球囊;另一变径分支管吸引分支与插管管身主体外部结合在一起,前端用于吸引,尾端连接6×6一字接头。

    一种主动脉根部成形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48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88782.9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82 A61F2002/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根部成形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在临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新的手术材料、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前提下,能基本消除主动脉根部近心端夹层腔,避免吻合口的出血,避免主动脉根部近端夹层腔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远期因主动脉根部近端假腔存在引起的主动脉根部近端瘤化或吻合口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在减少出血可能性的同时避免因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难度,有利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式的推广与普及。

    一种可吸收聚酯材料的主动脉血管支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487748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0830537.X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吸收聚酯材料的主动脉血管支架结构;可吸收高分子聚酯材料挤管加工形成管材,管外径22~46毫米;管壁厚0.4~1.5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形成网丝的可吸收裸支架;网丝丝径与可吸收聚酯管的壁厚相同;管状附加支架长度为60~180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可形成Z形、蜂窝形、椭圆形、菱形、波浪形、螺旋正弦曲线形等网丝结构;可作为附加支架对主动脉覆膜支架提供合适的力学支撑,满足强度和韧性和人体吸收降解需求;形状、尺寸与主动脉血管匹配,即消减病患痛楚,又功能有效,消除主动脉血管内漏、逆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最大化适应特定的血管病变特征和手术需求,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