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358738.5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15,Siglec‑15)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所述的核酸适配体包括如SEQ IDNO:1至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能够提供Siglec‑15蛋白的快速、精准检测,同时适配体能够阻断其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恢复T细胞增殖活性,从而使得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正常化,且不会引起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Siglec‑15核酸适配体可作为药物用于肿瘤微环境高表达Siglec‑15的癌症,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核酸药物,可能对抗PD‑L1治疗无效的患者有效,进而补充现有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体系。

    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320426.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外泌体;2)连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所述的第一偶合物能够与外泌体的糖基结合;3)加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的偶联物;4)加入PD‑L1适配体;5)稀释反应溶液;6)加入连接臂DNA;7)在连接臂的作用下DNA连接酶将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8)对与连接臂互补的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部分进行扩增,检测扩增信号。本发明方法特异性检测糖基化的外泌体PD‑L1,无需分离释放糖蛋白,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9pg/mL,适用于多种生物体系。

    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320426.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外泌体PD‑L1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外泌体;2)连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所述的第一偶合物能够与外泌体的糖基结合;3)加入第一偶合物与第一DNA的偶联物;4)加入PD‑L1适配体;5)稀释反应溶液;6)加入连接臂DNA;7)在连接臂的作用下DNA连接酶将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8)对与连接臂互补的第一DNA与PD‑L1适配体连接部分进行扩增,检测扩增信号。本发明方法特异性检测糖基化的外泌体PD‑L1,无需分离释放糖蛋白,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9pg/mL,适用于多种生物体系。

    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核酸适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4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308366.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核酸适体及其应用,涉及一种核酸。提供能够高特异性识别、高亲和力结合PD‑L1的核酸适体。所述核酸适体可通过基于琼脂糖微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蛋白SELEX方法筛选制备。所述核酸适体具有富含G碱基、具有茎环结构、易合成和标记、成本低、稳定性好、非免疫原性等特点,并且利用该核酸适体实现了PD‑L1蛋白、表达PD‑L1蛋白的肿瘤细胞系及肿瘤细胞系分泌的表达PD‑L1蛋白外泌体的特异性识别,验证了其在生化分析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有望作为检测PD‑L1表达水平的分子识别工具,而应用于临床医学肿瘤免疫研究领域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精准预测和动态监测。

    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992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670159.8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本发明将信号识别、探针分离、信号转导与放大以及信号输出集成3D纸芯片上,可实现对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靶标和信号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引发信号放大探针的释放。同时,利用微球和滤纸孔径大小的差异,实现被释放的信号放大探针和固定在微球表面探针的分离。再通过折叠3D纸芯片装置,实现探针的转移,进而触发酶的级联反应,最终以距离最为信号输出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高度集成化以及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等优点。

    DNA智能水凝胶可视化定量和/或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49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03017.9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9 G01N33/531

    Abstract: DNA智能水凝胶可视化定量和/或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颜色指示作用的纳米粒子或者信号放大分子包埋在能够对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响应的DNA智能水凝胶中;(2)黄曲霉毒素B1刺激DNA智能水凝胶,释放包埋其中的纳米粒子或信号放大分子;(3)通过裸眼观察具有颜色指示作用的纳米粒子在上清中的颜色深浅,实现黄曲霉毒素B1的半定量检测,和/或借助于信号放大分子催化过氧化氢产生氧气推动染料移动的芯片可以实现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需大型仪器辅助测试,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