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8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0769.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 G06T7/73 , G06N5/022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视觉辅助的车联网毫米波无线通信波束对准方法,步骤一:在基站配置视觉传感器,构建视觉信息与信道信息共存知识图谱;步骤二:波束对准过程中,采集基站服务区域内实时图像,并提取通信目标的视觉特征;步骤三:利用视觉特征分域检索方法对通信目标的视觉特征在视觉信息与信道信息共存知识图谱进行粗定位;步骤四:利用阈值加权K近邻算法对通信目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路径信息进行预测,获取最佳的无线信道路径信息;步骤五:根据预测的最佳无线信道路径信息确定最佳的波束对,进行波束成形参数调整,对阵列天线进行波束对准控制。本发明有效减少导频消耗的同时,能精准实现毫米波波束对准,提高基站和车辆间的数据传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68080.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节点信息实现集群定位UWB锚点定位决策方法,包括针对输入的排序后的RSSI的绝对值,先确定RSSI上下限,对遗传算法进行降维编码,得到降维编码后的遗传算法函数,使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不带边界约束条件;在达到输出条件之前,反复评估个体适应度,得到优化结果,在最终判定输出阈值β前,若优化结果满足边界条件,则输出,否则,使用预设的beta值输出。针对锚点决策过程中使用遗传算法计算判定阈值β时,通过把遗传算法进行降维编码处理,改进后遗传算法进行计算判定阈值β时,不涉及每一步约束考虑,而是在最后一步中进行边界条件和算法优化结果的判定,节约时间,并且不会有精度损失,增强了算法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62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1170.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ZYNQ MPSoC的超高清可见与红外光图像实时融合系统及方法,融合系统包括4k超高清可见光采集模块、微型热成像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其中4k超高清可见光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可见光图像数据并输出4k@60fps的超高清视频。微型热成像模块是一款长波红外微型热成像模组,可以将物体自身的热辐射转化为图像和温度数据。图像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可见和红外光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融合。本发明由于采用融合算法的FPGA并行实现和红外高分辨率变换,使得系统具有超高清分辨率以及实时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5464.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配准的脑部CTA图像中的脑血管自动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配准算法,将各浮动图像中的点映射到固定图像的坐标空间中,并将各浮动图像对应的脑血管中心线进行相同的映射操作,获得变换后的脑血管中心线;对配准到固定图像坐标空间下的脑部CTA图像中的每个点求灰度的平均值,得到脑部CTA模型;对变换后的脑血管中心线运用中心线平均算法,得到模型中心线;通过脑部CTA模型和模型中心线获得脑血管感兴趣区域;从映射到待定位图像中的模型中心线中获取到血管的惯性特征,在感兴趣区域中引导中心线自动对图像中的脑血管进行定位,输出脑血管中心线的定位结果,实现了对脑血管的自动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009501.0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D‑SLAM和激光雷达的深度信息估计方法,首先利用LSD‑SLAM算法通过单目摄像头得到当前场景的点云数据,并将其导出为“.ply”文件;随后利用激光雷达得到周围场景的深度数据并进行截取,得到摄像头所能获取的相应范围内的深度数据;最后,将点云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做相应位置的匹配,并记录所匹配的每个对应点的深度数据的差值,再根据此差值对整个点云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得到当前场景较为准确的深度信息。采用本发明可以在单目摄像头所获得的当前场景的深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激光雷达的硬件优势,将两种深度信息进行匹配融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当前场景的深度信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63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39047.2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主航行技术的水下建筑物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给定水域的二维地图信息,通过全覆盖路径规划遍历算法对待测水域进行全覆盖路径规划;步骤S2、通过定深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实现ROV在三维水下空间自主航行;步骤S3、通过超声波成像和水下摄像系统对水下建筑物进行缺陷检测与识别确定。该方法将自主航行技术与ROV结合,减轻远程手动操控的操控负担,同时,结合超声波成像与水下摄像技术,改善采集图像的清晰度,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009501.0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D-SLAM和激光雷达的深度信息估计方法,首先利用LSD-SLAM算法通过单目摄像头得到当前场景的点云数据,并将其导出为“.ply”文件;随后利用激光雷达得到周围场景的深度数据并进行截取,得到摄像头所能获取的相应范围内的深度数据;最后,将点云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做相应位置的匹配,并记录所匹配的每个对应点的深度数据的差值,再根据此差值对整个点云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得到当前场景较为准确的深度信息。采用本发明可以在单目摄像头所获得的当前场景的深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激光雷达的硬件优势,将两种深度信息进行匹配融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当前场景的深度信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1742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419473.5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监控视频中车道线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引入可调滤波器进行边缘检测,使得车道线的边缘信息非常明显,再采用全局阈值的方法进行图像阈值化处理,使得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取车道线像素点,减少了非车道像素点的干扰,最后结合霍夫变换准确实现对车道线位置检测,再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运算量和降低了复杂度,使得应用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监控摄像头针对压线违章车辆进行检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9924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507656.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霍夫森林的目标跟踪方法,针对视频中目标相似物造成干扰的解决方案,结合卡尔曼滤波校正与计算帧间目标中心位置均值的欧氏距离达到准确的目标检测和跟踪目的,考虑目标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对场景中发生的运动目标相似物交叉和部分遮挡现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有效避免了由于干扰产生的目标中心位置漂移现象,同时提高了跟踪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517912.5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1/008 , G06T2210/41 , G06T2211/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的分层显示方法,属于医学图像处理和应用领域。该方法首先读取冠状动脉的原始图像;然后对读取的冠状动脉图像进行曲面重建;利用水平集方法来提取冠状动脉,将每一层提取的冠脉进行叠加,实现冠脉的分层显示;本发明简单实用,可以较快速、准确的提取出冠脉,可用于冠脉诊断的辅助手段。冠脉等血管形态细小,形状复杂,而且容易发生变形,不容易处理。本发明把弯曲的冠脉,通过曲面重建的方法拉直展开,解决了血管难以处理的问题。而且传统的冠脉提取,需要先提取出中心线,复杂度高,计算量大,本发明将所得的切片的中心作为水平集方法的种子点,可以实现冠脉的自动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