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169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366090.6
申请日:2014-07-28
IPC: C08L23/08 , C08L23/06 , C08K13/02 , C08K3/08 , C08K3/22 , C08K3/36 , C08K3/34 , C08J3/22 , B29C47/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2003/2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食用菌品质劣变的纳米保鲜膜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领域。按质量比取纳米粉体15%(其中纳米银30%、纳米二氧化钛35%、纳米凹凸棒土25%、纳米二氧化硅10%)、低密度聚乙烯46%、低密度线性聚乙烯22%、分散剂10%、润滑剂5%和偶联剂2%,经过混匀、挤压、冷却和定型切割得到纳米母粒。按质量比取经上述制备的纳米母粒7.5%、防雾剂母粒8%和低密度线性聚乙烯84.5%,经热熔、混匀、流延,形成厚度为18μm的纳米保鲜膜。纳米保鲜膜用于食用菌包装,形成高湿低氧环境,较低的腐败微生物活动能力和乙烯含量,可有效抑制食用菌的后生长、腐败劣变等现象,有效地保持其贮藏品质,提高食用菌的商品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12033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494731.7
申请日:2012-11-29
IPC: A23L1/40
Abstract: 一种即食型速溶营养食用菌汤料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即食型速溶营养食用菌汤料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筛选的食用菌等原材料进行挑选、清洗、精密切分、混合煮制、铺料、预冷冻、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出仓后进行充氮包装;本发明根据现代食品营养学原理,采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食用菌汤料进行脱水加工,不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产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并且与传统工艺相比显著提升干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微波特有的杀菌效果进一步保证了产品品质。经该工艺生产的食用菌汤料外形平整,色泽明亮,营养丰富,复水效果好,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为食用菌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16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83435.5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nventor: 胡秋辉 , 谌盛敏 , 裴斐 , 刘宇 , 甘炳成 , 苏开美 , 任鹏飞 , 卞梦瑶 , 闫晓明 , 程江华 , 安辛欣 , 赵立艳 , 杨方美 , 方勇 , 马宁 , 杨文建 , 辛志宏
IPC: A23L1/28
Abstract: 一种真空低温脱水技术生产即食草菇脆片的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即食草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新鲜草菇进行常规拣选、清洗、切分、烫漂、非硫护色、超声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等预处理后,进行热风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离心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采用了非硫护色、超声波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的新工艺,在改善产品感官品质、提高浸渍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产品含油率。该工艺不需经过传统油炸果蔬脆片过程中必要的冷冻处理,这使得加工时间大大减少,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经该工艺获得的产品具有膨化率高、含油率低、感官品质好等特点,为草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8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64424.2
申请日:2015-10-15
IPC: A21D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蛹虫草曲奇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蛹虫草曲奇饼干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为:经过原料筛选、热风干燥、超微粉碎、面团调制、成型摆盘、烘烤、冷却等过程制得蛹虫草曲奇饼干。本发明以白豆沙为主料,一改传统曲奇中主料为低筋粉的配制方法,将蛹虫草粉添加到白豆沙中制作曲奇饼干,拓展了豆类原料在烘培制品中的应用,同时提高了蛹虫草营养保健成分的综合利用率,将蛹虫草辅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功能引入产品,最终得到一款营养丰富并具特殊食用菌风味的休闲保健食品。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适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281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10573525.6
申请日:2010-12-06
IPC: A23L1/28
Abstract: 一种即食型杏鲍菇脆片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杏鲍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杏鲍菇先进行常规的挑选、清洗、精密切分、烫漂灭酶、冷却等预处理后,进行超声波辅助浸渍、热风干燥、真空油炸脱水、离心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采用了超声波辅助浸渍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的新工艺,提高了浸渍效率并且由于热风预干燥降低了杏鲍菇片的含水率,大大缩短了真空油炸时间,其产品具有膨化率高、含油率低及良好的感官品质等特点。由于该工艺不经过传统的冷冻处理,大大缩短了成品的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为杏鲍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16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383435.5
申请日:2011-11-28
Inventor: 胡秋辉 , 谌盛敏 , 裴斐 , 刘宇 , 甘炳成 , 苏开美 , 任鹏飞 , 卞梦瑶 , 闫晓明 , 程江华 , 安辛欣 , 赵立艳 , 杨方美 , 方勇 , 马宁 , 杨文建 , 辛志宏
IPC: A23L1/28
Abstract: 一种真空低温脱水技术生产即食草菇脆片的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即食草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新鲜草菇进行常规拣选、清洗、切分、烫漂、非硫护色、超声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等预处理后,进行热风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离心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采用了非硫护色、超声波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的新工艺,在改善产品感官品质、提高浸渍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产品含油率。该工艺不需经过传统油炸果蔬脆片过程中必要的冷冻处理,这使得加工时间大大减少,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经该工艺获得的产品具有膨化率高、含油率低、感官品质好等特点,为草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58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93262.3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食用菌保鲜纳米包装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领域。按照质量比取纳米复合粉体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68%,偶联剂2%,经高速混匀0.5小时后在起塑机中捏合、挤出、冷却1-2分钟后切粒得到纳米母粒。按质量比称取纳米母粒3.75%,防雾剂母粒3.75%,复合塑料粒子92.5%充分混匀后吹成薄膜,制成底长40cm、宽15cm、袋高70cm的纳米包装材料。纳米材料用于食用菌包装,形成高湿低氧环境,较低的腐败微生物活动能力和乙烯含量,可有效抑制食用菌的开伞、失水、褐变以及腐败,使食用菌的采后贮藏品质得到较好地保持、延长了食用菌的货架期,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3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366273.8
申请日:2014-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杏鲍菇加工副产物中同步提取多糖及蛋白的方法,属于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杏鲍菇加工副产物是指成熟杏鲍菇采收后加工成鲜售菇过程中,被切除的没有商业价值的粘连培养基的根蒂部分。将经预处理后制得的杏鲍菇加工副产物超微粉经85%乙醇室温浸泡,离心,沉淀加入磷酸缓冲液,室温盐溶提取蛋白,离心,上清液经100kDa超滤膜超滤,喷雾干燥制得蛋白,截留液备用;以盐溶过后离心沉淀为原料,热水浸提多糖,离心,上清液与上述备用截留液混合,浓缩液经乙醇沉淀12h离心,沉淀60℃烘干,加水溶解,100kDa超滤膜超滤,截留液冻干得粗多糖;采用热水浸提、超滤膜分离、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多糖得率为10.69%,蛋白得率为11.23%。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65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08370.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雨花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冷榨精炼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精炼冷榨茶籽油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筛选的油茶籽进行低温贮存、清理分级、脱壳分离、烘干、破碎、低温压榨、过滤、脱胶、脱色、脱臭、冬化、成品精炼油包装。本发明通过低温冷榨和精炼新工艺,避免传统加工中对油料的过度加热和过多的化学处理,同时有效降低了传统高温加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残留,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保持油的纯天然特性,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经该工艺生产的茶油色泽浅,酸值、过氧化值低,磷质含量低、滋味清香,营养丰富,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为茶籽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65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08370.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雨花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冷榨精炼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精炼冷榨茶籽油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筛选的油茶籽进行低温贮存、清理分级、脱壳分离、烘干、破碎、低温压榨、过滤、脱胶、脱色、脱臭、冬化、成品精炼油包装。本发明通过低温冷榨和精炼新工艺,避免传统加工中对油料的过度加热和过多的化学处理,同时有效降低了传统高温加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残留,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保持油的纯天然特性,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经该工艺生产的茶油色泽浅,酸值、过氧化值低,磷质含量低、滋味清香,营养丰富,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为茶籽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