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6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2241.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CD‑MOFs和AgNPs@CD‑MOFs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食品保鲜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环糊精、氢氧化钾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环糊精的浓度为2.5~12.5mmol/L;所述混合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20~100mmol/L;将所述混合液在第一无水乙醇的环境中加热后,在所述混合液中加入第二无水乙醇,得到所述纳米级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所述第二无水乙醇通过蠕动泵加入;所述蠕动泵的转速为25~100rpm;所述混合液和第一无水乙醇不直接接触。所述制备方法不需要采用尺寸调节剂即可制备得到的无毒性的纳米级CD‑MOFs,可直接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37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8489.7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23L33/185 , A23L33/21 , A23J1/00 , A61K38/01 , A61K31/716 , A61K47/55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杏鲍菇蛋白‑燕麦β‑葡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改性蛋白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杏鲍菇蛋白、燕麦β‑葡聚糖和水混合,进行复合改性,得到杏鲍菇蛋白‑燕麦β‑葡聚糖复合物;所述复合改性包括湿法糖基化复合改性、高压均质复合改性、超声空化复合改性或静电自组装复合改性。与现有的乳清分离蛋白/燕麦β‑葡聚糖热复合物和裸燕麦蛋白/β‑葡聚糖糖基化复合物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杏鲍菇蛋白‑燕麦β‑葡聚糖复合物的胃消化阶段和胃肠连续消化阶段的消化率均降低,食用后饱腹感强,为开创健康低脂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制备减肥药物或低脂食品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18881.5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萃取平菇蛋白的绿色方法,将平菇干燥后粉碎,得到平菇粉,将平菇粉以1:20料液比溶于去离子水中后,调pH10,然后加热至45‑55℃搅拌提取,结束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平菇蛋白粗提液,往平菇蛋白粗提液中加入PEG2000、(NH4)2SO4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得到双水相萃取体系,静置分层,得到上相和下相,保留上相,离心,将得到的沉淀水洗后冻干,得到平菇蛋白。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平菇蛋白分离效率高,所应用的双水相体系绿色环保、生物相容性好,能够保持蛋白生物活性及构型,且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未来将有很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35051.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C08B37/00 , C12N5/07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巨噬细胞增殖的杏鲍菇多糖及其应用,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杏鲍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杏鲍菇粉与无水乙醇混合,浸泡静置后离心,收集离心沉淀,将沉淀与水混合,加热并冷却后离心,收集离心上清液;以离心上清液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0.5~1.5混合,浸泡静置后离心,收集沉淀,即为杏鲍菇多糖。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制备的杏鲍菇多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且该杏鲍菇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795935.9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用巯基化合物溶剂浸泡,离心弃上清,得到浸泡处理的样品;将浸泡处理的样品用山梨醇重悬,得到浸泡处理样品重悬液,在浸泡处理样品重悬液中加入蜗牛酶进行酶解,离心弃上清,得到酶解后的样品;将酶解后的样品使用Mito‑Cyto Buffer重悬,离心收集上清;将上个步骤得到的上清离心,收集沉淀,得到线粒体。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提取的线粒体结构完整、功能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5935.9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用巯基化合物溶剂浸泡,离心弃上清,得到浸泡处理的样品;将浸泡处理的样品用山梨醇重悬,得到浸泡处理样品重悬液,在浸泡处理样品重悬液中加入蜗牛酶进行酶解,离心弃上清,得到酶解后的样品;将酶解后的样品使用Mito-Cyto Buffer重悬,离心收集上清;将上个步骤得到的上清离心,收集沉淀,得到线粒体。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线粒体提取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提取的线粒体结构完整、功能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57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83205.5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产品深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缓解双孢蘑菇褐变及质构塌陷预处理方法,包括:双孢蘑菇清洗切片;低温漂烫:将双孢蘑菇薄片放入含有柠檬酸、氯化钙的处理液中,低温漂烫,每2~3min翻动一次;超声浸渍:浸有双孢蘑菇薄片的处理液放入超声设备,超声浸渍5~10min,捞出双孢蘑菇薄片,清水冲洗,沥干。本发明在降低了双孢蘑菇色泽损失的同时,保护了双孢蘑菇的质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预制菜肴,将经过本发明所述的清洗切片、低温漂烫、超声浸渍后的双孢蘑菇配合风味辅料,炒制成预制菜肴。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7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60467.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光谱的双孢蘑菇超声渗透过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方法,属于双孢蘑菇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双孢蘑菇在渗透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渗透处理,得到实验组样品和对照组样品;采用高光谱采集高光谱图像、提取其原始光谱;采用数显折光仪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双孢蘑菇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值;然后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提取特征波长,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光谱矩阵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矩阵的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对待测双孢蘑菇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破坏式检测农产品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可实现无损、快速、准确的检测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3425.8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营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乙醇?水溶液进行喷洒处理,使其麦角甾醇含量显著提升,提高了双孢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食用品质,同时有助于提高双孢蘑菇细胞完整性能,利于采后的保鲜及运输,为如何稳定及提高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绿色、经济、便捷、易推广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方式,开拓了食用真菌功能性营养物质积累与强化研究的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5274.7
申请日:2016-01-07
IPC: C08L5/00 , C08J5/18 , C08B37/0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00 , A23V2002/00 , C08B37/0003 , C08J5/18 , C08J2305/00 , C08L2203/16 , A23V2250/21 , A23V220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肠道微生物的金针菇多糖可食用膜,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利用单一的金针菇多糖制备可食用薄膜,其制备原料均提取于金针菇,主要采取溶解、调节pH、均质、真空脱气、干燥成膜、揭膜等工艺,制备过程中不添加其它成膜助剂。本发明的金针菇多糖可食用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阻隔性能,透明度高,金针菇多糖在发挥成膜大分子作用的同时,还使产品具有一定辅助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功能,可用于糖果包装、农副产品保鲜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