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黄酮苷藤茶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424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250823.3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黄酮苷藤茶,以新鲜藤茶嫩茎叶为原料经过摊凉、高温炒杀、摊凉回潮、揉捻、解块、高温烘制、高温炒干的工序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高黄酮苷藤茶的加工工艺,如下:以新鲜的藤茶嫩茎叶为材料,摊凉,茎叶放入260‑280℃的高温锅,采用抛炒与焖炒相结合的炒制方式;藤茶摊凉回潮,放入揉捻机中揉捻,使成条率达到50%以上;藤茶茎叶解块;得到的藤茶茎叶放入烘干机,95‑110℃烘制,直至茎叶含水量为40‑50%;再在90‑100℃炒干机上炒至茎叶的含水量为5‑6%。本发明利用高温抑制氧化酶和水解酶的活性,减少了制作过程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转化和丢失,并且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一种高黄酮苷藤茶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424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0823.3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黄酮苷藤茶,以新鲜藤茶嫩茎叶为原料经过摊凉、高温炒杀、摊凉回潮、揉捻、解块、高温烘制、高温炒干的工序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高黄酮苷藤茶的加工工艺,如下:以新鲜的藤茶嫩茎叶为材料,摊凉,茎叶放入260‑280℃的高温锅,采用抛炒与焖炒相结合的炒制方式;藤茶摊凉回潮,放入揉捻机中揉捻,使成条率达到50%以上;藤茶茎叶解块;得到的藤茶茎叶放入烘干机,95‑110℃烘制,直至茎叶含水量为40‑50%;再在90‑100℃炒干机上炒至茎叶的含水量为5‑6%。本发明利用高温抑制氧化酶和水解酶的活性,减少了制作过程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转化和丢失,并且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一种浮动调控型水田打浆平地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1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17721.5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调控型水田打浆平地机,包括悬架装置、机架、浮动装置、地表仿形装置、刮土板以及升力板;所述悬架装置与机架铰接并通过地表仿形装置与机架连接,所述刮土板通过浮动装置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升力板连接于机架的底端。通过调节二级油缸的长度来控制运土量;通过调节一级油缸的长度来切换本发明的作业和运输状态;悬架装置、浮动装置和升力板之间的耦合作用减少硬底层对水田平整作业的影响。

    一种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784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232109.7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的引物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属分子标记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待鉴定样品PCR反应获得扩增产物测序后,与福鼎大白品种条形码比对,当扩增产物的SNP序列与福鼎大白品种条形码所示的差异碱基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5%以上,则该待鉴定样品为福鼎大白品种。本发明克服了用感官审评或理化分析等方法难以鉴别福鼎大白茶的真伪以及山茶属下不同茶树品种的技术问题,能有效、简便快速地对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品种进行准确鉴定。

    一种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7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2109.7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的引物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属分子标记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待鉴定样品PCR反应获得扩增产物测序后,与福鼎大白品种条形码比对,当扩增产物的SNP序列与福鼎大白品种条形码所示的差异碱基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5%以上,则该待鉴定样品为福鼎大白品种。本发明克服了用感官审评或理化分析等方法难以鉴别福鼎大白茶的真伪以及山茶属下不同茶树品种的技术问题,能有效、简便快速地对福鼎大白商品茶的品种进行准确鉴定。

    一种碧螺春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252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3506.1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碧螺春商品茶的分子鉴定方法,属分子标记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待鉴定样品PCR反应获得扩增产物测序后,与碧螺春母树品种条形码比对,当扩增产物的SNP序列与碧螺春适制品种条形码所示的差异碱基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5%以上,则该待鉴定样品为碧螺春品种。本发明克服了用感官审评或理化分析等方法难以鉴别碧螺春茶的真伪以及山茶属下不同茶树品种的技术问题,能有效、简便快速地对碧螺春商品茶的品种进行准确鉴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