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大肠杆菌内氟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4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934124.2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大肠杆菌内氟含量的方法,包括:1)配制含有不同浓度氟的LB液体培养基;2)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并振荡培养;3)紫外检测在野生型大肠杆菌生长的OD600值;4)收集培养的菌液后离心,倒掉上清液,重悬浮再离心后倒掉上清液后再重悬浮,水浴加热,冷却后离心;5)取上清液,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定,得到氟离子浓度C;6)计算得到野生型大肠杆菌内累积的氟含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肠杆菌内氟含量的方法,为含氟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浓度参考和配比依据,解决含氟抗菌药物研发时无法分别确定药物中氟和致死成分的有效浓度的问题。

    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713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56931.3

    申请日:2018-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经过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微波干燥制成的碧螺春夏秋茶,经过原料粉碎、酶解预处理、逆流提取、蝶式分离、低温真空快速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加工成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粉;本发明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夏秋季节苏州洞庭山群体种茶青,制成的成品茶具有苏州碧螺春茶的独特花果香,花香持续时间长,香气浓郁,茶氨酸含量高可作为夏秋绿茶销售,也可用于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加工;制成的速溶茶饮用方便、汤色明亮、速溶性强、具有碧螺春茶特有的花果香,其茶氨酸含量较高具有滋味鲜爽的特点且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且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一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茶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2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5099.0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茶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步骤鲜叶采摘、真空厌氧、摊放、萎凋、红蓝光照射、烘干机烘焙、拣剔等步骤制得一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茶叶,其中在萎凋时辅以红蓝光照射,红光与蓝光的光质比为1.4:1,所述红光的波长为625nm,蓝光的波长为449nm,红蓝光的光照强度为5000lx;本发明通过采用茶树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通过本发明制成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如真空厌氧流程,以及在萎蔫过程中以红蓝光为光源,光照强度为5000lx间断照射茶叶,有利于茶叶的失水及其生化成分转化和积累。使其与其他工艺相比制作出来的茶叶,能够更有效降低α‑葡萄糖苷酶酶活性,抑制葡萄糖浓度的升高。

    一种高茶多酚红茶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061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41470.3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茶多酚红茶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红茶速溶茶粉1份;益生菌6份;蔗糖20份;水400份;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红茶汤、制备混合红茶汤、发酵、过滤、浓缩、干燥。本发明制备的红茶酵素不但增加茶叶的利用率,还提高红茶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有效地发挥了红茶的保健作用;并且本发明利用高茶多酚速溶红茶粉制成的红茶酵素结合了植物的药理作用和酵素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发酵方式更加丰富了红茶和酵素的风味,且制作工艺简便。

    一种茶园高效间作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7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37744.X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高效间作种植方法,在茶园中茶树与夏季和冬季绿肥的间作模式,即:茶树与大豆和紫云英的轮作种植方法。本发明公开了茶园中轮作大豆和紫云英时,大豆生长至开花结荚期进行翻压,紫云英在盛花期进行翻压,如下:5月底在茶园种植接种根瘤菌的大豆,待大豆生长至开花结荚期进行翻压,在当年的10月底,在间作大豆的茶园中,继续种植接种根瘤菌的紫云英,到翌年的3月初,紫云英在盛花期时进行翻压,然后按照上述种植模式,在茶园中不断进行两种作物的轮作种植。本发明利用轮作的种植方式,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的理化特征,适量增加土壤中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并且能够缓解茶园土壤的酸化,进而改善茶叶的品质。

    一种茶树工厂化育苗基质及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65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530215.4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工厂化育苗基质,按体积比草炭比范围为25~35%、红壤土比范围为25~35%,蛭石比范围为15~25%,珍珠岩比范围为15~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树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质配比;步骤2、扦插;步骤3、扦插后的综合管理;步骤4、测量30生长指标;步骤5、数据处理。本发明使用的江西红壤土酸碱度更适宜茶树的生长,同时江西红壤土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较高,能给茶树提供更多的养分,促进茶树生理生化代谢从而促进茶树的生长;本发明中茶树工厂化育苗方法是集约育苗,便于规范化管理,同时也节省了育苗场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氨基酸转运蛋白CsAAP7.2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49554.9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酸转运蛋白CsAAP7.2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蛋白为下述任一种:(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本发明的CsAAP7.2基因属于AAP家族,其在茶树根中高表达。本发明通过创制CsAAP7.2过量表达的拟南芥植株及其对氨基酸的吸收转运功能分析,首次阐明了该基因具有提高植物根系从外源吸收氨基酸的功能。该基因的发现,将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者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高氮素利用率的茶树新种质,提供基因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