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24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250823.3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黄酮苷藤茶,以新鲜藤茶嫩茎叶为原料经过摊凉、高温炒杀、摊凉回潮、揉捻、解块、高温烘制、高温炒干的工序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高黄酮苷藤茶的加工工艺,如下:以新鲜的藤茶嫩茎叶为材料,摊凉,茎叶放入260‑280℃的高温锅,采用抛炒与焖炒相结合的炒制方式;藤茶摊凉回潮,放入揉捻机中揉捻,使成条率达到50%以上;藤茶茎叶解块;得到的藤茶茎叶放入烘干机,95‑110℃烘制,直至茎叶含水量为40‑50%;再在90‑100℃炒干机上炒至茎叶的含水量为5‑6%。本发明利用高温抑制氧化酶和水解酶的活性,减少了制作过程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转化和丢失,并且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4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0823.3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黄酮苷藤茶,以新鲜藤茶嫩茎叶为原料经过摊凉、高温炒杀、摊凉回潮、揉捻、解块、高温烘制、高温炒干的工序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高黄酮苷藤茶的加工工艺,如下:以新鲜的藤茶嫩茎叶为材料,摊凉,茎叶放入260‑280℃的高温锅,采用抛炒与焖炒相结合的炒制方式;藤茶摊凉回潮,放入揉捻机中揉捻,使成条率达到50%以上;藤茶茎叶解块;得到的藤茶茎叶放入烘干机,95‑110℃烘制,直至茎叶含水量为40‑50%;再在90‑100℃炒干机上炒至茎叶的含水量为5‑6%。本发明利用高温抑制氧化酶和水解酶的活性,减少了制作过程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转化和丢失,并且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