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T35马达轴的精密研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54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0553.3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T35马达轴的精密研磨方法,对马达轴外圆进行磨削,达到圆柱度2μm及以下,表面粗糙度Ra0.1及以下;磨削后的马达轴用超声波和清洗介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清洗介质用滤纸过滤,要求无砂粒为止;将马达轴固定在机床主轴上,机床主轴与马达轴同轴,将研具套装在马达轴上并锁紧;按要求设定机床主轴转速并启动旋转,手持夹具在马达轴上进行往复运动,依次采用粒度W5的研磨砂粗研、粒度W3的研磨砂半精研、粒度W1的研磨砂精研,得到符合圆柱度要求的马达轴。本发明中的研磨方法使GT35马达轴的圆柱度优于0.3μm,表面粗糙度优于Ra0.025,且表面无硬质相剥落和损伤,表面无划痕,显著提高了GT35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

    一种GT35马达轴的精密研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54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530553.3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T35马达轴的精密研磨方法,对马达轴外圆进行磨削,达到圆柱度2μm及以下,表面粗糙度Ra0.1及以下;磨削后的马达轴用超声波和清洗介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清洗介质用滤纸过滤,要求无砂粒为止;将马达轴固定在机床主轴上,机床主轴与马达轴同轴,将研具套装在马达轴上并锁紧;按要求设定机床主轴转速并启动旋转,手持夹具在马达轴上进行往复运动,依次采用粒度W5的研磨砂粗研、粒度W3的研磨砂半精研、粒度W1的研磨砂精研,得到符合圆柱度要求的马达轴。本发明中的研磨方法使GT35马达轴的圆柱度优于0.3μm,表面粗糙度优于Ra0.025,且表面无硬质相剥落和损伤,表面无划痕,显著提高了GT35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

    提高零件相对孔同轴度精度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237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478718.0

    申请日:2016-06-27

    Inventor: 李峰 李洪文 钟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零件相对孔同轴度精度的加工方法,通过设计专用的误差校正工装,通过误差校正工装将待加工零件安装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通过测头测量标定球与机床主轴以及工作台回转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得零件立式加工和卧式加工的基准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立式加工与卧式加工的加工精度,其中误差校正工装包括标定组件、压板组件、等高块和垫块,本发明最大限度的消除数控机床各轴的运动误差,使零件相对孔的同轴度仅与找正精度相关,显著提高了待制备零件的精度。

    一种单自由度微位移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4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94990.X

    申请日:2017-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自由度微位移组件,属于微动平台结构领域。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块将第一零件移动到导轨的相应位置,通过锁紧机构压紧第二固定部实现对第一固定部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零件的固定,由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锁紧压紧部件时产生的力由弹性件释放,避免了由于锁紧力导致的第一固定部发生形变或位移,从而影响第一零件的位置,以第一零件的位置为基准,通过位移微调部件调整第二滑动块的位移,从而调整第二零件的位置,实现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微位移调整;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借助伺服电机和闭环控制即可实现单自由度微位移,极大的降低了位移及位移测量的成本,可以在普通车间广泛应用。

    提高零件相对孔同轴度精度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237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78718.0

    申请日:2016-06-27

    Inventor: 李峰 李洪文 钟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6 B23Q3/10 B23Q17/22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零件相对孔同轴度精度的加工方法,通过设计专用的误差校正工装,通过误差校正工装将待加工零件安装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通过测头测量标定球与机床主轴以及工作台回转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得零件立式加工和卧式加工的基准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立式加工与卧式加工的加工精度,其中误差校正工装包括标定组件、压板组件、等高块和垫块,本发明最大限度的消除数控机床各轴的运动误差,使零件相对孔的同轴度仅与找正精度相关,显著提高了待制备零件的精度。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小螺纹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51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32509.6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小螺纹加工方法,通过钻床或铣床对螺纹底孔进行加工;选用对应加工螺纹的丝锥,并对标准丝锥进行修磨,形成一套新丝锥;用修磨后的丝锥进行攻丝,加工得到M3及以下螺纹。本发明通过选用钻头,设定走刀轨迹,加工预孔;选用并修磨丝锥,多次手工攻丝的方式实现M3以下的小螺纹孔的加工;螺纹中径精度可达到5H及以上,且牙型完整,避免了毛刺、孔口崩角以及缺扣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小螺纹孔的加工合格率。

    一种单自由度微位移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4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594990.X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自由度微位移组件,属于微动平台结构领域。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块将第一零件移动到导轨的相应位置,通过锁紧机构压紧第二固定部实现对第一固定部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零件的固定,由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锁紧压紧部件时产生的力由弹性件释放,避免了由于锁紧力导致的第一固定部发生形变或位移,从而影响第一零件的位置,以第一零件的位置为基准,通过位移微调部件调整第二滑动块的位移,从而调整第二零件的位置,实现对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微位移调整;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借助伺服电机和闭环控制即可实现单自由度微位移,极大的降低了位移及位移测量的成本,可以在普通车间广泛应用。

    内孔及端面定位工件的快速锁紧反拉胀胎

    公开(公告)号:CN1059652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479461.0

    申请日:2016-06-27

    Inventor: 李峰 甄立 张勇

    Abstract: 内孔及端面定位工件的快速锁紧反拉胀胎,涉及数控机床用高精度快速锁紧夹具领域;包括胀套、锥心轴和锥顶丝;其中锥心轴沿轴向伸入胀套中;胀套的轴向侧壁设置有径向圆柱形通孔;锥心轴的轴向侧壁设置有径向锥形槽;锥顶丝尺寸分别与胀套的圆柱形通孔和锥心轴的锥形槽相配合;胀套和锥心轴装配完后,锥顶丝沿径向穿过胀套的圆柱形通孔并伸入锥心轴的锥形槽,实现紧固连接;本发明对使用内孔及端面定位的工件,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锁紧;只需要内孔和一个端面即可进行装夹定位,不影响外圆和端面加工,使用简单方便,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装夹效率;使用简单方便,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装夹效率。

    内孔及端面定位工件的快速锁紧反拉胀胎

    公开(公告)号:CN10596529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79461.0

    申请日:2016-06-27

    Inventor: 李峰 甄立 张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62 B23B31/16158

    Abstract: 内孔及端面定位工件的快速锁紧反拉胀胎,涉及数控机床用高精度快速锁紧夹具领域;包括胀套、锥心轴和锥顶丝;其中锥心轴沿轴向伸入胀套中;胀套的轴向侧壁设置有径向圆柱形通孔;锥心轴的轴向侧壁设置有径向锥形槽;锥顶丝尺寸分别与胀套的圆柱形通孔和锥心轴的锥形槽相配合;胀套和锥心轴装配完后,锥顶丝沿径向穿过胀套的圆柱形通孔并伸入锥心轴的锥形槽,实现紧固连接;本发明对使用内孔及端面定位的工件,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锁紧;只需要内孔和一个端面即可进行装夹定位,不影响外圆和端面加工,使用简单方便,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装夹效率;使用简单方便,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装夹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