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212171.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 B64G1/16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承载的着陆缓冲行走一体化机构及其并联系统,该一体化机构,包括:三个以上驱动支柱、一个主缓冲器、两个以上辅缓冲器及一个足垫;一个驱动支柱的一端与着陆器连接,另一端与主缓冲器的一端同轴对接,主缓冲器的另一端与足垫的中部铰接;其余驱动支柱的一端分别与着陆器连接,另一端与两个以上辅缓冲器的一端一一对应同轴对接,两个以上辅缓冲器的另一端均与主缓冲器的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支柱在电机的驱动下可进行伸缩运动;主缓冲器和辅缓冲器均用于对着陆器的着陆冲击过程进行缓冲。本发明在着陆器着陆冲击前,为着陆缓冲模式,能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着陆器安全着陆后,转换为主动行走模式,从而为着陆器提供行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4132.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0G3/20 , B62D57/032 , B64G1/62
Abstract: 一种空间并联机构式着陆缓冲与移动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支架、动平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以及车轮组件;所述支架由水平安装板和垂直安装板构成,水平安装板用于实现与车体底部的安装;所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包含四条支链,其中三条支链为万向铰‑直线副‑球铰的UPS支链,另外一条支链为直线副‑直线副‑万向铰的PPU支链;三条UPS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垂直安装板内侧,球铰安装在动平台上;垂直安装板及动平台上的万向铰、球铰均为三角形布局;PPU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且位于球铰构成的三角形布局内,PPU支链的直线副安装在所述的水平安装板上;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126833.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间采样的浮动式双重密封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采样返回领域。该装置通过浮动连接组件实现了样品罐和舱门的依次密封功能。该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浮动连接组件,罐体与舱门框之间有固定导轨连接,浮动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于与罐盖和门体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罐盖的端面上,第二密封圈安装在舱门门框的密封端面上。浮动连接组件具备力控解锁功能,同时浮动连接组件内外套筒之间有阻力弹簧以提供足够的压缩行程,在第一端面密封完成后,继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由于浮动连接组件的力控解锁功能,第二端面密封不会累加第一端面密封的阻力,降低了密封阻力,从而降低了封装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1663225.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绳控的缓释及绳头解锁装置,它涉及一种缓释及绳头解锁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有月球探测车所使用的缓释和解锁装置使用电机数量较多,提高了月球探测过程控制成本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括动力输出机构、支撑臂杆、导线机构、解锁绳和缓释绳;动力输出机构安装在支撑臂杆的一端,导线机构安装在支撑臂杆另一端,导线机构与探测车可拆卸连接,动力输出机构通过解锁绳和解锁绳与导线机构连接。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1055462.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小天体附着取样封装一体化装置,通过对着陆缓冲机构及采样机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兼顾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封装等环节的问题,同时通过四连杆着陆腿主动关节的控制产生缓冲阻尼的着陆方式,通过构型调整可实现对着陆地形的强适应性,采用机械臂末端设计多功能取样器的方式实现取样方式多样化、放样简单化,整体装置能够在实现稳定着陆的同时,于多种环境情况下完成取样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3882.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F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隔振装置难以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问题,以及隔振导致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降低的问题。所述低频隔振超结构单元包括:外部保护结构(1)、内部质量块(2)及弯折结构(3);外部保护结构(1)为凹形结构且有开口的一侧竖直放置;所述内部质量块(2)配置于所述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竖直内壁的一侧,所述内部质量块(2)仅在其顶部靠近凹形结构开口一侧与所述弯折结构(3)连接;所述弯折结构(3)所述弯折结构配置于外部保护结构(1)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弯折结构(3)包括沿竖向拼接的M个几字形结构(18)、顶部竖梁(12)及顶部横梁(13)。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9685.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E05D15/00 , E05D13/00 , E05F15/603 ,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电动滑移式圆弧形出舱舱门,该出舱舱门包括门体、锁紧装置、导轨以及滑移驱动装置;门体为圆弧形壁板,顶部设置有上导轮,底部均设置有下导轮;锁紧装置固定安装于气闸舱的舱壁;导轨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舱壁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与上导轮之间滚动配合,下导轨与下导轮之间滚动配合;滑移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门体滑动,并包括驱动轮组、导向轮组、牵引连接组件和牵引绳。上述出舱舱门能够通过沿气闸舱的舱壁滑移运动进行开闭,占用较小的舱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9269.3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王文龙 , 肖涛 , 王波 , 杨建中 , 庄原 , 李林 , 唐自新 , 李潇 , 从强 , 何冰 , 殷新喆 , 王宁 , 夏祥东 , 孙繁新 , 陈同祥 , 孙勇 , 程大义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停泊机构,属于空间站货物运输领域;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包括三爪式连接机构、弹簧推杆分离机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蜗轮蜗杆自锁机构、主动端壳体、主动端电接口、推盘和固定盘;被动端包括被动端壳体、被动端碟簧组件、被动端电接口和被动端导引定向孔;主动端在空间机械臂带动下对准被动端后;三爪式连接机构向外旋转打开;主动端继续向被动端移动;直至主动端电接口插入被动端电接口,直至插接到位;三爪式连接机构的3个夹爪向内旋转关闭,现锁紧固定;本发明能够在空间机械臂协助下实现携带货物与空间站机械连接,能够将货物停靠在空间站,并能长期保持稳定停靠。在需要分离时,实现低冲击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30153.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端面插合连接分离机构容差设计方法,采用粗校正纠偏和精校正纠偏两级方式。其中粗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周向设计手爪配合被动段上设计的卡槽实现;精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对接面上设计的导杆与在被动端对接面上对应位置设计的导杆孔插接配合实现,且在导杆与导杆孔的前端进行了倒角设计。同时还对粗校纠偏与精校正纠偏过程进行设计,实现连接分离装置的主动端与被动端对接过程中完成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自动插合,且插合容差满足电连接器插合的位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4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2736.7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动泄漏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包括: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两个壳体组件、弹簧和导杆;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对接,其对接面处开设一个以上连通二者的阻尼孔;两个壳体组件均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开孔的筒体结构,其开口端相对设置,分别套装在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外周,其开口端的对接处为可拆卸连接;两个容积可调密封腔分别与对应的壳体组件的内壁面滑动配合;其中一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一端和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杆的另一端从壳体组件A的开孔端伸出;另一个容积可调密封腔的一端和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的一端固连,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组件B开孔端的内底面上;本发明滑动配合处不需要增加密封设计且能大范围的调节阻尼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