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8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93160.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L58/10 , G01R31/12 , G01R31/382 , G01R27/02 ,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池绝缘监测系统,该高压电池绝缘监测系统设置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中,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通信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电源电路与单片机电路、通信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连接,单片机电路与通信电路和电压采集电路连接,电压采集电路与动力电池组并联的绝缘电阻以及接触器连接,通信电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模块连接,单片机电路根据电压采集电路采集到的绝缘电阻的电压数据确定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的阻值,并将阻值通过通信电路传输至主模块,主模块根据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的阻值进行监测,当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的阻值小于设定阈值时进行报警。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池绝缘电阻以及电压的监测,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55966.3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和车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实际环境温度的室内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预测方法。与现有多源释放模型预测只能进行单一温度工况下污染物浓度预测相比,本发明可以预测温度变化状态下实际室内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释放浓度,有利于准确获得实际室内车内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并进行暴露评估,对控制和改善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提高舒适性和健康有重要意义。另外,考虑到测定不同温度下材料VOC关键参数实验工作量巨大,本发明采用参数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只需测定三个不同温度下的关键参数即可,极大地节省了试验成本,更适用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55448.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N3/00 , G01N33/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同时对双层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释放特性参数的测定。实现方法包括建立双层材料VOC释放物理模型;将待测双层材料置入环境舱中,并以恒定的通风量通入纯净的空气;用多组分气体分析仪INNVOA‑1314采集不同时刻下环境舱内VOC气体,并用计算机直接记录VOC气相浓度;将得到的VOC逐时浓度Ca结合物理模型,运用粒子群耦合蚁群优化算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可得到双层材料中VOC释放特性参数C01、Dm1、K1、C02、Dm2、K2。该方法实验设备及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成本低且精度更高,克服了现有实验方法只能将双层材料拆分后单独测定参数的局限性,可用于实验室检测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028910.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发明名称为一种测定材料半挥发性有机物特性参数和吸附常数的方法,可以实现同时对材料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释放特性参数和壁面吸附常数的测定。实现方法包括建立SVOC释放物理模型;将待测材料置入环境舱中,并以恒定的通风量通入纯净的空气;用特纳斯管采集不同时刻下环境舱内SVOC气体,并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进行定量分析;将得到的SVOC的逐时浓度Ca(t)结合物理模型,运用粒子群耦合蚁群优化算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可得到SVOC释放特性参数C0、Dm、Kma和壁面吸附常数Ksa。该方法实验设备及操作简单、成本低、求解过程简单且精度更高,克服了现有实验方法只能同时测定两个释放特性参数的局限性,可用于实验室检测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0990090.1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架旋翼无人机协同作业的目标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载有多架旋翼无人机的运载装置和设置在旋翼无人机中的机载系统,所述机载系统包括图像捕捉装置和卫星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所述图像捕捉装置捕获目标位置并记录目标与旋翼无人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卫星信号接收装置获得旋翼无人机自身的位置信息,当所述运载装置到达预定空域时,旋翼无人从机运载装置中弹出,机载系统启动工作,在所述图像捕捉装置捕获到目标位置后,所述旋翼无人机绕着目标飞行,并实时将图像捕捉装置和卫星信号接收装置获得的信息传递至地面站,从而在地面站中可以对多架旋翼无人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最终获得精确的目标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28910.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环境检验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同时对材料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释放特性参数和壁面吸附常数的测定。实现方法包括建立SVOC释放物理模型;将待测材料置入环境舱中,并以恒定的通风量通入纯净的空气;用特纳斯管采集不同时刻下环境舱内SVOC气体,并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进行定量分析;将得到的SVOC的逐时浓度Ca(t)结合物理模型,运用粒子群耦合蚁群优化算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可得到SVOC释放特性参数C0、Dm、Kma和壁面吸附常数Ksa。该方法实验设备及操作简单、成本低、求解过程简单且精度更高,克服了现有实验方法只能同时测定两个释放特性参数的局限性,可用于实验室检测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7190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996785.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旋翼无人机的分离式运载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分离的承载段和动力段;承载段用于承载旋翼无人机,动力段为运载系统的飞行提供前进动力和导航制导能力;具体来说,在所述承载段中安装有可容纳旋翼无人机套筒,当所述运载系统到达预定空域后,承载段和动力段分离,所述套筒将其内的旋翼无人机弹出,再通过承托板上移来使得旋翼无人机与套筒分离,从而可以使得旋翼无人机直接在预定空域开始工作,如拍照、探测、红外定位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旋翼无人机可快速地、无能量消耗地抵达本来难以抵达的作业空域,大大提高了旋翼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拓展了作业能力,使得旋翼无人机具备执行更多任务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672314.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4845
Abstract: 一种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手指穿戴式PPT放映控制方法,属于多媒体控制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将柔性传感器和纺织物结合制备得到柔性指套;柔性传感器中电压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实时采集动作采集模块的电阻值变化,以保持对手指动作的持续监测,等待用户的手势激活;半导体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处于智能休眠状态;激活半导体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后,根据所述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的电阻值变化,精确识别手指的向上或向下弯曲动作,从而确定用户的翻页需求;将所述用户的翻页需求,通过传输模块发送到终端,对PPT形成上下翻页;翻页后进入动态休眠判断状态,以一定时间内的应变值的变化,判断是否进入智能休眠状态,并根据状态判断结果实现手指穿戴式PPT放映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04621.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40/295 , G06F40/216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低资源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属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首先将待抽取的文本和实体类别列表填充到命名实体识别提示模板中,将填充好的提示模板输入到大规模语言模型中,得到实体列表。然后将关系列表填充到关系抽取提示模板中,将命名实体识别的输入、抽取出的实体列表和填充好的关系抽取提示模板输入到大规模语言模型中,从而得到三元组列表。本发明简化了抽取过程,降低了资源消耗,避免了错误传播,提高了抽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1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305749.1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B7/16 , G01B7/28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阻应变测量的梁结构形态重构方法,属于形变测量与形态重构领域。本发明优化了电阻测量方法,有更高的集成度;同时采用了偏移中性面的设计,可以利用自身的变形来反馈监测物体的形态变化;该重构算法利用传感点提供的几何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微分学思想,借助运动坐标系的概念解算出不同传感点的位置坐标,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不同传感点之间进行位置插值,实现柔性器件形状的重建。根据传感器结构的设计,其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变形的工况,根据目前多次实验来看,正常使用情况下性能表现十分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