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2633.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通流宽工况涡轮排气段,涡轮排气段的排气支板包括大小叶片或串列叶片两种气动布局;涡轮排气段的轮毂型线为S型曲线;涡轮排气段的机匣型线为凸包形状,凸包最高点的轴向位置与大小叶片布局中大叶片或串列叶片布局中前排叶片的最大厚度的轴向位置相同。本发明通过归纳总结不同气动布局设计方案的攻角特性、负荷特性、损失特性和气流角特性,提炼关键设计参数对气动布局作用效果的影响规律。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来流马赫数高、攻角变化范围宽、子午流道扩张显著等特征的工况,既能够满足涡轮排气段在结构方面承担的整流、承力、传力、引气等功能,还能够在气动方面实现低损失和整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7227.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通流宽工况涡轮排气支板串列叶片气动布局设计方法,涡轮排气支板串列叶片气动布局设计方法将涡轮排气段的气动整流作用通过两排叶片实现;涡轮排气段的轮毂型线为S型曲线;涡轮排气段的机匣型线为凸包形状,凸包最高点的轴向位置与前排叶片的最大厚度的轴向位置相同。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来流马赫数高、攻角变化范围宽、子午流道扩张显著等特征的工况,既能够满足涡轮排气段在结构方面承担的整流、承力、传力、引气等功能,还能够在气动方面实现低损失和整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6961.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01D9/02 , F01D9/04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流宽工况涡轮排气支板大小叶片气动布局设计方法,将起承力作用的支板设计为大支板叶片;将起整流作用的支板设计为小支板叶片;对大、小叶片进行气动布局,大、小叶片气动布局分为均匀大小叶片气动布局和非均匀大小叶片气动布局,均匀大小叶片气动布局中的大、小叶片沿周向均匀布置,非均匀大小叶片气动布局实现相邻小叶片之间、大小叶片之间的流道具有最佳流动形态,在大叶片叶型设计参数确定的前提下,对小叶片的栅距和进出口几何构造角、安装角等叶型参数进行定制。本发明满足涡轮排气段在结构方面的承力、传力、引气功能,还在气动方面实现了低损失和整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454389.3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02C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筒、多套换热芯体、多套上减振片、多套上堵锥、多套下堵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换热器采用内置结构布局,空气流程无折弯,空气侧流阻较低,能够满足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空气系统对空气沿程压力损失的苛刻要求;本换热器采用集管为蛇形换热管供油,高压区域被限制在很小区域,没有大尺寸集油腔,有效控制了结构重量,能够适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对附件质量的苛刻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30706.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套筒与头部板一体化结构,其包括锥体板(6)和弧板(7),锥体板(6)前端开口处安装旋流器(2),锥体板(6)后端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弧板(7),上部弧板(7)连接外火焰筒(4)内壁,下部弧板(7)连接内火焰筒(5)内壁。本发明构紧凑,实现了套筒、头部板功能一体化,并优化了角回流区;采用此发明的一体化头部板,可实现燃烧室减重、并提升燃烧室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62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197098.4
申请日:2021-02-22
IPC: F02K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亚/跨声速外流的引射喷管装置,包括圆环形的主喷管段、围绕主喷管段的二次流喷管段和三次流喷管段;主喷管出气口沿气流方向延长并位于二次流喷管出气口的后方,通过设计三次流进气结构以及调整引射喷管的当量扩张比,在地面静止外流条件下模拟出亚/跨声速外流的引射喷管流场,保证地面试验引射喷管内流场与真实引射喷管内流场相似。本发明气动原理简单,结构易于实现,无需在自由射流风洞中开展试验,亦无须对风洞结构改造,仅通过常规喷管地面试验台即可实现亚/跨声速外流的准确模拟,可有效避免跨声速状态下风洞极其壅塞的问题,有效节省试验成本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4389.3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02C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筒、多套换热芯体、多套上减振片、多套上堵锥、多套下堵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换热器采用内置结构布局,空气流程无折弯,空气侧流阻较低,能够满足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空气系统对空气沿程压力损失的苛刻要求;本换热器采用集管为蛇形换热管供油,高压区域被限制在很小区域,没有大尺寸集油腔,有效控制了结构重量,能够适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对附件质量的苛刻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19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2074.3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减震结构,所述电气设备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电子器件的转接支架和若干个减震器,其中: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减震器安装孔;每个减震器包括一个减震器支架和两块1号阻尼垫,所述减震器支架和1号阻尼垫均为一端带有翻边的套筒;1号阻尼垫分别从转接支架的上下两侧插入减震器安装孔,减震器支架由下而上插入1号阻尼垫中,螺钉分别由上至下穿过减震器支架将转接支架固定在电气设备的壳体上。内外组合的减震结构使电气设备能够承受较大的爆炸冲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630155.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轴间的旋转遥测系统,属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透平机械叶片测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遥测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两端均为套齿连接,为浮动结构,既实现了测温,又满足了传扭要求。该遥测系统的成功应用,解决了轴间设置遥测系统的瓶颈,填补了轴间设置遥测系统的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