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有砟轨道质量状态的智能稳定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831136.1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有砟轨道质量状态的智能稳定车。包括:稳定车本体、前稳定装置本体、后稳定装置本体和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轨枕位移测量系统、垂横向力记录仪、夜间照明系统、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在稳定车本体上设置摄像机、悬挂装置及防抖动装置;在稳定装置上设置垂直下压力和水平激振力记录仪;在稳定车车厢底板上设置平行光源、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该感知系统利用数字图像识别功能获取轨枕垂向和横向位移,通过垂横向力记录仪获得稳定装置施加给轨排的垂向力和水平力,实现了稳定车养护维修加智能化自检测的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有砟轨道高质量维修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适用于复杂线路条件的三枕智能捣固装置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6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983.0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线路条件的三枕智能捣固装置及控制系统,属于铁道工程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在三枕捣固装置本体上设置轨枕空吊状态监测装置、镐掌有效夹持压力检测装置和捣镐夹持角度检测装置,实现了复杂线路隐蔽病害的准确评估和捣固作业过程中各捣镐力学状态的精确检测。结合设置在捣固车车厢本体的道床刚度预评估子系统、外部参数输入输出子系统、有效夹持力自调整子系统,构建了三枕智能化捣固作业控制系统,可实现轨枕空吊病害的快速修复和基于道床刚度特征和线路几何条件的捣固作业参数实时调整。能及时掌握复杂线路道床状态,科学合理的调整捣固作业参数,实现了复杂线路条件的智能化养修。

    一种抗倾覆的箱式路基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77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4643.8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倾覆的箱式路基结构,包括箱式路基和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埋入地面,箱式路基设置在复合地基上,顶部用于承载轨道结构;箱式路基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扶肋,扶肋的地面贴合在复合地基上,箱式路基腔体内设有横隔板和竖隔板,与箱式路基顶板组成两个上腔室,用于铁路沿线附属设备的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箱式路基结构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简单的设置,显著提高其抗倾覆能力,以适应更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部荷载。通过创新结构设计,保证箱式路基结构本身刚度和地基刚度,显著提高了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因倾覆和扭转导致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有利于箱式路基的推广和应用。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车轮不圆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77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7093.1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车轮不圆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属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获取待检测的列车车轮特征信号;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对获取的待检测的列车车轮特征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车轮圆顺状态结果。本发明对采集到的特征信号,构建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地铁车轮多边形检测方法,并将其部署到可以处理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基于轨旁响应的地铁车轮多边形监测装置采集到的特诊信号数据输入到所述计算机设备中得到车轮圆顺状态;实现同时对车轮多边形位置、阶次和幅值的精确识别,而且可以布置在不同轨道结构类型,不同轨道线路形式,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行,具有高效、准确、节省运营成本等优点。

    用于减小线路捣固作业次数的颗粒型轨枕

    公开(公告)号:CN115787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31709.2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减小线路捣固作业次数的颗粒型轨枕,属于铁道工程线路养护维护作业技术领域,通过在轨枕本体下部设置第一道砟盒及第二道砟盒,在轨枕本体上设置信号控制装置,实现了小起道量下线路免捣固作业的定制化作业过程,提高了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效率,保证了线路的稳定性。该颗粒型轨枕采用储电装置为颗粒型轨枕系统提供电能,通过第一道砟盒及第二道砟盒控制不同有效起道量下枕底空隙的道砟颗粒填充数目,解决了小起道量情况下高速铁路有砟道床减少捣固作业次数的问题;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实现了远程控制颗粒型轨枕调整线路几何形位的过程,有利于减小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节约大量成本。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有砟轨道道床含沙状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3852.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有砟轨道道床含沙状态预测方法,包括:建立风沙道床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并分析获得风沙道床在不同位置和深度区域的刚度参数;基于刚度参数,建立车辆‑沙化有砟轨道耦合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分析获得不同含沙状态下轨枕的振动加速度;将振动加速度作为训练数据并输入至构建的含沙状态预测模型,以对含沙状态预测模型训练,获得训练好的含沙状态预测模型,并利用训练好的含沙状态预测模型进行含沙状态预测,含沙状态预测模型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本发明能够对道床含沙状态进行高精度预测。对于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和保障列车平稳运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种测量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检测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840523.1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检测车。包括:凸台型车架、走行系统、脉冲信号发射器、信号接受器、升降系统、供电装置、波速测试分析仪、线路里程记录仪、数据记录存储器、控制器和道床状态实时显示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标定波速系数和主频系数,获得道床不同区域密实度与波速、最大主频之间的联系,并将标定曲线输入测量车辆。在此基础上,构建捣固、稳定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预测模型,实现有砟轨道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和横向阻力的精准获取。本发明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测量装置摆脱了以往灌水法及灌胶法扰动道床,且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的局限性,可实现全线道床密实度的快速智能化检测及评估反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