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0523.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检测车。包括:凸台型车架、走行系统、脉冲信号发射器、信号接受器、升降系统、供电装置、波速测试分析仪、线路里程记录仪、数据记录存储器、控制器和道床状态实时显示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标定波速系数和主频系数,获得道床不同区域密实度与波速、最大主频之间的联系,并将标定曲线输入测量车辆。在此基础上,构建捣固、稳定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预测模型,实现有砟轨道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和横向阻力的精准获取。本发明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测量装置摆脱了以往灌水法及灌胶法扰动道床,且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的局限性,可实现全线道床密实度的快速智能化检测及评估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012574.3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边缘处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板、沥青混凝土保护层和憎水性填充材料,混凝土底座板两侧下端具有倒圆角,沥青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在混凝土底座板的倒圆角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憎水性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倒圆角区域。本发明在保证铁路轨道结构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通过转移剪切位置并用沥青封闭,与憎水性填充材料防水两种手段,确保了混凝土底座板边缘处不会产生翻浆冒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831136.1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有砟轨道质量状态的智能稳定车。包括:稳定车本体、前稳定装置本体、后稳定装置本体和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轨枕位移测量系统、垂横向力记录仪、夜间照明系统、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在稳定车本体上设置摄像机、悬挂装置及防抖动装置;在稳定装置上设置垂直下压力和水平激振力记录仪;在稳定车车厢底板上设置平行光源、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该感知系统利用数字图像识别功能获取轨枕垂向和横向位移,通过垂横向力记录仪获得稳定装置施加给轨排的垂向力和水平力,实现了稳定车养护维修加智能化自检测的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有砟轨道高质量维修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1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321443.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道床道砟侵入物多尺度分析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在指定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区域,建立细颗粒、道砟子模型,设置周期边界将细颗粒模型导入道砟子模型。利用颗粒删除法生成了近似全空隙填充的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借助子模型组合法将细颗粒‑道砟子模型组装成道砟箱模型,利用颗粒等质量替换法进行沙粒粒径敏感性分析,确定合理的细颗粒粒径模拟尺寸。借助邻近网格填充法、子模型组合法生成了不同细颗粒含量的道床离散元模型。利用3个球体构建不同圆度的不规则细颗粒模板,利用中心坐标颗粒替换法,生成含有不规则细颗粒的道床模型。本发明通过自编fish语言函数实现了三维空间含细颗粒的铁路道床快速建模和道砟空隙的快速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33381.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 , B61K9/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钢轨波磨车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分析模型,将轨道不平顺空间域样本输入到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中,生成模拟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采集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以及对应的真实钢轨波磨数据;构建基于改进卷积注意力模块的一维深度卷积残差网络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使用模拟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训练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将待识别的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得到对应的钢轨波磨识别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利用少量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样本实现对钢轨波磨的波长和波深信息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1136.1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有砟轨道质量状态的智能稳定车。包括:稳定车本体、前稳定装置本体、后稳定装置本体和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轨枕位移测量系统、垂横向力记录仪、夜间照明系统、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在稳定车本体上设置摄像机、悬挂装置及防抖动装置;在稳定装置上设置垂直下压力和水平激振力记录仪;在稳定车车厢底板上设置平行光源、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该感知系统利用数字图像识别功能获取轨枕垂向和横向位移,通过垂横向力记录仪获得稳定装置施加给轨排的垂向力和水平力,实现了稳定车养护维修加智能化自检测的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有砟轨道高质量维修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03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432793.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路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加力架;所述加力架包括加载杆;及固接于所述加载杆一端的基板;所述加载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折的卡钩;所述基板至少包括一背离所述卡钩弯折方向的加载面;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支顶于轨枕内侧侧部斜面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千斤顶;及位于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根据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实际测试使用过程中,无需清理过渡段轨枕外侧侧部斜面外的碎石道砟,不会扰动道床,可准确高效的完成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12574.3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无砟轨道底座板边缘处基床表层翻浆冒泥的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板、沥青混凝土保护层和憎水性填充材料,混凝土底座板两侧下端具有倒圆角,沥青混凝土保护层铺设在混凝土底座板的倒圆角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憎水性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倒圆角区域。本发明在保证铁路轨道结构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通过转移剪切位置并用沥青封闭,与憎水性填充材料防水两种手段,确保了混凝土底座板边缘处不会产生翻浆冒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840523.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检测车。包括:凸台型车架、走行系统、脉冲信号发射器、信号接受器、升降系统、供电装置、波速测试分析仪、线路里程记录仪、数据记录存储器、控制器和道床状态实时显示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标定波速系数和主频系数,获得道床不同区域密实度与波速、最大主频之间的联系,并将标定曲线输入测量车辆。在此基础上,构建捣固、稳定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预测模型,实现有砟轨道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和横向阻力的精准获取。本发明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道床密实度的智能测量装置摆脱了以往灌水法及灌胶法扰动道床,且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的局限性,可实现全线道床密实度的快速智能化检测及评估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21443.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道床道砟侵入物多尺度分析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在指定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区域,建立细颗粒、道砟子模型,设置周期边界将细颗粒模型导入道砟子模型。利用颗粒删除法生成了近似全空隙填充的细颗粒‑道砟子模型。借助子模型组合法将细颗粒‑道砟子模型组装成道砟箱模型,利用颗粒等质量替换法进行沙粒粒径敏感性分析,确定合理的细颗粒粒径模拟尺寸。借助邻近网格填充法、子模型组合法生成了不同细颗粒含量的道床离散元模型。利用3个球体构建不同圆度的不规则细颗粒模板,利用中心坐标颗粒替换法,生成含有不规则细颗粒的道床模型。本发明通过自编fish语言函数实现了三维空间含细颗粒的铁路道床快速建模和道砟空隙的快速填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