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89649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0980104989.8

    申请日:2009-02-10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5 G01N33/0037 Y02A50/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从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的特定气体组分浓度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并且准确和即时地形成关于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劣化判定。在由氧泵单元2排放过量氧之后,使用NOx传感器单元4检测NOx浓度的NOx浓度检测设备判定NOx传感器1是否活化,也就是说,在NOx传感器1的NOx传感器单元输出中是否已出现拐点。如果NOx传感器1还未活化,则获取NOx传感器单元输出增加过程期间NOx传感器单元输出的输出增加速率Vu(t)。然后,判定输出增加速率Vu(t)是否比预定参考值Vth1低。如果所得判定结果指示Vu(t)<Vth1,则断定NOx传感器单元4劣化。

    传感器的特性补正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8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180071082.3

    申请日:2011-05-24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的特性补正装置,其具备特性检测单元、计算单元、差异检测单元以及补正单元。特性检测单元对设置于内燃机(2)的排气路径(4)的催化剂(6)的上游的第一传感器(10、20)的特性、和设置于催化剂(6)下游的作为空燃比传感器(12)的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进行检测。计算单元根据第一传感器的特性而对第一空燃比进行计算,且根据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而对第二空燃比进行计算。差异检测单元对内燃机(2)启动后且催化剂(6)处于未活化的状态时的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之间的差异、或第一空燃比和第二空燃比之间的差异进行检测。补正单元根据差异,而对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进行补正,以使第一空燃比与第二空燃比成为相同。

    气体浓度检测设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10833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0880122974.X

    申请日:2008-12-24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9 F02D41/06 F02D41/123 G01N27/40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体浓度检测单元开始以高准确性检测气体浓度时形成准确的活性判断的气体浓度检测设备。当在过量氧被氧泵单元排出之后在以NOx传感器单元来实现NOx浓度检测的NOx浓度检测设备中在t0时刻开始预热时,NOx传感器单元输出(Ls)在t1时刻处开始上升。随后,在t2时刻处,氧泵单元输出(LP)开始上升。在NOx传感器单元输出中出现的拐点于是得以定位。在出现拐点的t5时刻,形成关于NOx传感器的活性判断。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14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80065182.5

    申请日:2011-01-21

    Inventor: 佐佐木敬规

    Abstract: 涉及一种具有传感器元件的废气侧电极被催化剂层覆盖的废气传感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地修正理想值附近的传感器输出偏差。在具有空燃比传感器(22)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根据空燃比传感器(22)的传感器输出取得催化剂层(38)的储氧能力(步骤102),所述空燃比传感器(22)具有覆盖废气侧电极(42)的催化剂层(38)。在储氧能力高于规定值且传感器输出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的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修正传感器输出(步骤114)。优选的是,通过将传感器输出相对于理论空燃比的偏离量ΔA/F与其滞留时间相乘,算出储氧能力。另外,根据储氧能力设定由修正动作进行修正的修正期间。

    内燃机的凸轮轴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3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780000489.0

    申请日:200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F01L1/053 F02F7/00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包括驱动进气门(18)或排气门(20)的凸轮轴(26、30);容置所述凸轮轴(26、30)的盖罩(34);上支承部分(42),其设置在所述盖罩(34)上并且支撑所述凸轮轴(26、30);下支承部分(54),其附连到所述盖罩(34)并且与所述上支承部分(42)形成配对以保持所述凸轮轴(26、30);摇臂(22、24),其将驱动力从所述凸轮轴(26、30)传递到所述进气门(18)或所述排气门(20);以及摇臂支撑部分(56),其通过设置在所述摇臂(22、24)附近或正上方来阻止所述摇臂(22、24)偏离位置。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凸轮轴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75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257.0

    申请日:2007-01-18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10)与摇臂(20,24)装配在一起。凸轮轴(26,28)布置成使得摇臂(20,24)和凸轮(21,25)彼此接触。凸轮轴(26,28)由从下方支撑凸轮轴(26,28)的下轴承(34)以及与盖罩(30)集成一体的上轴承(3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盖罩(30)设置有可以通过盖罩(30)观察到气门系统部件的目视观察窗(44,46)。用于遮盖目视观察窗(44,46)的目视观察窗盖(54,56)固定于盖罩(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