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滨海软土吹填造陆的围堰挡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5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135720.4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滨海软土吹填造陆的围堰挡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围堰挡护结构包括纵向的堰体防渗体,堰体防渗体包括围堰基底标高以下的堰体下部防渗体和围堰基底标高以上的堰体上部防渗体;堰体上部防渗体外侧堆砌有袋装素土,堰体上部防渗体与袋装素土之间填筑有防渗黏土,袋装素土和防渗黏土坡面敷设有复合土工膜;堰体上部防渗体内侧设置有纵向的施工便道,堰体上部防渗体与施工便道之间填筑有防渗黏土,防渗黏土坡面采用喷混层防护。本发明在保障围堰围护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车站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当需要进行局部加固修整时,可利用施工便道平台,对围堰中部防渗黏土采用掺入法、灌浆法或打桩法等进行加固操作,提高围堰整体安全度。

    砂质黄土地层的隧道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004851.4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砂质黄土地层的隧道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预支结构包括隧道围岩预支护结构和开挖台阶土的预支护结构;隧道围岩预支护结构包括上、中台阶拱部设置的水平旋喷桩体系,中台阶拱脚设置的斜向旋喷桩体系、下台阶边墙设置的斜向中导管体系、隧道仰拱底部设置的基底旋喷桩体系;开挖土体预支护结构包括上台阶超前水平小导管体系、中台阶和下台阶的竖向小导管体系。本发明施工方法中,中、下台阶采用预留矩形核心土和于竖向小导管背后紧贴设置木质插板防护的开挖方法。本发明采用的组合支护方式,可充分预加固隧道围岩土体及开挖范围内土体,有效降低砂质黄土地层隧道开挖风险,保证施工安全及进度。

    一种高速铁路分修隧道洞内紧急救援站结构及救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89993.6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分修隧道洞内紧急救援站结构及救援方法。现有单纯的分修隧道加密横通道相互救援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本发明左线和右线隧道间设有待避平导;平导与左线和右线隧道之间通过疏散联络通道连接;救援站内左线和右线隧道中间处设送风通道,并连接平导;送风通道内设置供风轴流风机;左线和右线隧道两侧分别设有排烟竖井;排烟竖井通过隧道顶的横向排烟道与1号纵向排烟道相接;2号纵向排烟道与1号纵向排烟道的交叉点设于1号纵向排烟道中部。本发明结合待避平导设置单独的供风通道,能直接提供待避人员新鲜风,并保证足够风压避免烟气进入安全区域。

    一种液态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5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88343.7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无碱速凝剂含大量氟离子、早期无强度、后期强度低、掺量较大、凝结时间较长、对钢筋骨架腐蚀性强,阻碍了喷射混凝土施工。本发明包括十八水合硫酸铝35‑50重量份、稳定剂3‑7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5‑1.5重量份、早强剂3‑7重量份,余量为水;将稳定剂、早强剂溶于水中;再将十八水合硫酸铝加入,加热溶解;将混合液降温后,将表面活性剂和剩余水加入,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得到液态无碱速凝剂。本发明所得的液态速凝剂中无氯无碱无氟,对混凝土后期强度无损失、腐蚀性小,不会污染环境,且不影响速凝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和剪切强度。

    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3808.0

    申请日:2016-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桥隧一体的施工路段,由于洞口地形陡峭,没有设置桥台基础的地形条件,隧道洞口结构多采用桥台进洞的结构形式。本发明在隧道洞口的桥梁段和隧道段之间设置过渡衔接段;过渡衔接段的底部自外向内设置有底板和梁体;梁体外端设置有下凹的平台,桥梁段的桥台从底板上方伸入洞口,通过支座搭接于梁体外端的平台上;梁体内端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堵头墙;过渡衔接段的上部设置有与隧道衬砌相接的拱形的外露洞门。本发明对山区沟峪纵横地区的隧道洞口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不仅对桥梁结构和隧道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连接和过渡,形成桥隧一体、桥台进洞的结构形式,还兼具了防落石明洞的防护功能。

    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7813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2184.9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落石钢筋混凝土明洞结构。山区内一般山坡陡峭、场地狭窄,不具备接长隧道洞门设置防落石结构的条件,受洞口工程条件的限制,桥台进洞或桥隧相邻现象较为常见,常用洞门结构不能适用。本发明设置外罩在桥梁本体结构上方拱形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底端通过桩顶纵梁设置在桩基础上;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两侧的拱部和边墙位置设置有多个通风采光孔,外部设置有橡胶防护层。本发明能够将外界环境与行车环境的相对隔离,从而使洞内环境和外界互不影响;耐久性能好,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小,成本低。

    一种用于管线原位保护的桩间倒挂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78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37908.2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线原位保护的桩间倒挂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围护桩和网喷混凝土,所述围护桩之间沿竖向水平布置有若干格栅钢架,相邻的格栅钢架单榀之间通过竖向连接钢筋连接;还包括若干土钉,所述土钉的端头设置于格栅钢架上,另一端打入基坑土体,在土钉的四周设置有井字衬垫钢筋。该施工方法中格栅钢架的间距根据管线数量、基坑深度、围护桩桩间距可进行调整;土钉的长度及打设角度根据地层情况、基坑深度、围护桩桩间距也可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的桩间倒挂墙结构及方法将格栅钢架、竖向连接钢筋、土钉、井字衬垫钢筋进行拼接,提升了倒挂墙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适用难以进行钻孔施工的区域。

    用于层状软岩的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4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1061.0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层状软岩的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目前的隧道支护体系工程实例中,布设锚杆、锚索一般采用对称方式进行,无法适应层状软岩层理角度方向的变化要求。本体系包括双层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系统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系统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沿隧道环向部分布设,位于垂直于层状软岩层理角度方向的隧道拱部或隧道边墙。本方法根据层状软岩层理角度方向布设系统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提出了各向异性支护体系,针对性强;取消了不受力或机理上受力较小的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层理角度方向上系统锚杆,减小在软岩层理角度方向上的隧道开挖扰动,节省部分造价,经济效益好,具有灵活性较高、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