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42287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049047.1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通过与列车的处理器通信的方式实现对蓄电池的唤醒,及对列车的主控端激活,具体为以传输指令和接收指令的形式使列车中的设备上电,并进入可控状态,从而使列车完成自动调车,使用软件控制的方式,可以避免由于认为因素造成的调车时间长,提高了列车调车的效率,节约了调车的时间。此外,本申请在调车过程中还在接收到ADD触发指令时控制主电路器断开及受电弓降下,控制受电弓与列车之间断开,避免受电弓带载降弓,避免受电弓与电网之间产生拉弧,灼伤滑板和接触网,提高列车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对列车进行处理,避免妨碍列车的正常使用。

    轨道车辆用电热水器及水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693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410836797.9

    申请日:2014-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电热水器及水加热方法,包括预热水容器、开水存储容器和第一加热器,在所述预热水容器中安装第二加热器用于将水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所述预热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开水存储容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将从所述预热水容器出来的水加热至第二设定温度,在所述开水存储容器、预热水容器上分别设置有高温取水口和低温取水口,所述预热水容器连接水源,所述预热水容器、第一加热器和开水存储容器按水从低向高的流向布置。本发明将温水和开水设备集成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节省车上空间,可同时向车上提供温水和开水。

    一种轨道列车的电笛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轨道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9911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42552.4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的电笛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轨道列车;涉及轨道列车领域,解决鸣笛不及时、鸣笛音量未及时调整造成噪声污染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车辆运行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需要鸣笛的运行状态、根据线路信息、定位信息初步判断是否驶入鸣笛范围;若需要鸣笛,进一步根据昼夜信息确定鸣笛音量,不同的需鸣笛场景对应不同的鸣示方式,进行具体的高、低音自动控制。根据昼夜信息自动调整鸣笛音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司机手动操作鸣笛,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或遗漏操作,提高行车安全。

    动车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106.0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车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和轮驱系统。构架包括承载主体和两个板簧,承载主体的中部形成有中心销通道,承载主体沿构架的纵向形成有两个安装通道,两个板簧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通道。轮驱系统包括轴芯、轴套和两个车轮,轴芯转动安装于轴套内,轴套上构造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主动齿,轴芯套接有从动齿,主动齿与从动齿外啮合,两个车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轴套的两端,且两个车轮分别通过挠性板与轴芯的两端相连。其中,各板簧的两端分别设有垫块,垫块与轴套相连。承载主体和板簧代替原有的横梁和侧梁的结构,使构架轻量化效果明显。

    一种照明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41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82340.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照明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应用于照明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状态下的太阳光色温、温度信息和照度值信息;根据太阳光色温,温度信息和照度值信息确定相应的光照环境信息;根据光照环境信息生成相应的PWM波;对PWM波进行处理,并采用处理后的PWM波驱动LED,以便对LED产生的照明环境进行调节。本申请通过当前状态下的温度信息、太阳光色温和照度值信息确定一个较为符合人体需求的光照环境信息,并通过PWM波驱动LED对照明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对光照环境的需求,灵活性较高。同时在使用PWM波驱动LED时,解决了PWM波直接驱动LED带来的频闪问题。

    基于透明显示车窗的信息交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037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68227.8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明显示车窗的信息交互系统,包括:透明显示车窗、车窗主机、无线接入点和信息服务器,所述车窗主机连接无线接入点和透明显示车窗,用于获取车辆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和无线接入点的登录信息发送至透明显示车窗显示,以使用户终端通过登录信息连接所述无线接入点,并接入网络以请求访问所述信息服务器;所述信息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车辆信息,且在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请求之后,将所述车辆信息和预先存储的车站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本发明实现了向车厢中所有乘客提供服务的功能,并且除了查询车辆信息以外还可以查询车站信息。

    列车注水口防尘罩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405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90669.4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注水口防止结构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列车注水口防尘罩。该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翻盖和弹簧;防尘罩本体的后端与列车注水口连通、前端具有开口,前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支架;在翻盖的外侧的边缘处设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铰接,以使翻盖可开合的盖设于开口;弹簧弹性连接在翻盖与防尘罩本体之间,用于对翻盖施加向开口闭合方向上的弹力;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在翻盖相对于开口开启至设定角度时对第二限位部形成抵触,从而将翻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该设定角度,由此可防止操作人员过渡开启翻盖,避免弹簧因过渡拉伸而产生塑性变形或损坏,进而避免弹簧失效的问题。

    一种全自动调车方法、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228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49066.4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调车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案中,先接收地面全自动调车系统发送的蓄电池唤醒指令,然后将蓄电池唤醒以使所述列车中的各设备上电;控制所述列车的主控端激活以使所述列车中的各设备进入可控状态,最后基于各设备的可控状态控制所述列车进入自动调车流程。本申请中,通过地面全自动系统与列车中的处理器之间进行通信,以传输指令和接收指令的形式实现对列车的上电,以及通过软件的方式控制列车的主控端激活从而使列车进入自动调车流程,使用软件控制的方式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调车时间长的情况,提高了列车调车的效率,节约了调车的时间,此外,使用软件控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列车注水口防尘罩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4058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790669.4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注水口防止结构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列车注水口防尘罩。该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翻盖和弹簧;防尘罩本体的后端与列车注水口连通、前端具有开口,前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支架;在翻盖的外侧的边缘处设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铰接,以使翻盖可开合的盖设于开口;弹簧弹性连接在翻盖与防尘罩本体之间,用于对翻盖施加向开口闭合方向上的弹力;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在翻盖相对于开口开启至设定角度时对第二限位部形成抵触,从而将翻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该设定角度,由此可防止操作人员过渡开启翻盖,避免弹簧因过渡拉伸而产生塑性变形或损坏,进而避免弹簧失效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的电取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7608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364309.9

    申请日:201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电取暖装置,包括底板组成、电加热组成及罩板,所述电加热组成和罩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组成上,所述底板组成由底板、安装板及隔热材料组成,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车体侧墙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末端与客室内的地板型材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底板和安装板之间。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将安装板底部直接与客室内的地板型材固定连接,而且利用罩板底部的压板将地板布的边缘固定在安装板上,降低了成本,同时简化了安装过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