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车半消声室环境的列车车体壁板隔声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1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1437276.0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基于整车半消声室环境的列车车体壁板隔声性能测试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壁板的隔声性能测量方法领域,该方法首先建造足以容纳被测车型的整车半消声室,然后针对轨道客车的地板、顶板、侧墙、车门、车窗以及风挡等具有相似振动模态群的相关结构子系统逐一作为当前选定区域的测试样件,从而分别以它们为测试标的,完成对车体壁板件的隔声性能测试。本发明不需要针对各个地板、顶板、侧墙、车门、车窗以及风挡等分别制作专门的样件,节约了样件制作费用;该方法对于车辆本身无损害,一次可以测试出车辆关注区域的全部隔声量。

    抓取机构及包括该抓取机构的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175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613220.4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抓取机构及包括该抓取机构的转运系统,该抓取机构包括:底盘支撑结构;上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底盘支撑结构上,并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下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底盘支撑结构上并位于上吊臂框架总成的下方,且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垂直框架总成,垂直框架总成的一端与上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及驱动装置,驱动垂直框架总成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不相同,上吊臂框架总成和下吊臂框架总成上均设置有与待抓取件配合连接的抓取部。通过本发明的抓取机构,解决了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的大门抓取功能。

    一种高速列车火灾运行保持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8092.8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火灾运行保持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向列车运行仿真模型的待评估系统功能块施加预设起火类型对应的仿真引火源;确定预设耐火指标时间内,待评估系统功能块是否维持对应的运行能力;若不能维持对应的运行能力,则确定是否存在冗余配置;若不存在,则确定列车是否配备消防系统;若未配备,则设定列车进入降级模式运行,确定运行过程中列车牵引力是否可以维持在预设线路上的正常行驶;若牵引力无法维持列车的正常运行,则确定待评估系统功能块不具备火灾运行保持能力。可以全面高效的评估高速车辆发生火灾时各系统维持其应该实现的相关功能的能力,从而实现对高速列车的防火能力精准监控,提升高速列车防火安全性能。

    一种防火间壁、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4895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9368.5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火间壁、轨道车辆司机室间壁及轨道车辆,包括间壁主体架构,所述间壁主体架构的内侧壁设置有内侧防火结构,所述间壁主体架构的外侧壁设置有外侧防火结构,所述内侧防火结构和所述外侧防火结构用于所述间壁主体架构的内、外双面防火;所述外侧防火结构包括第一陶瓷纤维层、第一防火酚醛板层和第一钢板层,所述间壁主体架构的外侧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陶瓷纤维层、所述第一防火酚醛板层和所述第一钢板层。本申请通过在间壁主体架构的内侧、外侧分别设置内侧防火结构和外侧防火结构,使得间壁满足内外双面防火,提高防火性能。

    基于整车半消声室环境的列车车体壁板隔声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1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37276.0

    申请日:2018-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11 G01N2291/015 G01N2291/023 G01N2291/028

    Abstract: 基于整车半消声室环境的列车车体壁板隔声性能测试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壁板的隔声性能测量方法领域,该方法首先建造足以容纳被测车型的整车半消声室,然后针对轨道客车的地板、顶板、侧墙、车门、车窗以及风挡等具有相似振动模态群的相关结构子系统逐一作为当前选定区域的测试样件,从而分别以它们为测试标的,完成对车体壁板件的隔声性能测试。本发明不需要针对各个地板、顶板、侧墙、车门、车窗以及风挡等分别制作专门的样件,节约了样件制作费用;该方法对于车辆本身无损害,一次可以测试出车辆关注区域的全部隔声量。

    一种耐火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112978.7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处理器获取通过仿真操作得到的地板的预设地板模型,并对所述预设地板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离散化结果,然后确定所述预设地板模型对应的耐火性能分析模型,进而能够对所述耐火性能分析模型和所述离散化结果进行求解操作,得到耐火数据。即本发明通过获取对地板进行仿真操作得到的预设地板模型、确定耐火性能分析模型以及模型求解方式,即可得到地板的耐火数据,不需要进行地板样件的制作和实验,操作简单,效率较高。进一步,本发明不需要人工参与,相比于人工实验的方式,能够避免由于人工参与带来的操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耐火数据确定的准确性。

    抓取机构及包括该抓取机构的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17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613220.4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抓取机构及包括该抓取机构的转运系统,该抓取机构包括:底盘支撑结构;上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底盘支撑结构上,并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下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底盘支撑结构上并位于上吊臂框架总成的下方,且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垂直框架总成,垂直框架总成的一端与上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及驱动装置,驱动垂直框架总成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不相同,上吊臂框架总成和下吊臂框架总成上均设置有与待抓取件配合连接的抓取部。通过本发明的抓取机构,解决了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的大门抓取功能。

    着地平衡悬架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030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613218.7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着地平衡悬架结构,用于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该着地平衡悬架结构包括:框架体;旋转式平衡桥,所述旋转式平衡桥能相对于所述框架体绕X轴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并且所述旋转式平衡桥绕X轴旋转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式平衡桥绕X轴在一预定范围内旋转。本发明的着地平衡悬架结构消除了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在行走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造成的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倾斜,最大限度的维持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整体平稳,实现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着地平衡悬架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0303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613218.7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着地平衡悬架结构,用于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该着地平衡悬架结构包括:框架体;旋转式平衡桥,所述旋转式平衡桥能相对于所述框架体绕X轴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并且所述旋转式平衡桥绕X轴旋转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式平衡桥绕X轴在一预定范围内旋转。本发明的着地平衡悬架结构消除了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在行走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造成的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倾斜,最大限度的维持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整体平稳,实现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一种耐火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2978.7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处理器获取通过仿真操作得到的地板的预设地板模型,并对所述预设地板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离散化结果,然后确定所述预设地板模型对应的耐火性能分析模型,进而能够对所述耐火性能分析模型和所述离散化结果进行求解操作,得到耐火数据。即本发明通过获取对地板进行仿真操作得到的预设地板模型、确定耐火性能分析模型以及模型求解方式,即可得到地板的耐火数据,不需要进行地板样件的制作和实验,操作简单,效率较高。进一步,本发明不需要人工参与,相比于人工实验的方式,能够避免由于人工参与带来的操作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耐火数据确定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