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支板叶片及涡轮后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154347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1357.2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支板叶片及涡轮后机匣,后支板叶片包括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上各个横截面为零攻角;沿径向,叶片本体上各个横截面的叶型弦长和安装角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形状;各个横截面按前缘圆弧中心连线进行线性积叠。涡轮后机匣包括机匣内环和机匣外环,在所述机匣内环与机匣外环之间设置有上述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支板叶片。本发明中叶片本体的尾缘中部形成了向着叶背侧弯曲的局部反弯形状,即形成了“类反弯叶片”,局部的反弯可有效控制支板背侧附近的二次流动,克服通道大扩张产生的大逆压梯度,抑制或消除大分离流动,提升性能。

    一种转子叶片轴向限位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93149.9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一种转子叶片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轮盘、转子叶片和限位卡圈,转子叶片的榫头安装在轮盘外周面的榫槽内;在轮盘的盘缘上开有卡槽;在转子叶片的榫头上设置有榫头凹槽;转子叶片装配在轮盘上时,轮盘上的卡槽与转子叶片上的榫头凹槽在轴向上对齐形成完整的环形槽结构;限位卡圈卡接在该环形槽结构中。本发明中,在不改变传统轮盘榫槽、转子叶片榫头的结构下,通过设置轮盘的盘缘上的卡槽、转子叶片上的榫头凹槽、以及限位卡圈相配合的结构,实现了限制转子叶片轴向位移的目的,转子叶片的周向和径向位移利用传统的榫头、榫槽配合结构来限制。因此,本发明简化了转子叶片轴向限位结构,减少了零件装配数量,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可靠性。

    一种加力火焰信号重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9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5556.5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力火焰信号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发动机供油时间,根据发动机供油时间获取重构时刻,设置取消重构时刻;S2、设置信号触发条件,设置信号重构条件;S3、获取触发信号,判断当前海拔高度是否满足信号触发条件;S4、获取信号重构数据,判断信号重构数据是否满足信号重构条件;S5、控制器根据信号重构数据重构加力火焰信号;S6、等待至取消重构时刻,取消加力火焰信号重构。本发明新增了一个加力火焰信号探测余度,重构加力火焰信号,确保加力火焰信号生成及时和稳定,提升了加力火焰信号生成的可靠性。

    低速条件下旋转盘表面换热系数的温度边界条件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36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14903.9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速条件下旋转盘表面换热系数的温度边界条件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旋转盘表面温度Tw;第二步;得到旋转盘表面过余温度Tw-Tf=crj单项式分布时,不可压流下的旋转盘表面努赛尔数Nur,j(incp);第三步;对旋转盘表面努赛尔数进行温度分布修正,得到温度分布修正后的努赛尔数Nur,step1;第四步;对温度分布修正后的努赛尔数Nur,step1进行温度水平修正,得到最终修正后的旋转盘表面努赛尔数Nur,step2。采用本方法所获得的努赛尔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发动机工况下的值;本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清晰明了;对其简单温度边界条件下得到的换热实验数据或者计算数据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压气机转子叶片优化排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24450.7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压气机转子叶片优化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骤S1:确定叶片的初始排序,并计算初始排序时的转子不平衡量;步骤S2:对初始排序进行多次对调,并计算出每次对调方案中的转子不平衡量,选取所有对调方案中转子不平衡量最小的对调方案作为新的优化排序;步骤S3:根据步骤S2中得到新的优化排序,重补步骤S2的对调流程,以确定更新的优化排序,直至不能通过对调叶片实现转子不平衡量进一步减小为止,得到局部最优解。采用本发明所述排序方法,不需要设计交叉算子、变异算子,也不需要设计适应度函数,思路较为简单且易于理解,最终结果自动收敛,不需要人为设计迭代次数,且最终转子不平衡量精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