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1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224698.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内两条曲线的公切圆计算方法,包括计算曲线1上N+1个被测点;计算曲线2搜索范围内M+1个点的坐标和法向向量;曲线1上取一个被测点i;在曲线2搜索范围按顺序搜索与曲线1上被测点i相切的公切圆的切点范围[q,q+1];判断切点范围[q,q+1]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不满足则缩小曲线2的搜索范围,对点q与点q+1之间曲线2局部加密形成加密区域,在加密区域搜索直至切点范围[q,q+1]满足公切圆精度要求;对点q和点q+1判断确定曲线2上与曲线1上被测点i对应的切点K;计算公切圆的圆心和直径。本发明的公切圆计算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对各种曲线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05605.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与燃烧室二股流通道出口连接的空气流路,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气孔、集气腔、预旋喷嘴、预旋腔和接受孔,所述集气腔和预旋腔均为环形腔,所述预旋喷嘴包括形成喷嘴流道的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以及设置在喷嘴流道内的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子午型线为双向收缩。该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通过集气腔、喷嘴叶型、接受孔的改进创新可显著降低预旋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和冷却空气盘腔耗功,减少耗功量占高压涡轮总功率的0.5%;预旋效率高,预旋温降达85K。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3182.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阻尼减振设计领域,公开了考虑分布式正压力的叶根干摩擦阻尼减振设计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涡轮叶片与榫槽的有限元模型,在以前的均布力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榫齿面正压力分布,建立了考虑分布式接触正压力的干摩擦非线性振动分析模型,并开展扫频的振动响应分析,利用半功率带宽法计算得到单位激振力作用下的叶片干摩擦阻尼,用于优选阻尼较优的叶根榫齿设计参数、榫齿面摩擦系数、接触面积设计、接触正压力设计、针对性减振相对物理转速设计等,该分析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某组榫连接结构的阻尼参数,为叶根干摩擦阻尼减振优化设计寻找到一种操作性强、计算效率高、分析结果有效的确定方法,实现叶根减振设计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3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86549.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17 , F01D5/3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叶片榫连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尺寸约束下的低接触应力榫连结构设计方法,在榫连结构尺寸边界和工作面轮廓和非工作面轮廓尺寸约束下,确定齿顶圆弧;根据确定的齿顶圆弧,确定工作面转接圆弧,非工作面转接圆弧。本发明中的设计方法易于理解、操作流程简单,可以在保证接触面直线段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三段圆弧转接和圆弧半径匹配设计,解决榫连结构尺寸约束和低接触应力要求的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可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需求。可在保持常规榫连结构尺寸限制和工作面直线段长度情况下,仅采用三段圆弧转接结构,增大与工作面的转接圆弧半径,可降低最大接触应力,减少微动磨损,增加榫连结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43182.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阻尼减振设计领域,公开了考虑分布式正压力的叶根干摩擦阻尼减振设计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涡轮叶片与榫槽的有限元模型,在以前的均布力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榫齿面正压力分布,建立了考虑分布式接触正压力的干摩擦非线性振动分析模型,并开展扫频的振动响应分析,利用半功率带宽法计算得到单位激振力作用下的叶片干摩擦阻尼,用于优选阻尼较优的叶根榫齿设计参数、榫齿面摩擦系数、接触面积设计、接触正压力设计、针对性减振相对物理转速设计等,该分析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某组榫连接结构的阻尼参数,为叶根干摩擦阻尼减振优化设计寻找到一种操作性强、计算效率高、分析结果有效的确定方法,实现叶根减振设计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5605.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与燃烧室二股流通道出口连接的空气流路,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气孔、集气腔、预旋喷嘴、预旋腔和接受孔,所述集气腔和预旋腔均为环形腔,所述预旋喷嘴包括形成喷嘴流道的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以及设置在喷嘴流道内的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子午型线为双向收缩。该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通过集气腔、喷嘴叶型、接受孔的改进创新可显著降低预旋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和冷却空气盘腔耗功,减少耗功量占高压涡轮总功率的0.5%;预旋效率高,预旋温降达85K。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22281.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前缘劈缝冷却的涡轮叶片,属于涡轮叶片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叶片前缘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易被高温燃气烧蚀的技术问题。所述涡轮叶片设有气膜孔,且由叶身、缘板或榫头组成,所述气膜孔用于源于压气机冷气的流通,以冷却涡轮叶片;所述叶身前缘设置有劈缝结构,所述劈缝结构用于消除叶身前缘的高温驻点,避免冷气经过气膜孔进行冷却时,未能全面覆盖机体表面,致使叶片部分区域被高温燃气所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92416.9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叶片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比例的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方法,根据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截面理论叶型轮廓和气膜孔位置,获取每个气膜孔距理论前缘驻点弧长与理论总弧长的比例,在获取实际叶型轮廓的基础上,确定实际前缘驻点后,按照等弧长比例确定气膜孔实际加工位置,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涡轮叶片的实际叶型与理论叶型的偏差,通过等弧长比例控制的方法可规避实际叶型与理论叶型偏差较大时单个气膜孔的覆盖范围有限而导致气膜孔分布集中的问题,从而规避部分叶片区域无气膜冷却的情况,提高涡轮叶片的温度场均匀性,充分确保了气膜孔的冷却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7414.3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1D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适应变形协调的涡轮导向器支撑布局结构,导向叶片的外缘板前安装边设置有第一单向浮动支架且导向叶片的外缘板后安装边设置有第二单向浮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单向浮动支架的一端与燃烧室火焰筒活动搭接,导向叶片的外缘板前安装边与第一单向浮动支架的另一端以小间隙方式配合;所述第二单向浮动支架的一端与外承力机匣通过柔性环进行连接,导向叶片的外缘板后安装边嵌入第二单向浮动支架的另一端,具备变形协调能力强、传力路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222278.X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涡轮孔探的堵头装置,本发明属于堵头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产品中的堵头锁紧后位移不协调和锁紧机构拆装复杂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发动机转子叶片状态监控,所述发动机包括机匣和静叶片或导向叶片,包括堵头结构,所述堵头结构与堵头连接,所述堵头结构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机匣上,用于机匣、静叶片和孔探孔之间的密封,其中,所述堵头结构在高温、振动环境下能够适应机匣和静叶片的位移差,孔探装置在机匣外部能够自锁。在使用时进行拆卸,通过监控设备监控转子的状态;不使用时,安装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高频次的拆分容易使自锁螺母失效和每次拆分需检查螺母自锁性能的问题,降低了发动机孔探装置后期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