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62228.3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保温的单层涡轮叶尖间隙被动控制机匣结构,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带保温的单层涡轮叶尖间隙被动控制机匣结构包括:涡轮机匣和燃烧室机匣,通过螺栓连接;外隔热罩,罩设在涡轮机匣和燃烧室机匣的连接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结构与其它被动间隙控制结构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被动间隙控制机构重量小,冷气消耗量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8250.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F01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涡轮后遮挡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所述遮挡装置包括多个周向均布的长支板,所述长支板的截面呈曲线型,所述长支板包括支板前段和支板后段;所述支板前段和所述支板后段的外侧与外机匣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裙边,所述固定裙边与内机匣固定连接,且围绕设置在所述长支板内侧的外壁上,以将所述长支板在周向和轴向固定;其中,所述支板前段和所述支板后段的截面均呈U形,以拼接后构成曲线型空腔。本发明通过长支板的结构设计使其在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热变形协调能力,以对强辐射源低压涡轮进行全遮挡,通过支板截面叶型设计,分段、分半的结构设计获得较好的装配性、可制造性,同时具有可探测性低和重量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6966.7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几何涡轮导向器设计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喉部面积的变几何涡轮导向器,变几何涡轮导向器沿气流方向的流道环面面积逐渐缩小或逐渐增加,包括上缘板和下缘板,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沿气流方向设有多个叶片。其中,叶片包括间隔分布的固定叶片和可调叶片,每个固定叶片分别固定在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每个可调叶片可弦向移动设置在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本发明通过可调叶片和扩张/收缩流道的设计,可以同时调整喉部高度和喉部宽度以实现喉部面积的高效调整,避免传统设计中只通过调整喉部宽度进而实现面积调整导致的调节效果不明显或调节量太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6964.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几何涡轮导向器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弦向移动叶片调节喉部面积的变几何涡轮导向器,包括上缘板和下缘板,上缘板和下缘板之间沿气流方向设有多个叶片。其中,叶片包括间隔分布的固定叶片和可调叶片,每个固定叶片分别固定在所述上缘板与所述下缘板之间,每个可调叶片可弦向移动设置在上缘板与下缘板之间。本发明的变几何涡轮导向器通过间隔分布的固定叶片和可调叶片,采用弦向移动可调叶片实现喉部面积的快速方便的调节,避免了传统设计中通过旋转叶片调整喉部面积引起的径向间隙和流动损失,以及因叶片出口气流角的明显变化引起的匹配问题,并且可以解决分体式可调叶片结构中可调部分的冷却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05605.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与燃烧室二股流通道出口连接的空气流路,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气孔、集气腔、预旋喷嘴、预旋腔和接受孔,所述集气腔和预旋腔均为环形腔,所述预旋喷嘴包括形成喷嘴流道的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以及设置在喷嘴流道内的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子午型线为双向收缩。该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通过集气腔、喷嘴叶型、接受孔的改进创新可显著降低预旋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和冷却空气盘腔耗功,减少耗功量占高压涡轮总功率的0.5%;预旋效率高,预旋温降达85K。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5605.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与燃烧室二股流通道出口连接的空气流路,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气孔、集气腔、预旋喷嘴、预旋腔和接受孔,所述集气腔和预旋腔均为环形腔,所述预旋喷嘴包括形成喷嘴流道的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以及设置在喷嘴流道内的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外环和喷嘴内环子午型线为双向收缩。该低损失的发动机预旋供气系统通过集气腔、喷嘴叶型、接受孔的改进创新可显著降低预旋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和冷却空气盘腔耗功,减少耗功量占高压涡轮总功率的0.5%;预旋效率高,预旋温降达85K。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7026.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由转速全反转发动机,所述全反转发动机为无盘轴全反转发动机,包括主发动机和中心涵道,主发动机包括进气道、电驱压缩部件、燃烧室、涡轮发电机和排气段,燃烧室与燃油控制系统连接。中心涵道包括与主发动机共用的角度可调的进气段内机匣和排气段内机匣,主发动机的内机匣形成中心涵道的外机匣,中心涵道内设有中心风扇,电源控制系统调整每级转子叶片和涡轮动叶的转速。本发明通过电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发动机的机械轴和盘,可实现电驱压缩部件中各级转子叶片的转速自由可调,可以在发动机宽广的工作范围内都处于高效率转速,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