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外覆盖件凹形区域面品缺陷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55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63810.1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外覆盖件凹形区域面品缺陷的处理方法;制件在拉延第一序成型后出现的回弹,通过设计凹形更凹,避免拉延成型后制件放在第二工序模具中出现压伤;包括获取面品回弹的分析结果;制作凹形曲面补偿;进行拉延工序的模拟仿真,获得成形后的拉延件减薄量值图,参照减薄数值,对凹形区域强压;检查补偿后曲面质量;本发明通过对外覆盖件的凹形区域A面回弹形成的分析与研究,在模面设计阶段解决拉延成型后的塑性变形制件放到后序模具中不符贴压伤问题;本发明按照模面精细化设计方法,对外覆盖件的凹形区域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了制件表面出现面品缺陷问题,保证制件公差要求,减轻调试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省时间成本和制造成本。

    外覆盖件产品A面虚着色成型设计及拉延模具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01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02577.6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覆盖件产品A面虚着色成型设计及拉延模具调试方法,在冲压工艺设计阶段考虑工艺补充型面的预留平衡台的位置及型面的平整性,在加工数据设计阶段,根据平衡性在产品工艺补充型面上布置研修平衡台,在拉延模具调试阶段,调试钳工按着色图研配平衡台,保证拉延模具合模间隙均匀;研修后平衡台型面重着色,型面精度达到≤0.02mm,外覆盖件拉延凸凹模产品A面合模间隙高低差Tmax‑Tmin≤0.03mm;最后使拉延凸模、凹模产品A面区域型面合模间隙逐渐趋于1倍料厚,视为虚着色成型拉延模具调整合格;本发明保证前期产品A面虚着色成型设计后,明确给定调试研修区域,后期模具生产调试思路单一,调试阶段结果明显直接;缩短拉延模具调试周期。

    一种控制侧围上框区域表面质量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8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17896.8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侧围上框区域表面质量的工艺方法,属于冲压技术领域,第一工序,拉延;第二工序,修边:修边时上框部分外侧工艺补充区域和压料面需要预留一部分,不能全部修掉;第三工序,斜楔翻边整形:机械手将上工序件置于在本序凸模,气缸推动填充凸模到位,正压料板压住上框A级曲面,斜压料板压住外侧工艺补充区域和压料面,然后翻边整形镶块开始工作,直到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的工作限制器墩死后,翻边整形工作结束;第四工序,斜楔修边:修掉产品以外斜压料区域。本发明增强了正压料板的压料强度,在保证整形不起皱的情况下减弱斜楔压料的强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斜楔翻边时的窜料状态,使侧围上框区域的实际回弹值更贴近于理论模拟。

    一种针对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结构刚度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2624.8

    申请日:2021-05-17

    Inventor: 王忠华 李宏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结构刚度验证方法,首先根据斜楔滑块带动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的运动关系,考虑引发滑块弹性变形的因素;施加约束和载荷,通过模拟分析得到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最大受力点、变形区和变形量,最后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结构刚性,经过分析优化调整,弹性变形量值小于等于0.05mm,完成对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的结构刚性验证、调整和优化。本发明采用统一平台,克服了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式缺点,实现斜楔滑块带动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工作时受力均匀,减小或消除狭长类斜楔翻边整形镶块结构弹性变形,达到模具合模间隙均匀,减少人工及成本费用,缩短装配和调试周期。

    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2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0995.9

    申请日:2019-06-04

    Inventor: 王忠华 王强 孙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缺少一种针对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拼接缝边界收料线移动大小的获取方法,本发明首先根据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几何数据中的料厚指示,确定初始板料拼接形式、理论合模间隙和不等料厚基准侧;使用分析软件确定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拼接缝边界移动方向和范围,再在Catia软件中设计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相对避让关系;最后将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型面加工数据与结构安装数据结合,若形成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实体型面数据,即完成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

    利用拉延件扫描结果设计后工序模具型面加工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3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64339.3

    申请日:2013-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拉延件扫描结果设计后工序模具型面加工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德国GOM公司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ATOS光学扫描设备对拉延工序件进行白光扫描(照相),扫描结束后在ATOS光学扫描设备系统中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得到三角面片点云数据;在拉延工序模具调试合格后,开始制造第一序修边模具,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做为理论依据,在Geomagicstudio11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加工数据型面,再以逆向后的型面做为依据,设计转化第一序修边模的加工数据型面;其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在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拉延件型面,在此基础上设计转化拉延后第一序修边模具加工数据型面。

    利用拉延件扫描结果设计后工序模具型面加工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3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4339.3

    申请日:2013-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拉延件扫描结果设计后工序模具型面加工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德国GOM公司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ATOS光学扫描设备对拉延工序件进行白光扫描(照相),扫描结束后在ATOS光学扫描设备系统中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得到三角面片点云数据;在拉延工序模具调试合格后,开始制造第一序修边模具,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做为理论依据,在Geomagicstudio11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加工数据型面,再以逆向后的型面做为依据,设计转化第一序修边模的加工数据型面;其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在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拉延件型面,在此基础上设计转化拉延后第一序修边模具加工数据型面。

    一种针对压力机挠度变形的大型冲压模具型面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119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0151.5

    申请日:2012-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5/062 B30B15/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压力机挠度变形的模具型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获得压力机挠度分布图,再确定模具型面变形量:在拉延或翻边成形类冲压模具的模面设计阶段,对上(下)模型面采取与压力机工作台挠度变形同(反)向的映射变形补偿,补偿范围为凸模轮廓向内侧偏移0.1mm的位置,补偿量参照压力机挠度分布图。模具型面整体变形补偿处理采取平面变形映射驱动,运用平面变形映射驱动模具型面整体变形,获得补偿后的模具型面。可大幅减少模具调试时的钳工手工研修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