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54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66924.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延凹模工艺补充负余量加工的模面设计方法;解决拉延模研配工作量大、调试周期长的问题。达到减少钳工劳动强度、缩短模具调试周期的目的。通过控制拉延模不同区域上、下模之间间隙的方法,达到在不影响拉延件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的前提下,减少研修面积,缩短调试周期的目的;所述拉延模不同区域,是指凹模型面分区,针对工艺补充部分的型面进行分区。本发明通过对拉延模凸、凹模在工艺补充部分的间隙的加大处理有效地减小了研修的面积,极大地降低了钳工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32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96040.5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镶块式压料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镶块式压料板包括: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树脂基板,树脂基板上设置有金属镶块。本发明的镶块式压料板,通过将树脂基板和金属镶块进行机械连接,解决了由于压料力不足而产生的拽料、柔性部分整体受侧向力的影响会膨胀及因膨胀带来的着色差、研配调试周期长等实际生产制造问题,既能在整体上保持足够的柔性,又能在局部区域展现出良好的刚性,从而实现对形状复杂的零件的精确压料,提高了对复杂形状的零件的适应性及冲压后的制件质量,提高制造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5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63810.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外覆盖件凹形区域面品缺陷的处理方法;制件在拉延第一序成型后出现的回弹,通过设计凹形更凹,避免拉延成型后制件放在第二工序模具中出现压伤;包括获取面品回弹的分析结果;制作凹形曲面补偿;进行拉延工序的模拟仿真,获得成形后的拉延件减薄量值图,参照减薄数值,对凹形区域强压;检查补偿后曲面质量;本发明通过对外覆盖件的凹形区域A面回弹形成的分析与研究,在模面设计阶段解决拉延成型后的塑性变形制件放到后序模具中不符贴压伤问题;本发明按照模面精细化设计方法,对外覆盖件的凹形区域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了制件表面出现面品缺陷问题,保证制件公差要求,减轻调试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省时间成本和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88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17896.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侧围上框区域表面质量的工艺方法,属于冲压技术领域,第一工序,拉延;第二工序,修边:修边时上框部分外侧工艺补充区域和压料面需要预留一部分,不能全部修掉;第三工序,斜楔翻边整形:机械手将上工序件置于在本序凸模,气缸推动填充凸模到位,正压料板压住上框A级曲面,斜压料板压住外侧工艺补充区域和压料面,然后翻边整形镶块开始工作,直到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上的工作限制器墩死后,翻边整形工作结束;第四工序,斜楔修边:修掉产品以外斜压料区域。本发明增强了正压料板的压料强度,在保证整形不起皱的情况下减弱斜楔压料的强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斜楔翻边时的窜料状态,使侧围上框区域的实际回弹值更贴近于理论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7774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761697.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身棱线反凸成型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车身冲压模具的车身棱线反凸成型的方法;该方法区别于业内一般应用的凸模“车身棱线处”尖锐加工方法,而是利用凸模“车身棱线处”加工形成反R凸出于产品及其延长线的截面形状,使冲压出的车身零件外表面棱线更加尖锐,同时为保持车身零件棱线尖锐而进行的模具维修次数大幅度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6713.0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重制模具镶块设计新加工数据的方法,步骤如下:扫描前确定待重制模具镶块的加工基准;扫描前对待重制的模具镶块手工修复;将修复后的待重制模具镶块分别在ATOS设备和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扫描形成点云数据作为待重制模具镶块新加工数据设计的依据;扫描结束后在ATOS设备中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得到三角面片点云数据;在三坐标测量机中得到修边或翻边刃口轮廓、孔径和孔位点云数据;判定扫描点云质量合格后,将点云数据叠加,得到待重制模具镶块的整体扫描数据,作为待重制模具镶块新加工数据设计依据;本方法严格保证了待重制模具镶块与原模具镶块的一致性,不必重新调试,缩短周期,节约成本,避免了用户生产停台等待。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589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063250.5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延工序加工数据的缩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加工数据型面及轮廓加缩比之前,要了解模具结构形式,即为单槽模具、双槽模具、左右成双、前后共模模具形式;模面设计员参阅对应的方案指示书,了解设计信息和精细模面设计方案,确定缩比中心坐标系;在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制件的压力中心来设置基准点,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型面及轮廓按精细模面设计方案内容设计完成后,最后采用整体平面(X、Y)方向比例放大1.0003~1.0007倍。其主要考虑产品拉延后产生缩变,将型面及轮廓按比例放大进行补偿,能快速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保证拉延件放在后序修边模具上顺畅吻合,减少钳工研模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58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63250.5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延工序加工数据的缩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加工数据型面及轮廓加缩比之前,要了解模具结构形式,即为单槽模具、双槽模具、左右成双、前后共模模具形式;模面设计员参阅对应的方案指示书,了解设计信息和精细模面设计方案,确定缩比中心坐标系;在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制件的压力中心来设置基准点,4)将拉延工序的模具型面及轮廓按精细模面设计方案内容设计完成后,最后采用整体平面(X、Y)方向比例放大1.0003~1.0007倍。其主要考虑产品拉延后产生缩变,将型面及轮廓按比例放大进行补偿,能快速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保证拉延件放在后序修边模具上顺畅吻合,减少钳工研模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77477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761697.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身棱线反凸成型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车身冲压模具的车身棱线反凸成型的方法;该方法区别于业内一般应用的凸模“车身棱线处”尖锐加工方法,而是利用凸模“车身棱线处”加工形成反R凸出于产品及其延长线的截面形状,使冲压出的车身零件外表面棱线更加尖锐,同时为保持车身零件棱线尖锐而进行的模具维修次数大幅度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3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64339.3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 G05B19/4097 , B21D37/20 , B2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拉延件扫描结果设计后工序模具型面加工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德国GOM公司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ATOS光学扫描设备对拉延工序件进行白光扫描(照相),扫描结束后在ATOS光学扫描设备系统中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得到三角面片点云数据;在拉延工序模具调试合格后,开始制造第一序修边模具,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做为理论依据,在Geomagicstudio11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加工数据型面,再以逆向后的型面做为依据,设计转化第一序修边模的加工数据型面;其将合格拉延件扫描生成点云数据,利用扫描点云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在软件中进行逆向设计拉延件型面,在此基础上设计转化拉延后第一序修边模具加工数据型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