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92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082944.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小型无热化量子通信地面站望远镜光学系统,由主镜(1)、次镜(2)、电动偏转反射镜(3)、分光棱镜一(4)、激光通信缩焦镜(5)、激光通信模块(6)、分光棱镜二(7)、精跟踪探测器(8)、量子通信准直镜(9)和量子通信模块(10)构成。整个系统包括主镜、次镜和镜筒等结构材料采用同种金属材料,为铝合金或铍铝合金,环境温度变化无须温度调焦机构即可实现各分系统焦面与传感器重合,实现无热化。同时,主镜采用轻质金属材料,无须额外支撑结构,可以实现大相对孔径,从而缩短筒长,减轻重量。整个光学系统通过上述方式同时实现了激光通信和量子通信。该光学系统可以应用于地平式或极轴式地面站望远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633512.6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将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强整形为所需要的环形分布,并能够有效补偿光强整形所产生的相位变化。本发明采用两片非球面反射镜,第一块非球面反射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发散光强整形,使得反射光在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处实现所需要均匀平顶光的能量分布;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负责对光束进行准直和相位补偿,使得输出的光束不仅为平顶光束,还具有近衍射极限的相位分布。本发明是集光束整形、光束准直和相位校正于一体的,具有结构紧凑、抗损伤阈值高、整形均匀化效果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33512.6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将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强整形为所需要的环形分布,并能够有效补偿光强整形所产生的相位变化。本发明采用两片非球面反射镜,第一块非球面反射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发散光强整形,使得反射光在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处实现所需要均匀平顶光的能量分布;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负责对光束进行准直和相位补偿,使得输出的光束不仅为平顶光束,还具有近衍射极限的相位分布。本发明是集光束整形、光束准直和相位校正于一体的,具有结构紧凑、抗损伤阈值高、整形均匀化效果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889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82944.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小型无热化量子通信地面站望远镜光学系统,由主镜(1)、次镜(2)、电动偏转反射镜(3)、分光棱镜一(4)、激光通信缩焦镜(5)、激光通信模块(6)、分光棱镜二(7)、精跟踪探测器(8)、量子通信准直镜(9)和量子通信模块(10)构成。整个系统包括主镜、次镜和镜筒等结构材料采用同种金属材料,为铝合金或铍铝合金,环境温度变化无须温度调焦机构即可实现各分系统焦面与传感器重合,实现无热化。同时,主镜采用轻质金属材料,无须额外支撑结构,可以实现大相对孔径,从而缩短筒长,减轻重量。整个光学系统通过上述方式同时实现了激光通信和量子通信。该光学系统可以应用于地平式或极轴式地面站望远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15662.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自由曲面激光光束整形系统设计方法,可用于将准直光束的光强分布整形为所需要的光强分布,第一自由曲面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重新分配,第二自由曲面镜改变从第一个自由曲面出射光束的相位分布,使光束准直;现有的基于种子曲线法设计双自由曲面光束整形系统的方法需要引入虚拟面来进行辅助设计,由于虚拟面与第二个自由曲面面型不完全重合,造成设计所得的整形系统中两个自由曲面耦合不良,特别是对于扩束倍率大和结构紧凑的系统而言;本发明提出一种虚拟面迭代法来进行双自由曲面光束整形系统的设计,通过不断迭代虚拟面来逼近第二个自由曲面的真实面型,以提升两个自由曲面的耦合效果,进而改善所设计光束整形系统的整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240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36241.8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17/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子孔径快门调制相位差法的稀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可用于探测稀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中各个子孔径像差、多孔径间的共相误差和成像光束大气湍流畸变,并实时复原目标高分辨图像。本发明利用电子快门依次对稀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中的每个或者多个子孔径进行开关调制,并利用图像传感器记录相应的图像。通过使用基于子孔径快门调制相位差算法对记录的系列子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同时探测子孔径像差、多孔径间的共相误差和成像光束大气湍流畸变,并重建目标的高分辨图像。本发明采用快门空间调制以产生含有相位差异的子图像,集像差探测和图像复原于一体,具有像差探测精度高,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890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6430.8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通信地面站望远镜光学系统,由主镜、次镜、电动偏转反射镜、分光棱镜、量子通信模块和精跟踪探测器构成。其中在接收光的光束线上依次放置主镜,在主镜的反射光线上放置次镜,在次镜的反射光线上放置电动偏转反射镜,在电动偏转反射镜的反射光线上放置分光棱镜,在分光棱镜的透射光线上放置量子通信模块,在分光棱镜的反射光线上放置精跟踪探测器。整个光学系统的光路传输仅需要四块折转镜就到达量子通信模块,最大限度保证了系统的光学传输效率和偏振对比度。另外,精跟踪探测器直接放置于地面站望远镜光学系统的一次焦点处,无须额外的成像镜头便可以实现信标光光轴位置的探测。该光学系统可以应用于地平式或极轴式地面站望远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8349.6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光合一”的光谱分光结构,用于将远距离目标的可见、近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4个光学谱段同时成像在相应的探测器上,实现对目标的可靠探测和充分识别。整个光路具体有三大部分组成,主光学系统第一次成像;分色镜和反射镜进行光谱分光和光路折转;各谱段后成像光学实现各谱段二次成像。本发明实现了四个谱段的分光方式和结构布局,具有结构紧凑,镀膜工艺成熟、分光效率高;系统各谱段光学透过率高、成像质量好、系统易维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3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328.5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895 , G02B27/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合成孔径成像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合成孔径成像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非相干全息方法对目标进行时序合成孔径高清晰成像,本发明基于小口径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成像目标(1)、空间相位调制器(2)、数字探测相机(3)、精密位移器件(4)和控制处理计算机(5),通过时序拼接合成的方法提高成像分辨能力。本发明具有整体分辨能力理论上不受限,环境适应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应用于天基、空基等对平台的重量和体积都有严格要求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