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07928.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室内自主导航与作业的多层融合地图表示方法,包括:对室内场景进行特征提取形成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将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分别统一对齐到世界坐标系;将统一对齐到世界坐标系后的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中至少两层进行整合形成多层融合地图并保存。该方法有助于为机器人完全自主作业提供环境数据支撑,并提高机器人定位鲁棒性、环境适应性和重定位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38308.9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共轴旋翼跨介质多栖无人系统,包括主体舱以及相对主体舱对称布置的多个动力单元;每个动力单元均包括一变体机构以及安装在该变体机构上的共轴旋翼组件,变体机构包括与主体舱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安装有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动力杆;共轴旋翼组件包括以共轴方式安装在动力杆的轴向外侧的螺旋桨和动力杆的轴向内侧的滚动轮;驱动机构通过推杆驱动转动支架在竖直平面内相对固定支架转动不同角度,以将螺旋桨及滚动轮置于分别与无人系统的多个运动模式对应的多个工作位置。本申请能够应对地形多样的自然环境,具有结构简单、切换方便快速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85977.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轴刚性离合机构,涉及离合机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合机构复杂度高、使用寿命短、工作故障率高等问题。其包括主动平面齿轮,主动平面齿轮固定在内轴杆上;主动平面齿轮和从动平面齿轮的每个齿顶都设有一个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圆柱磁铁;圆柱磁铁的极性方向与圆柱形凹槽的中心轴平行;主动平面齿轮和从动平面齿轮的靠近齿顶面的圆柱磁铁的极性相同;圆柱磁铁的长度小于等于圆柱形凹槽的深度;拨片设置在所述从动平面齿轮上,拨片能够相对从动平面齿轮周向转动;拨片两端均开设通孔;内轴杆、主动平面齿轮、从动平面齿轮、外轴杆的中心轴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507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8506.9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包括支架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的两组驱动组件,每组驱动组件包括多栖运动机构和姿态切换机构,多栖运动机构可相对支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姿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多栖运动机构相对支架旋转,以使机器人在分别与多个介质运动模式对应的多个驱动姿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通过可变姿态的三栖运动机构实现了利用同一组驱动电机在多种介质中运动,采用姿态切换机构即可实现运动模式的切换,整体集成度高,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8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17160.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包括支架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的两组驱动组件,每组驱动组件包括多栖运动机构和姿态切换机构,多栖运动机构可相对支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姿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多栖运动机构相对支架旋转,以使机器人在分别与多个介质运动模式对应的多个驱动姿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通过可变姿态的三栖运动机构实现了利用同一组驱动电机在多种介质中运动,采用姿态切换机构即可实现运动模式的切换,整体集成度高,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007928.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室内自主导航与作业的多层融合地图表示方法,包括:对室内场景进行特征提取形成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将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分别统一对齐到世界坐标系;将统一对齐到世界坐标系后的2D信息层、3D信息层、视觉特征层、语义信息层、结构信息层、空间约束层和拓扑连接层中至少两层进行整合形成多层融合地图并保存。该方法有助于为机器人完全自主作业提供环境数据支撑,并提高机器人定位鲁棒性、环境适应性和重定位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624105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965942.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变体机构的共轴旋翼多栖无人机,包括主体舱以及相对主体舱对称布置的四个动力单元;每个动力单元均包括一变体机构以及安装在该变体机构上的共轴旋翼组件,变体机构包括与主体舱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安装有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动力杆;共轴旋翼组件包括以共轴方式安装在动力杆的轴向外侧的螺旋桨和动力杆的轴向内侧的滚动轮;驱动机构通过推杆驱动转动支架在竖直平面内相对固定支架转动不同角度,以将螺旋桨及滚动轮置于分别与无人机的多个运动模式对应的多个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应对地形多样的自然环境,具有结构简单、切换方便快速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217375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22894.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大批量被控接收器的精确同步调度装置,包括控制终端发射器和若干个被控接收器,其中,控制终端发射器,包括向各被控接收器发送第一时间戳的第一发射单元。该装置通过计算控制终端发射器和被控接收器考虑通信延时的时间戳的差值,实现控制终端发射器与被控接收器之间的时间校准。不依赖于平台系统的版本和互联网,提高了通用性;通过启动被控接收器开始动作的倒计时,并计算每个被控接收器开始动作的剩余时间,向被控接收器实时发送开始动作的剩余时间和控制终端发射器和被控接收器考虑通信延时的时间戳的差值,确保被控接收器能够收到控制终端发射器发送的信号并按时同步开始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221605579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291580.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可变姿态跨介质多栖机器人包括支架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两侧的两组驱动组件,每组驱动组件包括多栖运动机构和姿态切换机构,多栖运动机构可相对支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姿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多栖运动机构相对支架旋转,以使机器人在分别与多个介质运动模式对应的多个驱动姿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变姿态的三栖运动机构实现了利用同一组驱动电机在多种介质中运动,采用姿态切换机构即可实现运动模式的切换,整体集成度高,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220930005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3192182.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轴刚性离合机构,涉及离合机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合机构复杂度高、使用寿命短、工作故障率高等问题。其包括主动平面齿轮,主动平面齿轮固定在内轴杆上;主动平面齿轮和从动平面齿轮的每个齿顶都设有一个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圆柱磁铁;圆柱磁铁的极性方向与圆柱形凹槽的中心轴平行;主动平面齿轮和从动平面齿轮的靠近齿顶面的圆柱磁铁的极性相同;圆柱磁铁的长度小于等于圆柱形凹槽的深度;拨片设置在所述从动平面齿轮上,拨片能够相对从动平面齿轮周向转动;拨片两端均开设通孔;内轴杆、主动平面齿轮、从动平面齿轮、外轴杆的中心轴共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