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0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5388.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49/04 , A61P25/00 , A61P25/28 , A61K31/4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肉桂酰三氮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肉桂酰三氮唑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该类化合物可以促进非淀粉样蛋白途径和抑制淀粉样蛋白途径来减少Aβ的产生和抑制Tau的磷酸化来缓解神经变性。肉桂酰三氮唑化合物在细胞水平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动物整体水平的抗AD作用效果确切,可以提高小鼠学习能力和改善记忆能力,是一类具有Aβ聚集抑制和AchE活性降低双重功效的新型抗AD活性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提出为多靶点抗AD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1428194.X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94 , G01N33/68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蛋白层面筛选TrpRS抑制剂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氨基偶联法将靶标蛋白TrpRS固定在芯片表面,将待筛选的化合物配制成合适浓度进行单浓度或者亲和力筛选,将传感信号统一数据处理,筛选出与TrpRS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灵敏、高效地完成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筛选出的化合物的作用位点,为筛选TrpRS抑制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521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847753.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192 , A61K31/40 , A61K31/235 , A61K31/445 , A61K31/4465 , A61K31/11 , A61K31/05 , A61K31/196 , A61K31/396 , A61K31/4409 , A61P25/00 , A61P25/28 , A61P9/10 , C07C65/28 , C07C65/24 , C07D207/337 , C07D211/70 , C07C47/57 , C07C39/21 , C07C229/64 , C07C43/215 , C07C69/92 , C07D211/34 , C07C69/157 , C07C233/54 , C07D203/14 , C07D211/96 , C07D213/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苯类化合物在制备认知障碍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还涉及一类具有该结构的新化合物,以及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用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6883.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09/14 , C07D473/04 , C07D417/14 , C07D401/14 , A61K31/522 , A61K31/635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1/16 , A61P9/00 , A61P31/00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靶向降解化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蛋白靶向降解化合物由M、L、ULM三部分组成,其中,M共价连接L,ULM共价连接L;M代表MLKL蛋白抑制剂或者其具有相同功能的类似物;ULM代表具有泛素化功能的VHL或CRBN蛋白酶的小分子配体;本发明选取靶向MLKL蛋白的抑制剂作为锚定元件,通过连接子将E3连接酶配体和MLKL蛋白抑制剂结合,开发了靶向MLKL蛋白的降解剂。通过Ls对靶蛋白的特异识别,同时E3连接酶特异性使MLKL蛋白泛素化从而达到降解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081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04552.5
申请日:2020-07-0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519 , A61P31/06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啶酮类衍生物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嘧啶酮类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m、X、Y、Z、R2和R3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述。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嘧啶酮类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结核杆菌的活性,特别适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结核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200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245835.8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于EGFR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所述的靶向于EGFR的抗体偶联药物,命名为LR004‑VC‑MMAE,其由抗体、细胞毒性药物和连接子组成,所述抗体药物偶联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mAb为LR004单克隆抗体,n=2~8。该新型抗体偶联药物LR004‑VC‑MMAE既能够靶向EGFR抗原,又有强烈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且相较于LR004本身,并未影响抗体的亲和力,内吞活性和靶向性,较好的保留其生物学功能。相较于LR004,LR004‑VC‑MMAE抗体偶联药物的抑瘤效果有显著性的提高,且出现肿瘤消失的情况。相较于LR004,LR004‑VC‑MMAE抗体偶联药物总抗体呈现较长的半衰期,较慢的清除速率,血浆中游离的MMAE浓度较低,且半衰期短,清除速度快,有利于降低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12719.X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83 , A61K45/00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iRNA 200簇作为诊断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提供miRNA 200簇的微小RNA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通过AD模式细胞、AD模式动物和自然老化动物、临床血清样本,利用针对miRNA 200簇的微小RNA标志物的引物检测其在人体中的表达量,发现miRNA 200簇的微小RNA在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表达显著降低,通过靶向BACE1及PRKACB改善AD病变中Aβ生成、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凋亡样退变,因此miRNA 200簇的微小RNA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78639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10267220.1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C43/23 , C07C217/84 , C07D215/20 , C07C43/215 , C07D215/14 , C07D215/38 , C07D311/64 , C07D311/58 , C07D333/56 , C07D307/80 , C07D333/66 , C07D307/82 , C07D209/40 , C07D209/12 , C07D231/56 , C07D261/20 , C07D209/08 , C07C41/30 , C07C213/08 , A61K31/09 , A61K31/136 , A61K31/47 , A61K31/352 , A61K31/381 , A61K31/343 , A61K31/404 , A61K31/416 , A61K31/42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通式I结构的取代双肿瘤药物组合物。芳基亚甲基环烷基衍生物及其药用盐或其水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小分子微管蛋白抑制剂,不仅具有抗微管作用,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分子量小、合成简单、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取代双芳基亚甲基(56)对比文件CN 1856461 A,2006.11.01,说明书第1-41页.CN 101835770 A,2010.09.15,说明书第36-38页.WO 2008/030771 A1,2008.03.13,说明书第23-24页.CN 101133056 A,2008.02.27,说明书第7页.CN 101805247 A,2010.08.18,说明书第14页第147段,第18页实施例8.WO 2006127871 A2,2006.11.30,说明书第34页实施例5.CN 101775038 A,2010.07.14,说明书第9,13页.WO 2006127871 A2,2006.11.30,说明书第34页实施例5.IE 921936 A1,1992.12.16,说明书第1-2页.杨光等.新型聚乙二醇(PEG)-Cyclofenil雌激素受体分子β 探针的合成《.有机化学》.2011,第31卷(第5期),第715-723页.Romeo Romagnoli et al..Design,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 of 2-(3’,4’,5’-trimethoxybenzoyl)-benzo[b]furanderivatives as a novel class ofinhibitors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9,第17卷第6862–6871页.Romeo Romagnoli et al..Synthesis and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2-(3’,4’,5’-trimethoxybenzoyl)-3-N,N-dimethylaminobenzo[b]furan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2008,第16卷第8419–8426页.George R. Pettit etal..Antineoplastic Agents. 465.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Resveratrol:Sodium Resverastatin Phosphate《.J. Med.Chem.》.2002,第45卷(第12期),第2534-2542页.Min Jiang, et al..Acetoxylation andHydroxylation ofDiarylMethylenecycloalkanes via RadicalApproach《.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0,第75卷(第8期),第2528-2533页.
-
公开(公告)号:CN1050307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2304.3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192 , A61K31/381 , A61K31/4409 , A61K31/4402 , A61K31/44 , A61K31/235 , A61K31/166 , A61K31/4465 , A61K31/085 , A61K31/09 , A61K31/05 , A61K31/4164 , A61K31/17 , A61K31/155 , A61K31/223 , A61K31/401 , A61K31/222 , A61K31/4406 , A61K31/495 , A61K31/27 , A61K31/353 , A61P31/18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30 , C07C39/21 , C07C41/18 , C07C43/215 , C07C43/23 , C07C51/09 , C07C51/353 , C07C51/36 , C07C65/105 , C07C65/19 , C07C65/28 , C07C67/30 , C07C69/157 , C07C69/36 , C07C69/92 , C07C217/20 , C07C217/22 , C07C229/08 , C07C231/12 , C07C235/46 , C07C235/62 , C07C235/64 , C07C275/00 , C07C275/54 , C07C279/22 , C07C281/02 , C07C2601/02 , C07C2601/14 , C07D207/16 , C07D211/58 , C07D213/55 , C07D213/64 , C07D213/65 , C07D213/68 , C07D213/69 , C07D213/80 , C07D233/60 , C07D233/90 , C07D241/04 , C07D311/58 , C07D333/16 , C07D333/24 , C07C6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木豆素结构类似化合物在抗丙肝病毒和抗艾滋病毒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通式I、II、III、IV和V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神经保护、抗代谢性疾病等药理活性,以及含有该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天然产物木豆素、木豆素A、木豆素C的化学全合成制备方法;为今后深入研究与开发所说化合物作为临床药物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372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010256856.7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豆素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是酰基乙酸酯与二乙烯酮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I,再经过烃基化,卤化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V,与有机膦试剂的缩合反应,wittig反应得到化合物VI,再脱烃基,异戊烯基化后,水解或醇解得到木豆素I及其结构类似物。本发明首次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得到木豆素及其结构类似物,该合成路线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操作简便,收率也较好,产品纯度较高。该发明为木豆素各种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