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惯性下落补强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6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67367.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惯性下落补强修复方法,沿桥墩的外壁四周均布竖向的补强装置;各补强装置包括安装块、补强钢板构件、限位开关组件、支撑组件和卡扣组件;安装块预埋于桥墩的中部,补强钢板构件可相对安装块上下滑动;支撑组件的底部锚固于地面,限位开关组件的底部通过支撑组件安装,顶部固定于桥墩的预埋件上;卡扣组件布置于补强钢板构件的正下方,底部锚固于地面;正常情况下,补强钢板构件的下端通过限位开关组件托住,地震破坏桥墩内部纵筋后桥墩产生弯曲时,限位开关组件托住补强钢板构件的结构体自动打开,补强钢板构件下落,顶部通过安装块卡住,底部通过卡扣组件卡住对桥墩抗弯补强,实现桥墩自修复。

    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上拉约束补强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7370.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内部纵筋因地震破坏后的上拉约束补强修复方法,沿桥墩的外壁轴向均布补强装置,各补强装置包括补强钢板构件、安装块、上卡扣组件、下卡扣组件、铁链和支撑组件;安装块内侧预埋于桥墩上部,补强钢板构件可相对安装块上下滑动;上卡扣组件内侧预埋于桥墩内对应安装块上侧;下卡扣组件布置于补强钢板构件下方,底部预埋于地面;铁链下端与补强钢板构件上端固定,上端固定于桥墩上;支撑组件底部预埋于地面,顶部支撑铁链;正常情况下,补强装置不起作用;地震破坏桥墩内部纵筋后桥墩产生弯曲破坏达到设计值时,铁链将补强钢板构件上拉,上卡扣组件使补强钢板构件上限位,下卡扣组件使补强钢板构件下限位,对桥墩抗弯补强修复。

    一种无摩擦自复位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522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495592.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摩擦自复位减震装置,包括上支座组件、下支座组件、耗能复位索和吊索,上支座组件包括上支座板以及设置于上支座板上的上吊臂,下支座组件包括下支座板以及设置于下支座板上的下吊臂,上吊臂和下吊臂位于相对设置的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且上吊臂的吊索安装面A位于下吊臂的吊索安装面B的下方,吊索安装面A与吊索安装面B之间通过多根吊索连接,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通过多根耗能复位索连接。采用吊索和耗能复位索实现承力,同时利用耗能复位索实现消耗地震能量以及带动整个减震装置复位,满足耗能隔震和震后复位的需求;在摆动的过程中,装置中不存在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能有效解决因摩擦而产生的损耗问题。

    一种无摩擦自复位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52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5592.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摩擦自复位减震装置,包括上支座组件、下支座组件、耗能复位索和吊索,上支座组件包括上支座板以及设置于上支座板上的上吊臂,下支座组件包括下支座板以及设置于下支座板上的下吊臂,上吊臂和下吊臂位于相对设置的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且上吊臂的吊索安装面A位于下吊臂的吊索安装面B的下方,吊索安装面A与吊索安装面B之间通过多根吊索连接,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通过多根耗能复位索连接。采用吊索和耗能复位索实现承力,同时利用耗能复位索实现消耗地震能量以及带动整个减震装置复位,满足耗能隔震和震后复位的需求;在摆动的过程中,装置中不存在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能有效解决因摩擦而产生的损耗问题。

    一种装配式预压球铰型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52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1036.4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压球铰型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榫和传力筒,所述减震榫包括橡胶层、榫身和法兰球窝,所述榫身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的外表面固定包裹有橡胶层,所述法兰球窝上设有用于容纳球头及橡胶层的球形腔体,所述橡胶层与球形腔体的内壁接触构成球面摩擦副,所述传力筒活动套设于所述法兰球窝上。本发明的装配式预压球铰型减震装置便捷的实现了竖向和水平向减震功能的解耦,根据球头受到的弯矩大小能够由两端固结的超静定结构变成一端固结一端铰接的静定结构,提高了金属软钢减震榫的水平向刚度和滞回耗能能力。

    一种带空气阻尼管的减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67028.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空气阻尼管的减隔震支座,包括中座板、上座板、下座板以及至少两件空气阻尼管,上座板设置于中座板上且两者之间相接触的平面形成平面摩擦副,多件所述空气阻尼管均布设置于上座板和中座板之间,且空气阻尼管一端连接上座板而另一端连接中座板,中座板与上座板相接触平面的摩擦系数从平面中心往平面四周逐渐增大;中座板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球面摩擦副。使用本发明的减隔震支座不会造成梁体明显升高的情况,通过弹簧可以实现震后的支座复位,减少残余位移;中座板与上座板相接触平面上摩擦系数变化和空气阻尼管的这种组合,使得本发明减隔震支座的减隔震作用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均匀,能够更好的起到减隔震作用。

    一种耗能的滚轴减隔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0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76708.9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耗能的滚轴减隔震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座板、橡胶板、上座板、滚动单元和下座板;上座板包括面板、两块横向对称设置在面板下表面的一号限位挡板以及两块纵向对称设置在面板下表面的二号限位挡板;一号限位挡板和二号限位挡板形成一个矩形区域;滚动单元容纳在矩形区域中;上座板与下座板结构相同,上座板与下座板上下相对设置。本发明可以利用滚动单元滚轴的滚动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利用卡榫的滞变有效消耗地震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相对位移,震后能实现完全自复位,而且卡榫条的更换较方便。

    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1911166980.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包括上座板、吸能组件、下座板以及至少一组弹性组件,所述下座板上设有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端设有与弹性组件数量相等的容纳腔,所述弹性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各容纳腔中,所述上座板通过弹性组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底面上,所述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型腔内且位于上座板下端与型腔内侧壁之间。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效果是:可以通过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实现减隔震的效果,防止桥梁受损伤;满足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需求。

    一种三维减隔震支座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1165842.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直线锥以及弹性组件,所述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中座板通过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且通过弹性组件实现上座板和中座板一起竖向运动,所述上座板可滑动设置于中座板上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中座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中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直线锥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形状与直线锥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满足三个方向的运动,满足桥梁的正常位移需求,在三个方向上可以实现减隔震效果,并且在位移之后实现基本自复位。

    一种高速列车可机械多层次调节的主动防脱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75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6410.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可机械多层次调节的主动防脱轨装置;涉及列车安全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用于连接在列车底部,所述主体两侧设有距离感应器;所述主体上设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两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机械臂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轨道内侧壁的滚轮,所述机械臂转动以驱使所述滚轮抵接或脱离轨道内侧壁,所述防脱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机械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机械臂的设置,当列车产生脱轨的风险时,机械臂可以向两边伸展,滚轮抵接在轨道内侧壁从而防止列车脱轨;同时,改变滚轮抵接轨道内侧壁的角度还可以防止列车产生跳轨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