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1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23582.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型减隔震支座振动台缩尺试验数值计算方法,包括:1)构建理想摩擦型减隔震支座数值模型;2)引入重力失真与摩擦空间变异性进行修正;3)实现不同缩尺比的摩擦型减隔震支座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4)获得所需的实际地震波数据;5)利用逐步积分法计算每条地震波作用下摩擦型减隔震支座的响应;6)实现模型数值计算数据的存储与绘图;7)分析摩擦空间分布形式、剪力键、粘滞阻尼、弹簧刚度和弹簧初始力等因素对于缩尺模型响应的误差影响;8)基于分析结果阐明误差来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解决振动台缩尺试验中试验与数值模拟的“非一致性”难题的摩擦型减隔震支座振动台缩尺试验数值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1165842.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直线锥以及弹性组件,所述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中座板通过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且通过弹性组件实现上座板和中座板一起竖向运动,所述上座板可滑动设置于中座板上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中座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中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直线锥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形状与直线锥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满足三个方向的运动,满足桥梁的正常位移需求,在三个方向上可以实现减隔震效果,并且在位移之后实现基本自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3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41583.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6 , F16F15/06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主梁超低频涡振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涉及桥梁减振桥技术领域,包括桥墩、主梁、横梁、拉索单元和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的第一端与横梁连接,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的第二端向外悬挑布置,拉索单元与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一一对应布设,拉索单元倾斜布置在主梁和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之间,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包括桁架、扭转弹性复位件、扭转阻尼器以及配重。本发明的大跨度桥梁主梁超低频涡振控制减振装置,以较小质量的质量块即可实现更大的阻尼附加质量,提高了扭转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无需在桥梁主梁梁体内部设置阻尼机构,解决了在桥梁主梁梁体内部安装阻尼时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41583.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6 , F16F15/06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主梁超低频涡振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涉及桥梁减振桥技术领域,包括桥墩、主梁、横梁、拉索单元和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的第一端与横梁连接,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的第二端向外悬挑布置,拉索单元与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一一对应布设,拉索单元倾斜布置在主梁和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之间,扭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单元包括桁架、扭转弹性复位件、扭转阻尼器以及配重。本发明的大跨度桥梁主梁超低频涡振控制减振装置,以较小质量的质量块即可实现更大的阻尼附加质量,提高了扭转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无需在桥梁主梁梁体内部设置阻尼机构,解决了在桥梁主梁梁体内部安装阻尼时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65842.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直线锥以及弹性组件,所述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中座板通过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且通过弹性组件实现上座板和中座板一起竖向运动,所述上座板可滑动设置于中座板上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中座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中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直线锥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形状与直线锥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满足三个方向的运动,满足桥梁的正常位移需求,在三个方向上可以实现减隔震效果,并且在位移之后实现基本自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028902.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减隔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摩擦影响的减隔震装置研发分析系统。包括基于tcl/tk编程语言的前处理模块、求解模块和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用于输入地震波参数以及减隔震装置参数;求解模块用于根据前处理模块所输入的参数并基于Newmark线加速度法的考虑摩擦独立计算的动力增量分析模块来计算地震反应;后处理模块根据求解模块计算得到的地震反应获取最大地震反应统计、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易损性超越概率计算以及易损性发生概率计算。本发明通过了一种可以实现减隔震功能转化的摩擦干扰改良、最终有利于新型减隔震装置的研发及优化的考虑摩擦影响的减隔震装置研发分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28902.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减隔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摩擦影响的减隔震装置研发分析系统。包括基于tcl/tk编程语言的前处理模块、求解模块和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用于输入地震波参数以及减隔震装置参数;求解模块用于根据前处理模块所输入的参数并基于Newmark线加速度法的考虑摩擦独立计算的动力增量分析模块来计算地震反应;后处理模块根据求解模块计算得到的地震反应获取最大地震反应统计、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易损性超越概率计算以及易损性发生概率计算。本发明通过了一种可以实现减隔震功能转化的摩擦干扰改良、最终有利于新型减隔震装置的研发及优化的考虑摩擦影响的减隔震装置研发分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1285231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2051707.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板、摩擦摆支座和限位座,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件用于支撑上连接板的摩擦摆支座,通过摩擦摆支座实现上连接板滑动,所述上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限位块一一对应设置,通过限位座和限位块的配合实现对上连接板在长度方向的滑动进行限位,并通过限位座和限位块接触实现限位座承受由限位块传递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可以满足桥梁在日常运营中的正常位移需求,同时又能够防止落梁情况的发生,并且通过限位座和限位块贴合可以缓解桥墩的偏心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1171589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051759.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直线锥以及弹性组件,所述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中座板通过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座板上且通过弹性组件实现上座板和中座板一起竖向运动,所述上座板可滑动设置于中座板上实现上座板相对于中座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中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直线锥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形状与直线锥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满足三个方向的运动,满足桥梁的正常位移需求,在三个方向上可以实现减隔震效果,并且在位移之后实现基本自复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39533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225226.2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预应力筋的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包括顶座板、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和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从上往下依次贯穿顶座板、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预应力筋两端分别与顶座板、下座板连接;所述顶座板的底面设有限位条,限位条布置在上座板周围,用以限制支座正常使用状态下固定方向的位移,以及活动方向的最大位移;所述中座板的上下两个表面为凸球面,上座板的下表面和下座板的上表面均为与中座板凸球面相匹配的凹球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应力筋,能有效避免支座多个部件的脱离和相互碰撞,有利于限制支座的位移和震后支座自复位。支座位移的变化带动预应力筋角度的变化,从而不停地改变支座的刚度,能有效避免共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