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7553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93103.1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包括冷却系统,其包括:水泵、机体水套、流动路径控制装置、以及机油冷却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闭环回路,流动路径控制装置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根据机体水套出水口的冷却液温度来控制第一或二冷却液通道流通:机体水套出水口的冷却液温度分别为第一、二温度范围时,第一、二冷却液通道流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依次流经:水泵、机体水套的入水口、机体水套的出水口、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机油冷却器;第二冷却液通道依次流经:水泵、机体水套的入水口、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机油冷却器。解决现有发动机暖机时间较长,且机油冷却器无法有效地将机油冷却至所需温度的问题。

    车辆及其发动机、气缸体

    公开(公告)号:CN1067621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24104.9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气缸体,该气缸体设有通风回油通道,所述通风回油通道包括:主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的顶端固定设置的至少两个支通道,所有所述支通道与主通道连通。由气缸体和油底壳构成的曲轴箱内的窜气流向主通道后可以经由至少两个支通道排出,相当于增加了气缸体内通风回油通道的数量,从而能够将曲轴箱内的窜气彻底排除、从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机油能够实现回油彻底。另一方面,虽然增加了气缸体内通风回油通道的数量,但多个通风回油通道的下半部分共用,因而能够减轻气缸体的质量,从而使得本技术方案中具有通风回油通道的气缸体兼备了质量轻、窜气排除彻底、回油彻底的优点。

    车辆及其发动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0071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099245.3

    申请日:2016-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冷却系统,其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控制阀、机体水套、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第二控制阀,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闭环回路,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一、二、三入口,第一入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连接,第二入口通过管路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连接;散热器,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第三入口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缩短了暖机时间。

    发动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755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293103.1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包括冷却系统,其包括:水泵、机体水套、流动路径控制装置、以及机油冷却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闭环回路,流动路径控制装置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根据机体水套出水口的冷却液温度来控制第一或二冷却液通道流通:机体水套出水口的冷却液温度分别为第一、二温度范围时,第一、二冷却液通道流通;第一冷却液通道依次流经:水泵、机体水套的入水口、机体水套的出水口、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机油冷却器;第二冷却液通道依次流经:水泵、机体水套的入水口、流动路径控制装置、机油冷却器。解决现有发动机暖机时间较长,且机油冷却器无法有效地将机油冷却至所需温度的问题。

    车辆及其发动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07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099245.3

    申请日:2016-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F01P7/16 F01P2007/146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冷却系统,其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控制阀、机体水套、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第二控制阀,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闭环回路,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一、二、三入口,第一入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连接,第二入口通过管路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连接;散热器,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机体水套的出水口、第三入口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缩短了暖机时间。

    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76457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059679.6

    申请日:2023-01-09

    Inventor: 王安民 郭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发动机的缸体包括缸体本体,缸体本体内一体成型有高压油道,用于连通机油泵的出口端和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缸体本体在机油泵的出口端与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之间设置有回油腔道,发动机的连杆工作的连杆包络区域位于机油泵的出口端与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之间。高压油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第一连接辅助通道、回油腔避让通道、第二连接辅助通道、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及第三连接辅助通道。且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和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与连杆包络区域之间存在间隙,回油腔避让通道绕过回油腔道。该一体成型有高压油道的缸体易于生产加工,且高压油道不会影响缸体上其他结构的设计。

    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8407569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549111.0

    申请日:2022-09-16

    Inventor: 王安民 郭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发动机,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发动机缸体和曲轴箱,发动机缸体内形成有油气预分离结构,油气预分离结构包括形成于发动机缸体内的扩容腔、回油通道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通道。扩容腔上靠近曲轴箱的一侧分别与进气通道的一端以及回油通道的一端连通,扩容腔上远离曲轴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曲轴箱内连通,回油通道的另一端也与曲轴箱内连通。且进气通道上连接扩容腔的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扰流沟,扩容腔内与进气通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挡气板,且第一挡气板设置于扩容腔内靠近对应的进气通道的一端的位置处。该曲轴箱通风系统油气分离能力强且结构简单。

    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6841979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159981.9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总成,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排气管路、进气管路、排气歧管、进气歧管、废气处理装置、第一废气循环管路、第二废气循环管路。排气管路通过排气歧管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进气管路通过进气歧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废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排气管路上,第二废气循环管路包括至少两条以并联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废气循环支管,和/或第一废气循环管路包括至少两条以并联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废气循环支管,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大系统的流通截面积,降低系统的压损,进而提高废气再循环中废气流量并能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