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3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6134.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0 , H01M8/04664 , H01M8/04298 , H01M8/04992 , B60L3/12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故障的预警方法、燃料电池系统及车辆,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燃料电池故障的预警方法包括:在燃料电池的运行过程中,对燃料电池进行数据采集,并得到燃料电池的当前状态数据;根据云端中预设的训练模型,获取与当前状态数据对应的参考状态数据区间;当当前状态数据不处于参考状态数据区间内时,调用云端中存储的历史状态数据;根据当前状态数据和历史状态数据,得到燃料电池故障发生的预测时间,并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向驾驶员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包括预测时间。本发明降低了燃料电池损坏的可能性,进而延长了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燃料电池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30522.3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接受准则评价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车辆安全接受准则评价测试系统包括驾驶模拟器、实时仿真子系统和评价测试子系统;实时仿真子系统用于与驾驶模拟器连接,实时仿真子系统包括车辆模型和故障数据库,驾驶模拟器能够将驾驶指令转化为对车辆模型的驾驶操控,故障数据库用于对车辆模型注入故障;评价测试子系统包括主观评价模块和客观数据采集模块,客观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危害驾驶事件中车辆模型的客观姿态数据,主观评价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对于客观姿态数据的主观评价,以得到安全接受准则,能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和测试效率,合理得到车辆安全接受准则。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701829.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蒙皮效应的钢板抗子弹侵彻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防护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测试准确度低和安全性低的问题。系统包括弹道枪、纵向滑轨、横向滑轨、横向步进电机、纵向步进电机、单片机、薄钢板蒙皮、钢板支架、防护钢板、应变片和控制器;弹道枪上设有激光瞄准镜和扳机,激光瞄准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扳机上设有电磁阀与单片机电连接;纵向滑轨、横向步进电机以及纵向步进电机设于横向滑轨上;钢板支架用于将薄钢板蒙皮与防护钢板按特定间距平行固定;应变片安装于防护钢板远离薄钢板蒙皮的一面,应变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上述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钢板的防护性能测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1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65284.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7C5/08 , G06F16/36 , G06F40/29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属性信息和车辆健康检测信息;基于车辆属性信息及车辆健康检测信息构建车辆知识图谱;根据所述车辆知识图谱对所述车辆检测实体集进行故障诊断;根据故障诊断得到的故障检测结果从目标车辆筛选出故障车辆;对故障车辆进行车辆安全性分析,得到车辆故障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结合车辆知识图谱对车辆故障进行自动化检测,提高了车辆故障检测的效率,并结合车辆知识图谱对故障车辆进行进一步的安全性分析,以确定车辆故障信息,提高了车辆故障检测的效率及准确率,从而提升了汽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9238.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75/06 , D06N3/08 , D06N3/14 , D06N3/00 , C08L75/08 , C08L75/04 , C08L83/04 , C08K3/08 , C08K3/3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100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0.5~5重量份的纳米银溶液,1~12重量份的纳米电气石粉,5~10重量份的交联剂,1~15重量份的稳定剂,1~6重量份的消泡剂,2~5重量份耐磨剂;其中,基于纳米银溶液的体积,所述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500~5000ppm。本申请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高效释放负氧离子、持久抗菌的优势,利用其制得的PVC革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室内外装饰,飞机、汽车、轮船等通行工具装饰,服装鞋帽装饰,以及家具等日用品装饰。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8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073127.2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 G01N33/2045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冷裂纹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产品目标焊缝横向残余应力的最大值σ1;建立冷裂纹测试模型,确定试验焊缝横向残余应力值σ2,并锁定冷裂纹测试模型的尺寸;根据锁定的冷裂纹测试模型尺寸加工制造圆形试样和圆环试样;再制作冷裂纹测试焊接夹具和冷裂纹测试样品;对冷裂纹测试样品的试验焊缝裂纹检测,最终进行冷裂纹产生倾向的综合性判定;无需通过复杂的样品加工制备,仅需借助焊接模拟分析软件、简易的环形试样以及简易的组合式测试夹具,即可实现对焊接冷裂纹产生倾向的准确性评价,且测试简便,可操作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711802.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3 , B60R1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执行器供电保护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对换挡执行器进行供电的外部供电电压信号,以及第一参考电压信号;对外部供电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一采集电压信号;采用预设电压信号对第一参考电压信号进行校验,得到目标参考电压信号;采用目标参考电压信号对第一采集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采集电压信号;根据目标采集电压信号确定对换挡执行器的保护策略,其中,保护策略包括以下任意之一:控制换挡执行器正常运行,控制换挡执行器暂停执行换挡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采集过程可靠性低、供电保护效率低,进而存在无法驻车、溜车风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43454.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测器的探头及焊缝超声波探伤调试方法,探头用于柱状待检测件的焊缝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本体,探头本体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超声波探测器的主机连接;探头本体还具有凹陷部,凹陷部朝向探头本体凹陷,且凹陷部的表面为弧面,凹陷部适于与待检测件接触。由此,通过在探头本体上设置凹陷部,可以使探头与柱状待检测件相适配,可以使探头与柱状待检测件接触良好,有利于准确检测出柱状待检测件的焊缝缺陷,从而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降低废品应用于实际产品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72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6727.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姿态信息和第二姿态信息;基于第一姿态信息和第二姿态信息对目标车辆进行姿态匹配,得到姿态匹配结果;响应基于姿态匹配结果确定当前车身姿态是与目标需求姿态不匹配,获取第三横向加速度;利用第三横向加速度对第二横向加速度进行对比校验,得到第四横向加速度;基于第一横向加速度和第四横向加速度控制目标车辆进行偏航调节。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的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而导致车辆横向稳定性差、系统失效率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33070.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确定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焊缝连接参数,目标焊缝连接参数包括板材参数、实际工艺参数和目标焊缝要求参数;通过板材参数构建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测试模型;通过实际工艺参数对所述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测试模型施焊,获取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测试样品;获取所述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测试样品中若干个卷边焊缝横截面数据;通过若干个所述卷边焊接横截面数据及所述目标焊缝要求参数确定卷边焊缝匹配间隙临界值。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试验工作量、大幅缩短试验周期,并可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直接基于实际生产制造下的焊接工艺进行相关试验验证,保证后续试验结果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