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69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96705.X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9/173 , B23K9/32 , B23K37/00 , B23K10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焊缝补强结构的高强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焊缝补强结构的高强钢制品,包括:第一高强钢零件;第二高强钢零件;高强钢焊缝,设于所述第一高强钢零件和所述第二高强钢零件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高强钢零件和所述第二高强钢零件连接形成焊接结构,所述焊接结构的正面为所述高强钢制品的迎冲击面;及,焊缝补强结构,包括陶瓷层和聚乙烯纤维板层,所述陶瓷层设于所述焊接结构的正面并覆盖所述高强钢焊缝,所述聚乙烯纤维板层设于所述焊接结构远离所述正面的背面并覆盖所述高强钢焊缝。上述具有焊缝补强结构的高强钢制品的抗超高速冲击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1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767795.4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9/04 , G01B5/00 , G01B5/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焊点卷边剥离性能测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车身焊点的实际焊接工艺参数;S2、建立车身焊点的卷边剥离测试模型;S3、基于卷边剥离测试模型制造试验料片;S4、基于实际焊接工艺参数制作车身焊点的卷边剥离测试样品;S5、制作车身焊点卷边剥离性能测试装置;S6、进行卷边剥离性能测试;S7、根据卷边剥离测试样品的破坏形式以及最小剥离宽度W和最小料片厚度H的对应关系,对车身焊点卷边剥离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仅需借助卷边剥离测试样品、相对简易的车身焊点卷边剥离性能测试装置以及操作工人的适当人力,即可实现车身焊点卷边剥离性能的快速、准确的测试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01829.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蒙皮效应的钢板抗子弹侵彻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防护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测试准确度低和安全性低的问题。系统包括弹道枪、纵向滑轨、横向滑轨、横向步进电机、纵向步进电机、单片机、薄钢板蒙皮、钢板支架、防护钢板、应变片和控制器;弹道枪上设有激光瞄准镜和扳机,激光瞄准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扳机上设有电磁阀与单片机电连接;纵向滑轨、横向步进电机以及纵向步进电机设于横向滑轨上;钢板支架用于将薄钢板蒙皮与防护钢板按特定间距平行固定;应变片安装于防护钢板远离薄钢板蒙皮的一面,应变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上述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钢板的防护性能测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243663.1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22 , G01N3/04 , G01M13/027 , G01M13/025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圆形径向对接焊缝破坏扭矩测试方法,其包括:S1:根据实际传动结构确定实际焊接参数;S2:建立模型;S3:基于模型分别制作第一样件和第二样件,并选择锁紧组件;S4:装配第一样件、第二样件及锁紧组件;S5:通过实际焊接工艺焊接待焊接焊缝并形成测试焊缝;S6:制作夹具;S7:将测试传动结构装夹至扭矩试验机并进行破坏扭矩测试。本发明公开的圆形径向对接焊缝破坏扭矩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成本较低,能够准确评估出实际焊缝的最大承载扭矩,防止实际传动结构出现过强设计,从而降低了实际传动结构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82937.3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渗硫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渗硫层包括依次设置于基底上的梯度渗硫层和金属渗硫层;所述梯度渗硫层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氧1‑35%,硫0.1‑15%,余量为铁;所述金属渗硫层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金属元素,不包括铁0.1‑2%,硫0.1‑9%,余量为铁;所述梯度渗硫层的厚度为1‑200μm;所述金属渗硫层的厚度为1‑5μm。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渗硫层通过对复合渗硫层的组成和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利用二者之间的协同增强效果提升了变速器零件表面性能。显著降低了变速器零件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加了减磨性,使得变速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抗胶合能力和微点蚀能力,延长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73127.2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 G01N33/2045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冷裂纹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产品目标焊缝横向残余应力的最大值σ1;建立冷裂纹测试模型,确定试验焊缝横向残余应力值σ2,并锁定冷裂纹测试模型的尺寸;根据锁定的冷裂纹测试模型尺寸加工制造圆形试样和圆环试样;再制作冷裂纹测试焊接夹具和冷裂纹测试样品;对冷裂纹测试样品的试验焊缝裂纹检测,最终进行冷裂纹产生倾向的综合性判定;无需通过复杂的样品加工制备,仅需借助焊接模拟分析软件、简易的环形试样以及简易的组合式测试夹具,即可实现对焊接冷裂纹产生倾向的准确性评价,且测试简便,可操作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05120.4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装配缸体、模拟活塞、模拟缸盖、模拟曲轴、连杆和实际活塞;按照预设注油顺序依次通过每个注油孔向对应的缸筒内注射预设压力液压油并循环注油M次,液压油的作用力经模拟活塞传递至缸体;建立发动机仿真模型,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对缸体进行CAE分析,确定缸体的应力集中区域,以验证缸体的实际断裂区域是否与缸体应力集中区域位置相同。采用模拟活塞、模拟缸盖和模拟曲轴与缸体装配进行验证,能够实现对缸体的疲劳试验,且能够减少试验成本,试验重复性高;而且实际模拟能够和CAE分析进行对比验证,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缸体的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38693.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翻边应变极限测试方法;包括步骤:对测试金属板材进行应变为ε1的预拉伸;将测试金属板材平放于支承辊上;下压至金属板材被压弯至呈150°~170°夹角;通过上压板和下压板将金属板材完全压合至180°;对照图谱进行评价;通过不断增加测试金属板材的预拉伸应变εn,直至评级为3级或4级,此时则确定该金属板材的翻边应变极限εn-1;本发明可以量化地测试金属板材的翻边应变极限,得到的翻边应变极限能够在外覆盖件设计阶段,作为设计指导参数;在冲压分析阶段,能够直接作为仿真失效判定条件参数,结合翻边工序前铝板已发生应变状态,进行翻边是否开裂的判定,提升了外覆盖件冲压分析的分析维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16272.0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翻边系数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装置由压头、压头固定件、支承辊、支撑座、上压板、下压板以及垫片构成。本发明通过对金属板材的翻边系数的测试,量化地表征和评价金属板材的翻边性能,以便更加精确地对各类金属板材或同类金属板材不同牌号合金的翻边性能进行优劣分级;提供了顶圆半径自0.1mm至2mm的成套压头,保证了各类金属板材或同类金属板材不同牌号合金的翻边性能的细致区分;提供的压头顶部薄片部分长度>25mm,且表面硬度大于40HRC,有效保证了压头下压至150°~170°时不会与金属板材发生干涉,也不会因薄片硬度不够而发生脆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052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6131.1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211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耦合式电机转子支架与输出轴连接方法,采用涂料法或者渗碳后硬车加工的方式保证输出轴的焊接区域处无渗碳层,而后将输出轴与转子支架装配形成组合件并夹紧在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卡盘上,激光焊接头位置固定不动,利用He-Ne激光进行同轴定位,借助一字线光学对焦装置完成对焦与离焦量设定,通过反射式聚焦结构导光系统将聚焦激光束传送至焊接贴合面处,入射方向为转子支架与输出轴组合件轴向入射,依靠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转动实现圆形焊接轨迹,焊接时将焊丝送至焊缝处,并保证焊缝焊透;本方法可有效消除焊接裂纹、减少气孔等缺陷的产生,并且焊缝强度高、焊接变形小、生产效率高,可满足产品设计、生产及后续使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