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集成的MEMS气体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02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37819.9

    申请日:2017-01-19

    Inventor: 王宏臣 邱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片集成的MEMS(微机电系统)气体传感器,包括含有读出电路的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设有碳化硅层、二氧化硅薄膜、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贯穿所述碳化硅层、二氧化硅薄膜、绝缘层的连接金属与所述衬底中的读出电路电连接,所述两相邻加热电极上依次设有热敏层、气体敏感层和气敏型金属氧化物薄膜,所述热敏层与所述加热电极电连接,所述气体敏感层上的气敏型金属氧化物薄膜材质不同或相同;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的气体,成本较低。

    一种双层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2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53127.3

    申请日:2017-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B7/0009 B81B7/02 B81C1/00476 G01J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探测器包括一包含读出电路的半导体基座和一带微桥支撑结构的探测器,所述半导体基座的读出电路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所述探测器包括绝缘介质层、金属反射层、第一支撑层、金属电极层、第一保护层、第二支撑层、电极金属层、热敏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电极金属层上设有热敏层,所述热敏层不能完全覆盖电极金属层,所述热敏层通过所述电极金属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电连接;制备时,先沉积电极金属层,再沉积热敏薄膜氧化钒,电极金属层之上覆盖着一层热敏薄膜氧化钒,使其对红外辐射的反射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探测器的红外吸收效率。

    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微桥的制作方法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52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685286.0

    申请日:2016-08-18

    Inventor: 王宏臣 杨水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微桥的制作方法和结构,该制作方法包括:在以读出电路为基底的晶圆上制备反射层;在反射层上依次制备绝缘介质层、第一牺牲层和第一支撑层;蚀刻第一支撑层,在反射层上方制备第一通孔;在第一支撑层上依次制备第一电极、第一介质层、第一钝化层、第二牺牲层、第二支撑层、热敏层、保护层;蚀刻第二支撑层,在第一电极上方制备第二通孔;蚀刻保护层,在热敏层上方制备接触孔;在热敏层及第二支撑层上依次制备第二电极、第二介质层、第二钝化层、第三牺牲层、第三支撑层、第三钝化层;释放各层牺牲层,得到探测器结构。本发明通过三层微桥结构提高了像素结构的有效填充因子及红外吸收效率。

    一种新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像元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405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66952.0

    申请日:201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 H01L3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像元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领域技术领域。其自半导体衬底往上,依次包括三层结构,第一层的桥腿结构包括金属反射层、绝缘介质层、第一支撑层、第一支撑层保护层、第一金属电极层和第一氮化硅介质层;第二层的热转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层、第二支撑层保护层、第二金属电极层、第二氮化硅介质层、热敏层和热敏层保护层;第三层的吸收层结构包括第三支撑层、吸收层和吸收层保护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新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像元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像元,能显著提高红外辐射的吸收率,提升探测器的响应率,为制造更大阵列和更小像元的探测器打下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