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1559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946647.2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公交车,车上设有前门伸缩板、后门伸缩板、驾驶员控制系统、若干伸缩座椅和若干乘客服务机。前门伸缩板和后门伸缩板的伸缩机构与前门踏板边缘和后门踏板边缘相接,前门伸缩板和后门伸缩板沿斜向下方向伸展至与地面接触。每张伸缩座椅的伸缩机构与其侧面的车厢内壁相接,伸缩座椅收缩后紧贴车厢内壁,伸缩座椅下方的车厢地面设有多个阻碍凸起。驾驶员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语音播放模块、输入模块、伸缩板驱动器、伸缩座椅驱动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乘客服务机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矩阵键盘、显示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能够提供传统公交车不能提供的功能,提升公交车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7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86831.4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及其稳定性分析及结构优化的应用方法,包括载体装置、摄像及照明装置、控制与导航装置、驱动装置部分,主体采用鱼雷式结构,控制与导航装置放置在其内部;在主体结构两端和尾翼搭载驱动装置,所述摄像及照明装置固定在水下机器人前端;通过光纤、无线数传天线与主控端的控制单元通过主控数传设备相互配合协调,实现两种作业模式;处于航行模式的水下机器人快速灵活直航运动,悬停作业模式极大增加水下机器人的悬停稳定性以提高作业的精准和准确;在水下机器人悬停阶段,将两侧水平推进器扭转为垂直推进器,实现精准悬停,尾翼扭转为水平推进器以抵消湍流影响,引入李雅普诺夫指数量化分析获得的控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80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40566.4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的漂流浮标自供电装置,装置中的漂流浮标主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部分、波浪能发电部分以及控制器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用导线进行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部分位于漂流浮标主体的顶部,此部分露出海面,便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波浪能发电部分主要由波浪能捕获机构和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构成,位于漂流浮标的中部,此部分与海面相交,便于波浪能捕获机构捕获波浪能;控制器部分位于漂流浮标的底部,此部分主要包括CPU、AC/DC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蓄电池,主要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压和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经过处理后存储至电池中,以供漂流浮标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通讯系统等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462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92067.0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质的水下相机标定装置,包括电源、处理器、电机、相机、标定板、连接杆、水质监测模块和电脑,其中:电脑驱动相机进行拍摄,电脑还通过处理器驱动电机,电机通过连接杆驱动标定板相对于相机运动,处理器还与水质监测模块通信;电源连接处理器和电机驱动电路。本发明采用改进的水下标定技术,通过优化的算法筛选出适合标定的图片,并通过加装的电子设备,让标定板在不同水质下反复进行标定,自动化适应不同的水质情况。节省操作人员精力,降低成本,提高精确度、不需要设计不同环境下的标定方法,提高了下一步图像处理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61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410802601.4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精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由软件模拟得到的数据R0[X0,X1…Xn]作为参考样本,以测量时间为X轴,测量数据为Y轴,将样本拟合成平面曲线S1;2、将使用电化学分析仪器测得的数据R[X0,X1…Xn]拟合为平面曲线S2;3、基于曲线的曲率为S2分段;4、对于属于基线段的S2的曲线段R’ [X0,X1…Xm],使用加权平均滑动法进行平滑处理,属于反应段的S2的曲线段R’’ [X0,X1…Xm],使用卷积平滑法进行平滑处理。本发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装置,保证了仪器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数据分段平滑的方法,比应用单一数值计算方法的效果更好,且调整灵活,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80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186372.1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A61B3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虚拟手术中用于软组织实时形变的交叉弹簧模型,首先在 PC机接一个OpenGL图形化接口,在该OpenGL图形化接口中连接一个手控器,并在PC机内创建3D人体模型,手控器在3D人体模型上形成一个虚拟代理,交叉弹簧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虚拟场景初始化;步骤2:位置检测;步骤3:判断是否碰撞;步骤4:给定虚拟接触压力;步骤5:虚拟代理与虚拟软组织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交叉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步骤6:软组织局部区域变形计算、图形刷新和反馈输出力触觉信息。本发明变形计算速度加快,减少了计算量,通过改变建模方法中相应的参数,就可对不同的软组织进行变形仿真,建模方法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963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04470.3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床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改变与承载物接触部分受力的智能床,包括保暖层、用于支撑保暖层的支撑层、设于保暖层与支撑层之间的调压层以及用于控制调压层的外部控制系统;所述调压层用于调节保暖层在不同位置的压力;压力感应模块设于保暖层临近支撑层的一侧;伸缩支撑件一端安装于压力感应模块的下方,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模块;驱动模块设于支撑架上,用于驱动伸缩支撑件;外部控制系统采集压力感应模块的信息,并根据采集的信息控制驱动模块。其能自动感应、计算出人体的位置,伸出或者缩进,尽可能增大与人体接触的面积,给与人体平均的受力,对使用者提供一种非常舒服的使用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52098.8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H5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力反馈形变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重建软组织模型;然后计算用于记录软组织模型的全局形变信息的全局形变矩阵;接着计算针刺点形变前的初始坐标和针刺点坐标之间的距离,并据此判定针尖是否刺破表皮;如果针尖未刺破表皮,实时产生虚拟弹簧计算皮肤表层的力反馈;如果针尖已刺破表皮,则计算软组织模型的内部力反馈,同时对针刺后的皮肤进行复原控制。本发明通过虚拟弹簧和体元模型可以分别计算针在皮肤内部和外部的力反馈,在确保计算简单的同时确保高精度的变形模拟,在交互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感受到触觉信息的实时性和真实感。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5195.0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1 , G06F3/016 , G06T19/00 , G06T2210/21 , G06T2210/41 , G16H5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力触觉反馈的虚拟柔性体手术仿真系统,其位置检测模块检测虚拟代理的位置;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是否发生碰撞;力触觉计算变形模块当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以给定虚拟接触压力F发生碰撞时计算虚拟柔性体的局部区域变形量;图形刷新模块根据力触觉计算变形模块计算出的局部区域变形量不断反馈输出视觉信息到显示设备;力触觉信息反馈模块通过力触觉交互设备不断反馈输出力触觉信息给操作者。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主机、力触觉交互设备、电源模块、显示设备的设置及整合,有利于提高仿真系统智能化程度,降低能耗,提高运算速度,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547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54204.7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帮助无人船通过狭窄水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船体,其特征是,包括采用控制器模块、激光测量装置、声呐测量装置、避险动力装置、定位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激光测量装置、声呐测量装置、避险动力装置、定位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相连接。优点:1)激光装置探测水面情况,回传给主控制板,绘制出周围水域情况,规划出行进路;2)采用声呐装置对水下情况进行探测,避免在水下遇到障碍物,船只在狭窄水域发生碰撞;3)避险动力装置帮助船体紧急改变船体移动方向避免碰撞;4)上位机软件能实时表示船体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