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与催化器的隔热罩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1786430U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20548080.1

    申请日:2010-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与催化器的隔热罩支架,包括断面呈“V”型的支架本体,其特征是:在支架本体的内侧对称地设有第一焊接螺母和第二焊接螺母,在支架本体外侧的第一隔热罩安装平面、第二隔热罩安装平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隔热罩安装孔、第二隔热罩安装孔,第一隔热罩安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焊接螺母的中心线同轴,第二隔热罩安装孔的中心线与第二焊接螺母的中心线同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支架本体呈“V”型结构,形成了两个隔热罩安装平面,从而使催化器的上下隔热罩装配在一个支架上,成功解决了悬臂梁式单片形支架的强度、间隙问题和单孔式U形支架的成本、工艺问题,同时还能减少焊接原因对催化器壳体的影响。

    一种三元催化器的防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0487702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2190031.5

    申请日:2023-08-15

    Inventor: 周勇 杜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的防护装置、发动机及车辆。一种三元催化器的防护装置,包括本体壳,所述本体壳固定安装在三元催化器上,所述本体壳罩设在三元催化器外,所述本体壳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前氧传感器的避让孔;所述本体壳为外层、中间层以及内层的三层结构。其目的是:解决隔热罩直接罩设在三元催化器上,隔热罩和三元催化器之间相对密闭,在受热条件下容易造成空鼓损坏隔热罩的问题。

    一种三元催化器下罩、隔热罩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412706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501004.2

    申请日:2023-03-15

    Inventor: 彭剑飏 杜潇 葛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下罩、隔热罩和车辆,三元催化器下罩包括壳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壳体内形成有凹陷部,壳体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的第一端和第二边缘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边缘连接,且靠近第一边缘的第一端,第一连接部适于与增压器上罩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贴合面,第一贴合面能够与增压器上罩相贴合;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边缘连接,且适于与三元催化器上罩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沿第二边缘延伸,且可与三元催化器上罩相贴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三元催化器下罩与三元催化器上罩和增压器上罩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以增强隔热效果。

    三元催化器载体止动结构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0208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1980233.7

    申请日:2019-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载体止动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止动块,所述止动块整体呈L形,其包括立面和平面,所述止动块通过立面焊接在出气端锥的进气口的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阻碍载体在较大背压下的移动,且对背压的影响小,对载体的催化转化效果影响小。

    一种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锥

    公开(公告)号:CN206530386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20516.9

    申请日:2017-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包括进气端锥本体,分布在所述进气端锥本体左右两侧、与排气歧管连接的腰型孔,还包括分布在所述进气端锥本体中上部的氧传感器安装孔和多个分布在所述进气端锥本体内表面前后部的导向片。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可以提高进入进气端锥内的气流速度均匀性和混合均匀度,缩短排气歧管的长度,加快氧传感器信号采集速度,节省布置空间。

    一种带催化器的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1554535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207299.2

    申请日:2009-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催化器的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排气歧管、垂直固定连接在排气歧管入口处的法兰盘;三元催化器通过前锥管与排气歧管的下壳体上的出口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三元催化器的轴心线与排气歧管固定连接面的投影线夹角α成钝角。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催化器与排气岐管焊接为一体,所以,结构紧凑,只有一级催化就能达到国IV的排放标准,满足了发动机高性能的要求,而且较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汽车消声器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54532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207311.X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体、多孔直管、吸声材料、钢丝绒圈和出气扩口管。多孔直管和出气扩口管装在消声器外壳体内。多孔直管的中间设置有开孔区域,一端与消声器外壳体的进气端锥焊接,另一端插入出气扩口管,并在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出气扩口管之间设置钢丝绒圈,且为过盈配合,出气扩口管的则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体的出气端锥焊接。该消声器当多孔直管在温度变化发生膨胀收缩时,会克服钢丝绒圈的摩擦力沿轴向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不会受到消声器外壳体的限制,由此降低了膨胀收缩对多孔直管开孔区域的作用力,避免了多孔直管开孔区域的断裂,从而可以提高消声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一种驱动轴隔热罩、动力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48735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501432.5

    申请日:2023-03-15

    Inventor: 彭剑飏 杜潇 葛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轴隔热罩、动力总成和车辆,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隔热板,第一固定板适于与催化器总成可拆卸连接,且能够延伸至催化器总成的下方;第二固定板适于与发动机缸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沿驱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隔热板沿驱动轴的周向延伸,且隔热板连接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其中,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设于第一固定板在驱动轴的轴向上的一端,且第一弯折部沿远离驱动轴的方向弯折。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吹向驱动轴的球笼的热气流,从而避免驱动轴的球笼温度过高,从而增强驱动轴隔热罩的隔热效果。

    一种增压器隔热罩、隔热罩总成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9387973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490771.8

    申请日:2023-03-14

    Inventor: 彭剑飏 杜潇 葛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隔热罩、隔热罩总成及汽车,增压器上罩,包括用于与增压器的进气法兰相配合的连接部,增压器上罩包括用于与催化器下罩相连的第一连接件,增压器上罩包括靠近增压器下罩的第一上边缘和背离增压器的排气法兰的第一翻边;增压器下罩,与增压器上罩配合将增压器的涡壳围合,增压器下罩包括与第一翻边相重叠的第二翻边和与第一上边缘相连的第二上边缘,第二上边缘与第一上边缘相重叠,增压器下罩包括用于与催化器上罩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隔热罩,减弱了增压器隔热罩的边缘漏热,提高了增压器隔热罩的隔热效果。

    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79996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1987308.6

    申请日:2022-07-29

    Inventor: 杜潇 张天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低频消声器,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壳体;固定布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内分隔形成独立且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将发动机废气从壳体外通入到第二腔室中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通到壳体的进气口处,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伸入到第二腔室中;将第二腔室中的发动机废气排出到壳体之外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连通到壳体的排气口处,另一端穿过第二隔板伸入到第二腔室中;将进气管中的发动机废气通入到第三腔室中的中间管,中间管的一端伸入到进气管中,另一端穿过第二隔板伸入到第三腔室中;固定套设在进气管上且位于第一腔室中的套管,套管和进气管上设置有相同设置的对穿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