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863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30848.7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用的矿渣微粉填充树脂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改性酚醛树脂16~25份、天然竹原纤维8~12份、无机盐晶须21~32份、摩擦性能调节剂14~21份、矿渣微粉(60~200目)10~40份,按比例配料、混合搅拌、热压成型、热处理等制备工艺制得材料;本发明通过以矿渣微粉取代材料中其他成分,达到降低成本和变废为宝的目的,同时使摩擦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得到稳定的摩擦系数、较低的磨损率、较好的制动效果,使产品的性价比高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2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15596.4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29C4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68 , B29C2045/14713 , B29L203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内饰条的成型方法,以模内覆膜法注射成型,可实现汽车门内饰条成型和装饰一体化;其冲击强度高、表面光洁;装饰层灵活多样,可个性化设计。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高端汽车门内饰条成型方法,可提高汽车表观质量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25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16038.X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688 , B29C44/32 , B29C45/0025 , B29C2045/14868 , B29L2031/3005 , B29L2031/3437 , B29L2031/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发泡与模内覆膜的集成工艺,通过超临界氮气微孔发泡、模内覆膜、注射成型,实现高档塑料件微孔发泡成型和装饰一体化。本发明的技术是一套低成本、环保、短周期的集成技术,可解决超临界多相流发泡控制、变形翘曲、表面流痕缩凹等工艺难题,使注塑件表面更美观、无缩痕、更平直,产品装饰图案丰富多彩,耐磨,防尘防潮效果好,真正达到A级表面要求。该技术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消费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家电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00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09976.4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74 , B29C45/76 , B29C2945/768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泡沫塑料成型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注塑机,所述注塑机上加装有使得气体达到超临界状态以作为发泡剂的超临界流体控制器,所述超临界流体控制器由超临界流体恒压供应装置和超临界流体输送装置组成,所述超临界流体控制器将超临界流体定量输送至注塑机的塑化段,所述注塑机的截流式喷嘴将熔体注射进入模具型腔内,所述模具型腔的温度由模温控制器控制。本发明在传统注塑机上加装超临界流体控制器,低成本、环保、通用性好且工艺稳定,以超临界氮气为发泡剂,注射法成型微孔泡沫塑料,所制取的微孔泡沫塑料的泡孔直径小、密度大且分布均匀,从而获得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729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10018799.2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制备步骤:将5~30份重量份数的碳酸钙晶须和70~95份重量份数的聚醚醚酮原料在130~150℃温度下干燥3~5小时后混合,放入搅拌机内高速搅拌混合8~10min;之后放入380~390℃热压模具模腔内熔融后,加压20MPa使材料成型,保压8~10min后,随模具降温至100℃时,脱模冷却至室温;之后在250℃温度下保温1小时,制得产品。本发明目的是以碳酸钙晶须增强聚醚醚酮,从而获得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承载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高强度减摩耐磨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7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37828.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钻杆接头弯扭疲劳试验机,包括试验台面,所述试验台面上固连有高温炉,所述高温炉的右端侧设置有旋转加载组件,所述高温炉的左端侧设置有扭矩加载组件,所述高温炉的下方设置有弯矩加载组件。本发明利用电磁衔铁与测功机的磁力作用分别实现对旋转状态下的焊接钻杆接头进行弯矩和扭矩加载,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节弯矩和扭矩,实现二维弯扭复合变载荷加载,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采用此种加载方式控制精度高,操作简单和应用可靠。本发明能够更加贴近钻杆接头的实际应用受力状态和工作环境,并能够在更加复杂的受力状态下对焊接材料进行疲劳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0923.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吻合器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用于评估血管吻合后在抗拉性能和渗漏性能方面的性能。该装置包括一个模拟血液流动部分、一个加载测试部分和一个吻合实验部分。模拟血液流动部分包含离心泵、电磁阀、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流量计、节流阀、加热器和储液箱,用于模拟实际血液脉动流动的物理特性,加载测试部分用于评估血管吻合后,承载下仍能保证其吻合性能的特性。吻合实验部分用于可用于血管吻合实验以及在该部分进行渗漏性能的评估,检测吻合器在模拟血流回路中的渗漏情况。本发明能够全面评估血管吻合器的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31067.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C33/66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提升推力球轴承抗磨减阻性能的类鱼鳞仿生织构,类鱼鳞仿生织构包括鳞状阵列排布的鳞状织构,所述鳞状织构为在推力球轴承表面加工鳞形单元形状凹槽,推力球轴承工作时润滑油流经鳞形织构表面,鳞状织构间存在能存储润滑油和磨屑的凹槽;当推力球轴承工作时,鳞状织构上游处的油压降低形成负压区,下游处的油膜压力增大形成正压区,通过产生的流体动压润滑效应及正压力来提升推力球轴承油膜的承载力和减小摩擦;所述凹槽通过对磨屑的存储来降低推力球轴承的磨损,并在推力球轴承处于贫油状态时释放润滑油来改善润滑;本发明通过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效应有助于提升轴承的表面磨损状况,提升轴承的工作稳定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399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摩擦‑疲劳试验机,包括具有台面板的台架,通过支撑板安装在台面板上表面的主轴电机,与主轴电机相连的动力传输系统,试样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动力传输系统上,并依靠砝码‑连杆对试样施加弯曲应力,试样上方安装有接触滚动疲劳装置,通过电动缸‑杠杆进行接触应力加载。本发明可用来分别进行金属材料试样在常温下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和旋转弯曲-滚动接触复合加载疲劳试验三种疲劳试验,其中复合加载疲劳试验可以模拟旋转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同时作用时两种应力间的相互作用对接触疲劳极限的影响,最多可同时进行两个试样的试验,并且互不影响,大大节约了试验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了疲劳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6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88054.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和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及服役性能的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扭复合加载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的台面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夹住试验材料两端的试样夹具,位于一对试样夹具上设置有用于施加弯矩的弯矩加载装置,所述机架上端的台面上还设置有驱动一对夹具旋转的旋转加载组件以及施加扭矩的扭矩加载组件。该试验机结构紧凑,方便进行弯扭复合加载的疲劳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