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成像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23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4917.7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特指基于近红外成像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利用近红外成像系统采集不同细菌菌落发生光学透射和散射现象所形成的纹理图像,该图像能够反映细菌菌落的内部结构特征信息;首先运用标准矩对纹理图像进行归一化预处理,使得预处理后的图像具有平移和尺度不变性,然后从中提取具有旋转不变性的Z-矩特征,建立不同细菌菌落的分类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实现同类未知菌落样本菌种种类的鉴别;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能够反映细菌菌落的内部结构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样本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鉴别准确率高。

    一种儿茶素-CuⅡ/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6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743169.1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儿茶素-CuⅡ/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儿茶素改性纳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过程采用静电纺丝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儿茶素和CuⅡ复合得到。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廉价、方便获得,制得的儿茶素-CuⅡ/PVP复合纤维具有抗菌、抗氧化和保鲜功能,在食品及工业的保鲜和包装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速溶红茶适度发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9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3988.3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溶红茶适度发酵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由于速溶红茶发酵液颜色与速溶茶品质相关,通过计算机设定发酵液的目标色泽和阈值,并实时通过光纤和光谱仪测定发酵液的发酵过程中的透射光谱,计算机计算发酵液的色度值和发酵液色度值与目标色度值之间的色差△E。当色差△E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停止发酵液发酵。本方法可以高度精确地监测发酵液在发酵中的色度值从而实现适度发酵,可以应用于绿茶、乌龙茶等提取物生产高品质优质速溶红茶粉。

    一种超声处理下肉糜凝胶品质的融合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43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11289.1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处理下肉糜凝胶品质的融合光谱检测方法,包括:制备超声处理后的肉糜样本;测定所述肉糜样本的凝胶强度;获取所述肉糜样本的光谱信息,并对所述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光谱信息;构建初始肉糜凝胶品质的预测模型,将所述肉糜样本的凝胶强度和所述预处理后的光谱信息输入所述初始肉糜凝胶品质的预测模型,获得肉糜凝胶品质的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肉糜样本输入所述肉糜凝胶品质的预测模型,获得肉糜凝胶品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有效地捕捉到肉糜凝胶强度和近红外‑拉曼融合光谱的紧密关系,最终实现对肉糜凝胶品质的无损、快速且准确的检测。

    一种适用于食品发酵过程的数据优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78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0353.7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食品发酵过程的数据优化处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方法获取与食品发酵过程相对应的过程数据;构建多尺度交叉相关特征滤波器,基于所述交叉相关特征滤波器实时提取与所述过程数据相对应的特征数据,并协同混合处理提取的特征数据;结合相对应的机器学习方法,创建与所述特征数据相对应的数据预估模型,根据所述数据预估模型,并结合相对应的优化算法,实时生成与食品发酵过程相对应的预测优化控制数据;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对应的系统,实现了特征的高层次转化,并完成了对过程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建立可靠的过程模型;并基于过程模型,联合优化算法搭建了优化控制系统,解决了过程参数互相耦合的难题。

    一种上转换荧光识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371889.0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转换荧光识别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水合稀土氯化物、1‑十八碳烯、油酸、NaOH和氟化铵等制备UCNPs‑OA,再对UCNPs‑OA进行改性,得到水溶性UCNPs‑COOH;根据致病菌种类选择特异性基因,设计纳米探针ssDNA,并对其进行氨基修饰,获得氨基功能化的DNA纳米探针;将水溶性UCNPs‑COOH与氨基化的DNA纳米探针通过缩合反应连接,获得所述上转换荧光识别探针。本发明结合了UCNPs稳定的发光特性、DNA纳米探针的特异性精准识别功能以及GOQDs优异的荧光猝灭性能,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一种基于上转换磁分离的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97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0811099.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转换磁分离的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方法,合成稀土元素掺杂的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对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表面进行氨基修饰,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氨基基团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合成目标菌体的适配体以及与该目标菌体的适配体碱基互补配对的cDNA核酸单链;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完成cDNA核酸单链在水溶性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表面的再修饰,得到上转换荧光探针;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完成目标菌体的适配体单链在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得到磁性纳米材料捕捉探针;将上转换荧光探针和磁性纳米材料捕捉探针混合得到检测探针,制备待测样品的检测体系,测得加入待测样品后的荧光值,得到待测样品中的实际目标细菌的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