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5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94853.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8 , G06N3/084 , G06N3/0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压锅炉故障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增压锅炉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方法和测试方法,旨在解决增压锅炉故障诊断存在的数据稀缺问题,要点包括获取故障样本;将所述故障样本划分为训练集以及验证集;从所述训练集中随机抽出故障样本,构造一批数量相同的正负样本对;将所述正负样本对分批次输入所述孪生深度网络进行训练;构造验证集以及验证支持集;遍历验证集中的故障样本;获取所述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等,效果是使得属于小样本、非线性分类的具有数据稀缺的增压锅炉故障诊断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330777.4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蒸汽蓄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测量装置,包括圆柱形横向摆放的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下方安装有的水空间放汽集箱,水空间放汽集箱通过充汽管路与外部的旁通管路相连,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外部上方设有三个传感器、放汽管路,2个多点热电偶一端置于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另一端伸出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并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仪,其中一个热电偶置于水空间放汽集箱旁,另一个远离水空间放汽集箱,蒸汽蓄热器筒体上还设有水位计,蒸汽蓄热器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和排污管路,蒸汽蓄热器筒体还连接有补水管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简单,通过该装置可以更加方便、真实地呈现蓄热器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09275.X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法,根据船舶主机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单压余热发电系统和双压余热发电系统建立热平衡分析模型;以100%工况作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工况,依据选定的设计参数,分别对单压余热发电系统和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作热平衡计算,获得设计工况下余热发电系统各节点参数和各主要设备的特性参数,据此对余热锅炉、中冷预热器等换热设备进行设计选型,求解不同工况下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功率及节能性能参数;获得的节能参数可用于分析船舶主机节能潜力,为该船舶主机是否采用余热发电系统、采用何种余热发电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57458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563495.4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2B37/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变负荷蒸汽系统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笛形管、排汽管、连杆机构,笛形管横向布置,笛形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竖直布置的排汽管,笛形管里设置有螺旋翅片,螺旋翅片与笛形管内壁形成螺旋流道,笛形管上方的壁上开有蒸汽入口,蒸汽入口与螺旋流道相通,蒸汽入口处安装环形挡板,连杆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横杆、第一可伸缩连杆、第二可伸缩连杆,环形挡板连接横杆,排汽管里设置汽轮,汽轮通过轴与飞块相连,飞块安装在活塞上,活塞下端设置有凸台,活塞中部安装滑套,滑套连接第二可伸缩连杆,滑套与凸台之间安装弹簧。本发明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随时自行调整汽水分离装置的除湿强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29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1751.1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闪蒸实验测试系统,包括设置有观察视窗的闪蒸室、布置在闪蒸室内部的温度测试光纤、压力测试光纤、应力测试光纤、应变片以及布置在闪蒸室外部的连接各测试光纤的光纤光栅解调仪和连接应变片的应变片解调仪;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应变片解调仪分别连接计算机;所述应变片一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观察视窗的顶部和中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闪蒸实验测试系统,采用了反应速度快且灵敏度高的光纤,既满足了对实验现象影响微小的要求,又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克服了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等传统测试元件的弊端。同时,通过两种测试方式对实验过程中闪蒸室筒壁应力进行采集,利用应变片的应力信息和光纤的应力信息进行比较。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691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1489.X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规则间隙扭带球突管式换热器,外壳的两端内壁上各安装有一个管板,外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热介质进口管,外壳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热介质出口管,内设置有水平隔板,一端顶部设置有冷介质进口管,底部设置有冷介质出口管,外壳的内部沿管径方向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下交错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使外壳内部形成从一端至另一端上下交错的气流通道,外壳内沿轴向设置多个管束,管束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的管板孔内,管束穿过折流板并被折流板所支撑,管束为规则间隙扭带球突管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粗糙表面强化和采用远壁面扰流元件两种强化换热方式,强化换热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1897.7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束间狭窄空间内高温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可视化系统,电加热管束与承压筒体内部圆形腔组成管束间狭窄流道,承压筒体的筒壁上开有视窗分为四组呈十字形,视窗紧固架通过螺栓安装在视窗外,耐高温承压有机玻璃固定在视窗紧固架内将视窗窗口完全覆盖,2台高速摄像机分别正对0度和9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0度和9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两侧内壁上均匀涂有耐高温漫反射涂层,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的直角镜面的一面分别正对180度和270度位置的视窗窗口、另一面直角镜面外设有太阳光源,正对视窗的直角镜面与视窗之间设有硫酸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观测到高压管束间沸腾传热汽液两相流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5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506335.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及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滑油系统管路各元件结构尺寸以及润滑油流动状态建立管路的流动阻力计算模型,并对低雷诺数下的流动阻力进行修正;定义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的量化指标‑流量数,并提出流量数与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针对船舶滑油系统计算默认管路阻力系数为定值,导致管路的流通能力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形,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管路流通能力系数进行了修正,使滑油系统管路流通能力满足实际要求。本发明为船舶润滑油管路在低雷诺数流动状态下的流动计算提供了设计指导,对船舶动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