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0080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45334.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4/06 , B23K15/0006 , B23K15/008 , B23K15/04 , B23K37/0435 , B23P21/002 , B25B11/02 , F16K3/262 , F16K27/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充气阀及其无旋转装配方法,该充气阀包括接口、阀体、阀芯、密封件、垫圈、弹簧、以及螺帽组件,接口与阀体通过焊接固定。在装配时,利用包括第一法兰件、第二法兰件、密封圈、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的工装对接口和阀体进行无旋转焊接装配,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阀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摩擦,消除阀门装配过程的多余物隐患,提高产品的密封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899478.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锦涛 , 李永 , 姚兆普 , 赵春阳 , 曲震 , 刘旭辉 , 龙军 , 李文 , 杨南基 , 陈磊 , 孙超 , 刘清源 , 姜鹏 , 张占海 , 高宁 , 蔡坤 , 宋新河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快速机动的板式蓄液器,包括内蓄液片、内壳体、外壳体、上压板、内网片、下压板、液口、环形网片、外蓄液片。本发明的板式蓄液器可以实现强机动环境下的推进剂蓄留功能。推进剂由外蓄液片蓄留至外壳体下部环形网片处,流入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间隙,外壳体上安装钛环形网片,实现大加速度外壳体内部的推进剂蓄留。内壳体底部安装内网片,实现向推力器的无夹气供给推进剂,满足推力器的工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13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0568501.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魏延明 , 龙军 , 卢国权 , 杨灵芝 , 陈明阳 , 汪旭东 , 官长斌 , 陈君 , 沈岩 , 攸兴杰 , 付拓取 , 张伟 , 宋新河 , 张良 , 李恒建 , 王焕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微牛量级微推力动态测试台及测试方法,该微推力动态测试台包括:摆臂、标定线圈、标定磁铁、标定控制器、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卡件、PID闭环控制模块、位移计控制器、阻尼机构、驱动力线圈、挠性轴机构和底座;摆臂通过挠性轴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标定线圈缠绕在标定磁铁外侧、与标定控制器连接;驱动力线圈、位移计控制器和标定磁铁依次设置在摆臂上;驱动力线圈、位移计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与PID闭环控制模块连接;阻尼机构与摆臂靠近驱动力线圈的一端间隔设置,摆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待测推力器安装工位。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微推力动态测试台的固有频率,实现微牛量级的微推力动态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77036.8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芯位移直测式压电比例阀,包括阀体组件、压电驱动器、阀芯组件、位移测量组件;阀体组件形成工作介质流通通道,并安装其余部件;压电驱动器在比例阀开启时,通过外部电压的驱动对阀芯组件施加驱动力;阀芯组件在比例阀关闭时,对工作介质流通通道进行密封;在比例阀开启时,在压电驱动器的驱动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开启工作介质流通通道并使其流通尺寸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流经阀体组件的工作介质的流量;位移测量组件对所述阀芯组件产生的位移进行测量并为阀芯组件提供密封力。本发明在不引入多余物及不影响可靠性的前提下对压电比例阀阀芯进行直接测量,进一步提高流量控制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0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8985.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锦涛 , 李永 , 姚兆普 , 赵春阳 , 曲震 , 刘旭辉 , 龙军 , 李文 , 杨南基 , 陈磊 , 孙超 , 刘清源 , 姜鹏 , 张占海 , 高宁 , 蔡坤 , 宋新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高含气介质的复合离心叶轮,包括后盖板、长叶片、短叶片;所述长叶片包括长进口边、长压力面、长吸力面、长出口边;所述短叶片包括短进口边、短压力面、短吸力面、短出口边;所述长叶片和短叶片均布在后盖板上,所述叶片翼型骨线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离心叶轮旋转方向相同。本发明可以用于输送高含气量的气液混合介质,叶轮产生的流体激振力小,适用于长寿命空间微泵。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8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91379.X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压电冷气变推力闭环调控装置,包括:外壳、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前端处理电路、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前端处理电路、流量传感器气体温度传感器、推力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推力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及压电冷气推力器。本发明采用压电精密驱动、温度、流量传感器交互补偿实现了推力跨流域高精度补偿难题,通过多物理量反馈解决了高精度的推力调控问题。多传感器融合的压电冷气变推力闭环调控模块也是一种高精度流量控制模块,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医疗、生化等高精尖民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127717.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用固体冷气发生器产气剂药柱固定结构,包括: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径向缓冲固定臂。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由多层波形弹簧组成,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径向缓冲固定臂的顶部,交叉波形轴向缓冲支撑环的另一端顶靠点火器;径向缓冲固定臂用于将药柱装卡在固体冷气发生器的壳体内,使药柱位于点火器的下方;径向缓冲固定臂支撑在药柱的外壁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的内壁之间,使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互不接触,且药柱和固体冷气发生器壳体之间的间隙用于导流气体。经过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固定结构的气体产气剂未发生产气剂断裂问题。对该抗力学振动的固体冷气产气剂固定结构已经成功在轨应用,已经成功完成轨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64139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104698.7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快速响应螺线管电磁阀,主要由入口接头(1)、外导磁体(2)、回复弹簧(3)、回复弹簧垫圈(4)、阀体(5)、线圈(6)、衔铁组件(7)、密封弹簧垫圈(8)、阀座(9)构成。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回复弹簧(3),并与衔铁组件(7)之间设置一个空程,可以使得回复弹簧(3)在不影响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吸收衔铁开启运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加速电磁阀关闭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电磁阀开启响应时间和关闭响应时间的同时提高。此外,衔铁组件(7)采用两端悬浮式无摩擦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响应时间的同时,使电磁阀具有长寿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1568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587115.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31/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压气体的压电比例调节阀,包括入口端盖组件、双级柔性铰链位移放大式压电驱动器、阀体、导向片弹簧压环、导向片弹簧、阀杆和阀座;阀体为两端直径不同的空心圆柱体,直径小的圆柱体两端内壁加工有台阶,台阶上设置有导向片弹簧和导向片弹簧压环,双级柔性铰链位移放大式压电驱动器一侧与阀杆连接,阀杆穿过导向片弹簧后插入阀座中实现密封,双级柔性铰链位移放大式压电驱动器的电缆通过入口端盖组件与外部驱动电压连接,入口端盖组件与双级柔性铰链位移放大式压电驱动器另一侧连接,入口端盖组件与阀体、阀座与阀体通过电子束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压电比例调节阀质量轻、流量调节范围大、精度高、抗力学环境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65754.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20 , F16K27/02 , F16K31/0655 , F16K31/0675 , F16K37/0083 , F16K41/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压力工况下的隔离式电磁比例平衡阀,包括磁路平衡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磁路平衡装置包括外导磁体、线包、隔磁环、静铁心、主弹簧、导磁盖、比例磁环、衔铁、定位弹簧、压紧环,压力平衡装置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导流环、底盖、大密封圈、中密封圈和小密封圈,该阀门采用大漏磁磁路和比例磁环设计,使得电磁阀的电磁力能够近似线性的增长,实现与弹簧力的平衡,保证衔铁受力平衡和稳定,同时在液路上采用平衡压力设计使介质静压、动压可以被相互抵消,使衔铁受力状态与压力无关,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压力范围,也能适应于压力变化和波动的特殊工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