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87048.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8/2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优化方法,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液冷锂离子电池组的几何模型,设定设计变量及分析目标,并进行网格划分;所述设计变量包括:入口流速、入口温度、环境温度、流道厚度和流道宽度;所述分析目标为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采用回归模型描述设计变量与分析目标之间的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将所述回归方程带入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优结构的寻找,根据帕累托最优解,选择最优结构参数。本发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模型,方便快速的找出较优的综合值以减少分析时间,优化后的多个参数可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性能,降低电池的整体温度,并提高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9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66353.9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7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容量的快速估算方法,包括针对目标电池,根据不同温度t、电流i状态下的充/放电SOC‑V曲线的前端数据,计算每条曲线对应各点中曲率最大的点即前拐点Pti,并找出各个前拐点Pti对应的电压值Vpti和SOC值SOCpti,建立基准查询表或者基准查询曲线;根据目标电池的实际工作场景,从基准查询表或者基准查询曲线中找出对应的前拐点Pti及其对应的电压值Vpti和SOC值SOCpti,计算目标电池在实际工作场景下的电压值由Vpti至Vm期间所充入或者放出的电量Qti,其中Vm表示目标电池满充时的电压值;根据所述电量Qti、SOCpti,计算目标电池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4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0562257.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的改进区间算法,属于工程结构不确定分析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的改进区间算法,包括:步骤S1:确定输入区间变量及区间变量运算法则;步骤S2:确定总相对误差Δ;步骤S3:根据不确定参数的个数确定收缩因子t;步骤S4:通过总相对误差Δ与收缩因子t的比较,获得缩小的输出区间#imgabs0#本发明相比现有的技术缩小了输出的波动,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输出区间,使输出区间更加接近于理想值,提高工程结构不确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1295654.6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3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疲劳寿命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构件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预估方法,所述机械构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承受拉伸和/或压缩应力的作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高周载荷和低周载荷的临界应力值,建立加权函数;步骤二、基于高周载荷和低周载荷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公式,利用所述加权函数,建立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计算函数,进而对其进行预估。本发明引入加权函数对影响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因素进行不同权重的分配,建立了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究计算裂纹萌生寿命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还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2332.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对3个以上锂电子电池分别进行循环老化实验,获取充放电过程中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和容量数据,然后根据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和容量数据提取反映每个锂离子电池容量的健康因子,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从中选取相关度最高的3个健康因子,最后将所述3个健康因子输入到训练好的WPSO‑GPR模型中进行预测,输出得到SOH估计值和置信区间。本发明所提出的WPSO‑GPR模型能够较准确地给出变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SOH预测的点估计及95%的概率估计,优化算法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GPR模型的预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180671.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径规划算法的复合材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对复合材料失效过程的分析,获得复合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S2:根据疲劳裂纹绕过加强基扩展的特点,建立模拟复合材料中随机颗粒分布的模型,引用Dijkstra算法,模拟裂纹扩展过程的最短路径模型;S3:通过残余应力模型计算残余应力,考虑残余应力修正试件所受载荷的应力比;S4:构造初始裂纹模型得到初始裂纹大小与延伸速率;S5:对Paris公式进行修正;S6:利用修正后的Paris公式对复合材料进行寿命预测;S7:验证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路径规划算法的复合材料寿命预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571778.8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轮轴间实时过盈量的测量方法,能够很好的测量行驶中的车轮和车轴的实时过盈量,首先通过对静止的车轮轴进行分析得到车轮轴静态接触应力,然后在对转动的车轮轴中的车轮和车轴进行应力、应变值以及位移量相关的微分方程、本构方程以及几何方程联立,并将静态接触应力作为边界条件代入,最后根据初始过盈量、轮轴径向位移量以及车轮径向位移量得到实时过盈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轮轴间实时过盈量的测量预警装置,能够对行驶中的车轮轴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实时过盈量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进行预警,包括同轴安装在预定车轮轴上的旋转编码器、测量控制单元以及预警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74710.X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刚度退化的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先分别对碳纤维未缝合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同时对碳纤维未缝合复合材料进行疲劳拉伸强度试验,得到试验数据,再将试验数据代入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中得到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f为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疲劳寿命;n为碳纤维未缝合复合材料的循环次数;Q(n)为碳纤维未缝合复合材料第n次循环时的疲劳刚度;Q0为碳纤维未缝合复合材料初始循环时的疲劳刚度;r为循环应力水平;H和c为容差参数;k为缝合增强系数。本发明为缝合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84235.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其步骤如下:变量处理,包括区间变量处理和模糊变量处理,区间变量处理为将区间变量x转换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U,模糊变量处理包括模糊变量初始化和模糊变量截集化处理;输入起始点;计算uk+1;判断KKT条件;判断收敛;计算当前截集下的最大和最小失效概率;终止条件判断。本发明的基于混合不确定性变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够优化多种不确定性类型,可以完成同时具有随机、区间、模糊不确定性变量的混合可靠性分析,为混合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处理思路,极大地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多种类型的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分析的技术水平,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74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516615.3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降噪抗振系统,所述的电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壳体、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的后罩盖、均匀布设在电机壳体上的散热肋片、设置在电机壳体中的驱动轴以及电磁线圈,所述的装置包括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液力耦合器、均匀布设在液力耦合器的涡轮周边的散热扇片、将液力耦合器的泵轮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电磁离合器、布设在电磁线圈之间的旁通冷却油管、设置在旁通冷却油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液力耦合器、电磁离合器及电磁阀电连接的ECU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利用液力耦合方式实现油冷和风冷联合散热,并结合使用微穿孔消声结构,可有效降低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噪音和减缓其自身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