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968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770365.6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包括: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高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电机需求功率主要由储能电池提供,不足的部分由增程器提供;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低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开启增程器,电机需求功率主要由增程器提供,不足的部分由储能电池提供;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介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时,根据增程器开闭状态、电机需求功率,及增程器的功率特性和储能电池的功率特性分配增程器和储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量分配策略按照储能电池的剩余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控制逻辑简单,运行稳定,不需要增加新的控制硬件,容易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一种共享单车环绕式自助用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526837.3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环绕式自助用车系统,包括立体停车架、起落板和起落板驱动机构,立体停车架包括中央通道以及设于该中央通道四周的停车板,起落板位于中央通道中,起落板驱动机构与起落板连接,并驱动起落板旋转并在中央通道中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立体停车架占用面积小,布局灵活,可以全部设置于地下,仅将自行车出入口露出地面,形似冰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该立体式自行车车库全部设置于地面以上,或者一部分设置于地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

    一种共享单车环绕式自助用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0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26837.3

    申请日:2017-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环绕式自助用车系统,包括立体停车架、起落板和起落板驱动机构,立体停车架包括中央通道以及设于该中央通道四周的停车板,起落板位于中央通道中,起落板驱动机构与起落板连接,并驱动起落板旋转并在中央通道中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立体停车架占用面积小,布局灵活,可以全部设置于地下,仅将自行车出入口露出地面,形似冰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该立体式自行车车库全部设置于地面以上,或者一部分设置于地下,另一部分设置于地面以上。

    基于归一化贡献量排序的汽车振动关键传递路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86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08388.8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归一化贡献量排序的汽车振动关键传递路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在样车上选定样车坐标系以及汽车振动关键点的位置;102)分别获取激励点到参考点、激励点到激励点、激励点到目标点之间的传递函数以及振动加速度随转速变化的振动响应信号;103)构建载荷识别的传递函数矩阵H,并构建加速度信号矩阵A,获取激励点的载荷矩阵F;104)激励点的载荷进行归一化处理;105)获取传递路径上激励点对目标点的振动贡献量,并对振动贡献量由大到小排序,将最大的振动贡献量对应的传递路径作为最关键传递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同时考虑传递函数和载荷、误差小、准确可行性等优点。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9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70365.6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包括: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高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电机需求功率主要由储能电池提供,不足的部分由增程器提供;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低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开启增程器,电机需求功率主要由增程器提供,不足的部分由储能电池提供;当储能电池剩余容量介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时,根据增程器开闭状态、电机需求功率,及增程器的功率特性和储能电池的功率特性分配增程器和储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量分配策略按照储能电池的剩余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控制逻辑简单,运行稳定,不需要增加新的控制硬件,容易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一种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降噪抗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5974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516615.3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降噪抗振系统,所述的电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壳体、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的后罩盖、均匀布设在电机壳体上的散热肋片、设置在电机壳体中的驱动轴以及电磁线圈,所述的装置包括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液力耦合器、均匀布设在液力耦合器的涡轮周边的散热扇片、将液力耦合器的泵轮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电磁离合器、布设在电磁线圈之间的旁通冷却油管、设置在旁通冷却油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液力耦合器、电磁离合器及电磁阀电连接的ECU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利用液力耦合方式实现油冷和风冷联合散热,并结合使用微穿孔消声结构,可有效降低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噪音和减缓其自身振动。

    一种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降噪抗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5974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16615.3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降噪抗振系统,所述的电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壳体、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的后罩盖、均匀布设在电机壳体上的散热肋片、设置在电机壳体中的驱动轴以及电磁线圈,所述的装置包括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液力耦合器、均匀布设在液力耦合器的涡轮周边的散热扇片、将液力耦合器的泵轮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的电磁离合器、布设在电磁线圈之间的旁通冷却油管、设置在旁通冷却油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液力耦合器、电磁离合器及电磁阀电连接的ECU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利用液力耦合方式实现油冷和风冷联合散热,并结合使用微穿孔消声结构,可有效降低汽车用电机散热风扇噪音和减缓其自身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