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53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74743.5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15/00 , C07F13/00 , B01J31/24 , C07C231/10 , C07C233/03 , C07C233/18 , C07C233/06 , C07C29/149 , C07C33/025 , C07C33/14 , C07C31/125 , C07C33/20 , C07C33/22 , C07C33/46 , C07C31/20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D213/30 , C07D213/40 , C07D295/185 , C07D295/1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053 , B01J31/24 , B01J2231/60 , B01J2231/641 , B01J2531/0205 , B01J2531/0244 , B01J2531/72 , B01J2531/821 , C07C29/149 , C07C41/26 , C07C231/10 , C07D213/30 , C07D213/40 , C07D295/185 , C07D295/192 , C07F13/005 , C07C233/03 , C07C233/18 , C07C233/06 , C07C33/025 , C07C33/14 , C07C31/125 , C07C33/20 , C07C33/22 , C07C33/46 , C07C31/20 , C07C31/207 , C07C4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新型钳形络合物的方法以及此类络合物在羧酸酯类化合物催化氢化生成相应醇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催化氢化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两个反应中的应用,该应用是以羧酸酯,氢气为原料或者以二氧化碳、氢气和胺类化合物为原料,以上述过渡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或者无溶剂条件下反应,分别形成相应的醇类化合物和/或相应的甲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条件温和、经济环保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442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10069888.9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尼昂克技术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纯化纯度大于约98.5%(w/w)的单萜或倍半萜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衍生化单萜(或倍半萜烯)以产生单萜(或倍半萜烯)衍生物、分离所述单萜(或倍半萜烯)衍生物和从衍生物中释放所述单萜(或倍半萜烯)的步骤。包含纯度大于约98.5%(w/w)的单萜(或倍半萜烯)的药物组合物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所述纯化的单萜可用于治疗疾病例如癌症。本发明的单萜(或倍半萜烯)可以单独施用,或可以与放疗法或其它治疗剂例如化疗剂联合施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171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43834.5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氮生物质与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再加入含铟金属盐和酸液混合均匀后,经干燥、高温煅烧获得氧化铟复合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2)将所述氧化铟复合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浸渍于Pd前驱体溶液中后,依次经搅拌、烘干、煅烧以及氢气还原处理,得到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以及该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在维生素产业链中炔醇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紧密,PdIn合金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61365.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西南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发卡林醇类似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手性发卡林醇类似物,其结构通式I如下所示。本发明在常温下将端基1,3-二炔类化合物在手性氨基醇、金属试剂和有机碱条件下对醛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所得类似物比天然发卡林醇具有更强抗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特定底物反应,化学产率和立体选择性高,合成特定的产物具有抗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适合于此类发卡林醇类化合物的制备及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86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66568.8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云南国润香料制造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桉树挥发油中提取分离松油醇的方法,先将粗桉油过滤的过滤液通入第一精馏塔中精馏;经由第一精馏塔精馏之后,将第一精馏塔的塔釜残夜通入第二精馏塔中精馏,得到桉油;将桉油通入第三精馏塔中精馏,所述第三精馏塔的塔顶操作温度为200~250℃,塔顶真空度为1.0~2.0Kpa,保留挥发液;向挥发液中加入乙醇,混合均匀,静置1~3小时之后,加热至80~120℃,保持1~2小时至,冷却,得到所述松油醇。本发明经过二次精馏,提高了桉油的纯度,得到高回收率的桉油之后,本发明从回收的桉油中,继续提取分离得到松油醇,由于本发明中桉油的纯度已经提高,因此在提取松油醇时,不需要再进行粗提取和精提取,使得松油醇从桉树叶挥发油中提取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628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96603.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烯合成a-松油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柠烯的原料油、水以及活性碳负载ZnSO4/H3PO4催化剂加入到反应瓶中,搅拌反应;反应后油相经减压蒸馏,得高纯度的a-松油醇。本发明中原料油柠烯的转化率高达99%,而对a-松油醇的选择性达到65%以上,大大提高了原料油的利用率;具有工艺简便,易于操作,绿色环保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821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2583.1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02 , C07C29/149 , C07C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1,4-环己烷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苯二甲酸一步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醇时1,4-环己烷二甲醇收率不高的问题。通过采用用于1,4-环己烷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包括催化剂1和离子液体,所述催化剂1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所述载体为活性炭,所述活性组分为Rh,所述助剂选择Zn和W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1,4-环己烷二甲醇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1573.3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炔醇双格氏试剂的生产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生产系统包括连续提供单格氏试剂以及炔醇溶液的物料供应装置、塔式反应器和分相槽。来自所述物料供应装置的单格氏试剂以及炔醇溶液连续输入所述塔式反应器的进料段,且在进料段内通过分布器预混;依重力流经反应段并进行反应;再连续采出炔醇双格式试剂,剩余溶液循环套用。本发明实现了炔醇双格氏试剂的连续化生产,且反应体系的反应溶剂及未反应的原料循环套用,不仅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还提高了所制备的炔醇双格氏试剂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56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384975.9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B53/00 , C07H15/10 , C07H15/18 , C07H15/14 , C07H1/00 , C07C29/32 , C07C33/02 , C07C33/30 , C07C33/14 , C07C33/38 , C07C303/40 , C07C311/16 , C07C269/06 , C07C271/12 , C07C67/343 , C07C69/587 , C07C69/608 , C07C2/88 , C07C15/44 , C07C1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5/18 , C07B2200/07 , C07C2/867 , C07C29/32 , C07C29/46 , C07C37/14 , C07C67/30 , C07C67/343 , C07C231/12 , C07C269/06 , C07C303/40 , C07C2527/122 , C07C2601/14 , C07H1/00 , C07H15/10 , C07H15/14 , C07C33/02 , C07C33/30 , C07C33/14 , C07C33/38 , C07C69/602 , C07C69/608 , C07C311/16 , C07C233/65 , C07C271/12 , C07C15/4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合成光学活性1,3-二取代联烯的方法。即通过官能团化末端炔烃、醛和手性α,α-二苯基脯氨醇,在二价铜盐催化下,一步制备高光学活性的1,3-二取代联烯的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得,底物普适性广,可以兼容多种官能团,如多种糖苷单元、伯醇、仲醇、叔醇、酰胺类、丙二酸二甲酯类等,且无需进一步保护,所得轴手性联烯收率中等到良好、非对映选择性或对映选择性优秀。
-
公开(公告)号:CN1062159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81065.9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0 , B01J37/349 , C07C29/149 , C07C31/08 , C07C33/14 , C07C3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酯转化率和醇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氢等离子体法制备的铜基酯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载体为碳材料,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为铜,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助剂为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酯加氢中。
-
-
-
-
-
-
-
-
-